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荒村辣媳 > 第160章 众志成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令陈景元那石破天惊的“同工同酬”告令,如同一道强烈的旋风,迅速席卷了赵家集及周边所有被旱魃蹂躏的土地。最初的震惊、质疑、乃至男工们的愤怒抗议,在冷酷的生存现实和官府毫不退让的强硬态度面前,逐渐被更强大的求生欲所取代。

争论和抱怨不能填饱肚子,但挖出去的每一方土,铺下去的每一节竹管,却能实实在在换来活命的粥粮。这个简单至极的道理,最终说服了所有人。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越过焦枯的山峦,传向更远的、在绝望中挣扎的村落。

更多的流民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挑着破旧的行李,脸上带着绝望长途跋涉后的麻木,眼中却燃烧着最后一点对“以工代赈”的希望之火。通往赵家集的道路上,人流络绎不绝,竟形成了一条缓慢移动的、由苦难和期盼组成的灰色长龙。

本村的男户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抵触和心理失衡后,也彻底认清了现实。赵德贵蹲在自家颗粒无收的田埂上,看着龟裂的如同老人皱纹的土地,又望了望丰女村方向那喧嚣鼎沸的工地,最终长长叹了口气,佝偻着背,拿起家里仅剩的一把还能用的锄头,对身后面黄肌瘦的儿孙们挥了挥手:“…走吧…去干活…挣口吃的…” 赵家最后一点矜持和骄傲,在生存面前,彻底瓦解。越来越多的男户,沉默地加入到了劳动大军之中。

工地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着。

原本只是围绕丰女村蓄水池开挖的一条主干渠,现在变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水利网络蓝图。在胥吏和几个老河工的粗略规划下(其中不乏采纳了王嫂子、张寡妇这些真正熟悉本地地势的女工头的意见),数条主渠、支渠的走向被划定出来,如同生命的脉络,将要延伸向干渴最严重的区域。

工地之上,人声鼎沸,场面浩大,却又奇异地蕴含着一种新生的秩序。

男人们组成运输的长龙,喊着粗犷的号子,将一根根粗大的竹木、一筐筐沉重的石块从后山运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破烂的衣衫,在尘土飞扬中勾勒出紧绷的肌肉线条。没有人再抱怨,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声,每一次负重前行,都是为了那按量计算的、能养活家人的酬劳。

女人们则遍布在开挖的渠沟之中。她们头上包着破布巾,脸上蒙着防尘的粗纱,挥舞着锄头、铁锨,奋力挖掘着土方。泥土被一锨锨扬起,堆放在渠边。测量土方的木框不断被填满、清空、再填满,旁边的胥吏紧张地登记着,不敢有丝毫怠慢。铺设竹管的区域,女工们更是小心翼翼,两人一组,抬着打通关节的竹管,对准接口,用麻绳捆绑,再糊上厚厚的泥灰和桐油混合物,确保滴水不漏。她们的动作或许不如男人刚猛,却更显耐心和细致。

“同工同酬”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变成了每日收工时分,最激动人心的现实。胥吏高声念诵着登记册上的名字和完成的土方量、管道长度,对应的家庭或个人便上前,领取相应份量的粥粮或杂粮。干得多的壮劳力,拿着明显多出一截的口粮,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踏实的光彩。而许多女子,尤其是丰女村那些习惯了拼命的女户,竟然也常常能领到不比男人少的酬劳!她们接过粮食时,手是颤抖的,腰板却不由自主地挺直了。

这种基于劳动创造的、赤裸裸的公平,拥有着粉碎一切虚妄偏见的强大力量。

一种奇异的、前所未有的氛围在工地上弥漫。传统的男女大防、尊卑秩序,在这求生第一的宏大工程面前,被暂时地、也是被迫地模糊了。男人和女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引水活命——而并肩劳作。虽然依旧各有分工,但彼此之间的隔阂和轻视,在汗水的冲刷和共同的期盼下,悄然消融着些许。交流变得必要而平常:

“这边的土松,再挖深半尺!” “这根竹管接口有点歪,劳驾再抬一下!” “运石头的快些!这边等着垫地基!”

简单的指令,合作的请求,取代了往日的嘲讽和斥责。

傍晚收工后,巨大的工地上会升起无数堆小小的篝火。流民们用简陋的锅具熬煮着当日挣来的粥粮,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粗糙的香气和疲惫却满足的叹息。人们围坐在火堆边,虽然依旧困苦,但谈论的不再是绝望和死亡,而是明天哪个工段更容易出活,哪条支渠快要挖通,家里的孩子喝了稀粥后终于能安稳睡去…

希望,如同星星点点的篝火,在这片被旱灾摧残的土地上,顽强地燃烧起来。

赵小满躺在窑洞中,虽然身体依旧极度虚弱,昏迷的时间远多于清醒,但当她偶尔能透过缝隙,看到那漫山遍野劳作的人群,听到那充满生机的喧嚣,感受到脚下大地因为无数人的努力而发生的细微变化时,她那深陷的眼窝中,便会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慰藉。

她的“大地之心”依旧在痛苦地预警着干旱的持续,但此刻,更清晰地感受到的,是这片土地上汇聚起来的、磅礴而坚韧的“人”的力量。

这力量,正在试图扼住旱魃的咽喉!

众志成渠,人定胜天。这或许是一种悲壮的奢望,但至少在此刻,成千上万的灾民,正用他们最原始的劳动和最卑微的愿望,汇聚成一股足以令天地动容的洪流,向着残酷的命运,发起了决绝的反击。而这条正在不断延伸的水渠,不仅是引水的通道,更成为了连接人心、凝聚希望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