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荒村辣媳 > 第131章 公银公用,铁犁开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公银公用,铁犁开新

李大人的仪仗远去,扬起的尘土尚未完全落定,荆棘壁垒之内,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那盛放着六十两白银(五十两官银加十两赠银)的托盘,此刻正被王嫂子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捧着,仿佛有千钧之重,吸引着所有女户灼热而复杂的目光。

六十两! 对于曾经一文钱恨不能掰成八瓣花的她们而言,这简直是一座无法想象的银山!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许多女户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眼神中交织着狂喜、梦幻和一丝不知所措。有了这些钱,能买多少粮食?多少布匹?甚至…能起几间遮风挡雨的砖房?

然而,赵小满方才那番“岂能独享”、“人人有份”、“计入公账”的话语,如同清冽的泉水,浇熄了刚刚萌生的私心杂念,更将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集体”与“公心”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个人心中。

快嘴刘最先反应过来,她强压着激动,声音却依旧带着颤音:“小满姑娘…这…这么多银子…咱们…” 她看向赵小满,眼神里充满了请示。如何处置这笔巨款,唯有赵小满能拿主意。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那个倚靠着张寡妇、咳嗽稍稍平复的枯槁身影上。

赵小满深陷的眼窝缓缓扫过托盘中的银锭,那冰冷的金属光泽似乎并未在她眼中激起太多波澜。她的目光越过银两,投向远处那片刚刚经历验收、等待彻底翻耕的土地,投向女户们手中那些磨损严重、甚至绑着草绳的简陋农具,最后落回王嫂子和孙巧儿脸上。

她嘶哑的声音响起,依旧微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银子…是死的…” “…地…是活的…” “…想要…好收成…光靠…手刨…不够…”

她艰难地抬起枯槁的手,指向堆放在角落里的几柄破烂木犁和几把豁了口的铁锄: “…这些…该换了…” 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看向快嘴刘:“…刘婶…” “…你…常在外走动…” “…可知…现今…最好的…铁犁…要价…几何?” “…一套…结实的…犁铧…犁壁…再加…两头…好牛…拉…”

快嘴刘愣了一下,随即精明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眼睛猛地一亮:“最好的铁犁?那得是县城‘百炼坊’出的熟铁犁头,镶钢口的!一套下来,怕是得…三四两银子!若是再加两头正当年的壮牛…恐怕得二十两上下!”

二十两!只是为了买一套犁具和牲口!许多女户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这简直太奢侈了!

赵小满却毫不犹豫,枯槁的手指艰难地抬起,指向托盘中那锭格外显眼的、李大人私赠的十两元宝,又虚指了指另外两锭较小的官银: “…这…十两…” “…再加…五两…官银…” “…共…十五两…” 她喘息着,看向快嘴刘,眼神带着托付:“…你…和孙巧儿…一起去…” “…带上…这十五两…” “…去县城…” “…务必…买回…一套…最好的…铁犁…” “…剩下的钱…看看…能否…订下…一头…好牛犊…”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斩钉截铁:“…要买…就买…最好的…” “…地…不骗人…” “…家什好…出的力…就多…”

当场分出十五两!用于购买生产工具!而且是倾其所有,要买就买最好的!

所有女户都惊呆了!她们本以为这笔钱会分掉一些,或者用于改善生活,没想到赵小满眼睛都不眨,直接就投入了再生产,而且是如此巨大的投入!

王嫂子首先反应过来,她是管后勤的,太知道一副好犁具和牲口意味着什么了!那能节省多少人力?能开垦多少荒地?能深耕到多深?带来的增产将是巨大的!她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小满姑娘说得对!说得对啊!好犁好牛才是根本!这钱该花!该花!”

张寡妇也重重点头,她负责巡逻保卫,深知强大的生产力才是安全的最终保障:“有了牛和铁犁,咱们就能开出更多好地,种出更多粮食!看谁还敢小瞧咱们!”

孙巧儿迅速心算了一下,抬头道:“十五两,买一套上好的铁犁绰绰有余,订一头半大的好牛犊也应该够,或许还能剩下一点。”

快嘴刘更是兴奋得摩拳擦掌:“放心!包在俺身上!俺一定把百炼坊最好的那套‘破山犁’给咱弄回来!再挑一头骨架最大、最精神的牛犊子!”

女户们最初的惊愕过后,迅速被这种极具远见的决定所点燃!她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铮亮的铁犁深深切开肥沃的土地,看到了健壮的耕牛拉着犁铧稳步向前,看到了来年更加丰硕的收获!一种昂扬的、充满希望的情绪取代了对银钱本身的迷恋。

赵小满看着众人兴奋的模样,枯槁的脸上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欣慰。她再次剧烈地咳嗽起来,摆摆手,示意王嫂子和孙巧儿将剩下的四十五两官银仔细收好,入库记账。

“…剩下的…银钱…” 她气若游丝,却依旧安排得条理分明,“…留作…村中…公费…” “…修缮…房屋…” “…购买…药石…” “…奖励…有功…” “…具体…王嫂子…孙巧儿…你们…拟个章程…”

公银公用,铁犁开新。 赵小满以她超乎常人的远见和魄力,将这第一笔巨款,毫不迟疑地投入了最能提升集体生产力的地方。这个决定,如同一声号角,宣告着丰女村的发展,将从依赖血汗与异能,正式转向依靠更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更有规划的共同积累。一个崭新的阶段,伴随着铁犁的寒光,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