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甜吻定制 > 第49章 巅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顶住了沈墨岚的第一轮商业围剿后,“初暖”如同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虽然枝叶有所损伤,但根基愈发稳固。林澈和顾清玥在并肩作战中形成的默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不再仅仅是夫妻,更是彼此最信任的商业伙伴和战友。然而,两人都清楚,沈墨岚绝不会就此罢休。真正的决战,往往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酝酿。

果然,更猛烈的攻势接踵而至。

首先发难的是舆论。几家与岚资本关系密切的本地生活号和财经专栏,几乎同时刊登了观点相似的文章。文章不再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瞄准“初暖”的模式软肋进行抨击:

质疑“手作”的卫生与标准: 《情怀能否代替安全?浅析小众烘焙坊的食品安全隐患》一文,虽未点名,但明显影射“初暖”这类非标准化生产的店铺,暗示其存在监管盲区,并列举了几起(与“初暖”无关的)小型餐饮店卫生问题案例,引导读者产生联想。

渲染“情怀”的虚伪: 《当“匠心”成为营销噱头:高端定价背后的成本解析》一文,则直接计算起高端烘焙产品的原料和人工成本,质疑“初暖”的高价位是否合理,暗示其利用“故事”和“情怀”收割智商税。

炒作“创始人危机”: 甚至有一篇网络长文,旧事重提,将林澈过去的感情风波与品牌信誉隐晦挂钩,抛出“人品即产品”的论调,虽未明说,但足以在部分潜在顾客心中投下阴影。

这些文章角度刁钻,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包藏祸心,旨在动摇“初暖”最核心的品牌价值——信任。

几乎与此同时,“暖屿”在距离“初暖”新店仅隔一条街的位置,开设了一家规模更大、装修更奢华的概念店,并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开业促销活动:核心产品价格直接对标“初暖”但打对折,并大量发放“满100减50”的优惠券。这明显是赤裸裸的价格战,依靠资本优势,意图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初暖”的生存空间。

双重打击下,“初暖”的客流量出现了明显下滑,一些原本忠实的顾客也开始持观望态度。店里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晚上打烊后,林澈看着略显冷清的店面数据和网络上的负面评论,眉头紧锁,压力巨大。他递给顾清玥一杯热茶,声音带着疲惫:“清玥,这次他们来势更凶。价格战还好说,坚持品质不跟风就是。但这些舆论……杀人诛心啊。”

顾清玥接过茶,没有立刻喝。她快速浏览着那些文章,眼神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锐利。片刻后,她放下手机,看向林澈,语气异常沉稳:

“林澈,沈墨岚在用她最擅长的规则攻击我们。但我们不能掉进她的节奏。舆论战,最好的反击不是辩解,而是透明和真诚。价格战,我们打不起,但我们可以打价值战。”

“你的意思是?”林澈被她笃定的态度感染,振作精神。

“首先,应对舆论。”顾清玥条理清晰地说,“他们质疑卫生,我们就开放后厨,举办‘媒体及顾客开放日’,全程直播,展示我们从原料采购、储存、制作到清洁消毒的全过程,用事实说话。他们质疑情怀和定价,我就亲自写系列文章,不回避成本,详细解读我们为何选用顶级原料、工艺复杂在哪里,把‘贵’的理由摊开来讲,同时更要讲清楚‘初暖’对于你我,对于很多老顾客而言,不仅仅是甜品,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和社区连接。至于那些人身攻击……”她顿了顿,眼神一冷,“收集证据,让律师发函,追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

林澈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顾清玥的思路清晰而有力,直指要害。

“其次,应对价格战。”顾清玥继续道,“我们绝不降价。相反,我们要提升价值感。你可以研发一款更具创意、工艺更复杂的‘限量纪念款’甜品,只送不卖,送给这段时间依然支持我们的忠实顾客,表达感谢。同时,我们可以推出‘烘焙体验课’或‘甜品搭配品鉴会’等增值服务,强化我们的独特性和社区文化,让顾客觉得来这里消费,买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体验和归属感。”

“好!就这么办!”林澈一扫阴霾,用力点头。顾清玥的策略,让他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说干就干。第二天,“初暖”的官方账号就高调宣布了“后厨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美食博主和忠实顾客报名参观。同时,顾清玥亲自操刀的系列文章《“初暖”的真心话:关于价格、情怀与食品安全》开始连载,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数据翔实,迅速引发了大量关注和正面讨论。法律函也同步发出,有效遏制了恶意谣言的扩散。

开放日当天,林澈亲自担任讲解,坦诚展示每一个环节,回答了所有质疑。顾清玥则负责接待和沟通,落落大方。活动的透明和真诚,赢得了到场者和线上观众的一致好评,舆论风向开始逆转。

与此同时,林澈精心打造的“风雨同舟”感谢款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美味,深深打动了收到礼物的老顾客,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图表达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小小的烘焙体验课也预约爆满,店里重新热闹起来,甚至吸引了更多认同其理念的新顾客。

就在“初暖”渐渐稳住阵脚,并凭借独特的温度赢得越来越多认可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机遇降临了——一年一度的“城市匠心生活节”暨“年度生活方式品牌”颁奖礼即将举行。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行业盛会,“初暖”和“暖屿”都收到了入围通知。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正面交锋的舞台。

颁奖礼当晚,星光熠熠。沈墨岚亲自带队“暖屿”团队出席,她本人一袭利落的黑色晚礼服,气场强大。“暖屿”的展位科技感十足,播放着标准化生产流程的宣传片,团队成员西装革履,专业而疏离。

林澈和顾清玥一同出席。林澈穿着合体的深色西装,沉稳内敛;顾清玥则选择了一身简约的白色礼服,优雅而知性。他们的展位布置得温馨而富有艺术感,展示了“初暖”的手作工艺和与顾客互动的温暖瞬间。

在品牌陈述环节,沈墨岚率先上台。她的演讲一如既往的精准有力,ppt数据详实,逻辑清晰,阐述了“暖屿”如何通过标准化、规模化、供应链优化,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现代烘焙体验,描绘了一幅商业帝国的蓝图。她的演讲赢得了不少追求效率和规模的业内人士的掌声。

轮到“初暖”时,林澈和顾清玥对视一眼,携手走上了台。

林澈首先开口,他没有看ppt,而是看着台下的观众,声音沉稳而真诚:“大家好,我是林澈,‘初暖’的创始人。很多人问我,‘初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独特的配方吗?是精致的造型吗?我想说,不仅仅是。‘初暖’的核心,在于‘人’。”他讲述了创业的初心,讲述了在挫折中对品质的坚守,讲述了与顾客之间的一个个温暖故事。“对我们而言,每一份甜品,不仅仅是商品,它承载着情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

接着,顾清玥接过话筒,她的声音清晰而柔和,却充满力量:“我是顾清玥。很多人将‘初暖’的模式定义为‘小而美’,甚至认为是‘落后’的。但我们认为,商业的形态可以是多元的。‘标准化’满足了效率的需求,而‘个性化’和‘人情味’则满足了情感的需求。‘初暖’追求的,不是在流水线上复制千万个一模一样的产品,而是在每一次用心的手作中,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和记忆。我们相信,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总有人愿意为这份‘慢’和‘真’停留。”

他们的演讲没有华丽的数据,没有宏大的蓝图,只有真诚的分享和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台下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一种坚持的敬意,对一种价值的认可。

最终,在“年度最具匠心精神品牌”的奖项评选上,“初暖”成功当选。评委的评语是:“‘初暖’在规模化、效率化的浪潮中,坚守了品牌的个性与温度,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匠心精神和对消费者情感的深度洞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当林澈和顾清玥一同上台领奖时,聚光灯下的他们,双手紧握,相视而笑。那一刻,所有的艰辛、质疑和压力,都化为了成功的喜悦和彼此眼中的深情与默契。

台下,沈墨岚看着这一幕,表情复杂。她或许赢得了更大的商业战场,但在这个关于“价值”和“初心”的赛道上,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输给了这对夫妻的坚持与真诚。

颁奖礼结束后,回家的路上,车内气氛温馨而宁静。

“清玥,”林澈握着方向盘,目光看着前方的路,语气充满感慨,“今天站在台上,看着你在我身边,我突然觉得特别踏实。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被那些舆论压垮了,更别说拿到这个奖。”

顾清玥靠在椅背上,脸上带着淡淡的倦意和满足:“是我们一起做到的。林澈,经过这么多,我越来越觉得,和你一起守护‘初暖’,看着它一步步成长,比我想象的任何事业都有意义。这不只是一门生意,是我们的作品,是我们的家。”

林澈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嗯,是我们的家和作品。以后的路,我们还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