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推开房门,一股灰尘味扑面而来。“神像就在楼上,我爸妈以前的房间里。”

徐明远带着我们上楼,推开一间房门,里面摆着个老式的衣柜,看着有些年头了。他深吸一口气,打开衣柜门,里面堆满了杂物。

他在里面翻了半天,终于抱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解开红布后露出的是一尊木雕的黄大仙像,有半尺高,雕刻得栩栩如生,黄大仙穿着道袍,左手拿着拂尘,右手握着个元宝,眼神慈善又威严。

只是神像上落满了灰尘,嘴角的漆都掉了一块,看着确实有些落魄。

“你看,这都蒙尘了。”我指着神像继续说道:“仙家受了委屈,能给你好脸色吗?”徐明远的眼圈红了,赶紧找来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神像上的灰尘,动作虔诚又愧疚,边擦边说:“黄大仙,对不起,是我不好,我不该把您藏起来,让您受委屈了…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

“找张干净的桌子,摆在房间正中央。”我吩咐道。

徐明远连忙照办,把靠墙的一张方桌搬到屋子中间,又用抹布反复擦了几遍。

“去买贡品。要新鲜水果,精致的糕点,再买一瓶好酒。”我继续说。

徐明远立刻掏出手机打电话安排。没多久,就有人送来了一大包东西:各种水果、糕点,还有一瓶茅台。我们帮着把贡品在桌上摆好,满满当当一桌子。

“跪下,”我对徐明远说,“磕头,认错。心里要想着你自己的过错,诚心祈求黄大仙原谅。”

徐明远整理了一下衣服,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对着黄大仙磕了三个响头。

“黄大仙在上,徐明远,知错了!”他的声音带着哽咽,“我忘本,我不敬!得了您的庇佑发了家,就忘了根本,把您弃之不顾,我猪狗不如!求您……求您看在我年少时无知,看在往日情分上,再保佑我这一次!只要公司能渡过这次难关,我一定好好供奉您!初一十五准时上香,绝不敢再有丝毫怠慢!求黄大仙开恩!求黄大仙原谅!”

他跪在那里,久久没有起身,肩膀微微耸动。

我等他情绪稍平,我上前点燃三炷新香,插在神像前的香炉里,又从布包里取出一张黄纸表文,展开,低声念道:

“今有阳间徐明远,曾蒙黄大仙庇佑,发家致富,后因疏忽,不敬神像,惹仙怪罪,财运受损。今特来赔罪,重设香堂,供奉不绝,求仙宽恕,再赐福运,助其渡过难关,生意兴隆…”

念完,我将表文在香火上点燃。灰烬飘向神像,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接住了。就在这时,香炉里的三炷香突然腾地窜起老高,青烟笔直地往上飘,在神像头顶打了个旋,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了。

屋内那股沉闷压抑的气息,似乎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成了。”我扶起还在跪着的徐明远,“黄大仙接受你的道歉了。”

徐明远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又对着神像磕了三个头:“谢谢黄大仙宽宏大量!谢谢蔡师傅成全!”

从老房子出来,徐明远的脸色明显好看多了,眉宇间的焦虑也散了不少。

“蔡师傅,”他替我拉开车门,语气诚恳,“这下我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回去我就把黄大仙的神像请回新家,就放在客厅最敞亮的位置,专门订做个最好的佛龛,以后早晚一炷香,绝不敢忘。”

“嗯,记住这次的教训就好。”我坐进车里,再次嘱咐,“仙家重诚心,也重长久。还有,我开头跟你说的,牢牢记住,别再碰期货那些虚的东西,安安分分,扎扎实实做你的金属老本行,保你能够东山再起。”

“记住了!绝对不碰了!”徐明远拍着胸脯,保证得斩钉截铁,“以后谁再跟我提期货,我跟谁急!我就守着我的工厂,把我的零件做好,比什么都强!”

大约过了半个来月,我正在堂口整理东西,手机响了起来,是徐明远打来的。

电话刚一接通,那边就传来他兴奋不已的声音,中气十足,跟之前那个颓丧的男人判若两人:“蔡师傅!蔡师傅!太谢谢您了!成了!成了!”

“别急,慢慢说,什么成了?”

“订单!一个大订单!”他难掩激动,“德国的,一家很大的汽车厂商!要订我们一批核心金属零件,量非常大!定金昨天就打过来了,数目足够我解决眼下所有的资金问题!公司……公司总算能喘过这口气了!”

“那就好。”我笑了笑,并不意外,“这是黄大仙看到你的诚心,在继续护佑你。以后,更得敬着他。”

“一定!一定!”徐明远连声答应,“等我这边把订单的事情完全理顺,稳定下来,我一定亲自去东北,登门向您道谢!您是我的大恩人!”

挂了电话,没过多久,刘老板也发来了信息,说他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邻居也不再闹事,家里一切都好,还说要介绍新朋友给我。

我放下手机,走到堂口的供桌前,给堂口的老仙们一炷新香。

青烟袅袅,心境澄明。

徐明远这事,说起来复杂,其实根源,也不过就是那两个字——忘本。

得了势,忘了来路。

见了繁华,忘了根本。

这不仅仅是徐明远一个人的毛病,而是大多数人现实的写照,穷的时候,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记得是谁在寒冬里给过一碗热汤,记得是哪条小路把自己引向了生路。

可一旦时来运转,开上豪车,住进豪宅,眼前尽是灯红酒绿,耳边充斥奉承阿谀,那来时路上的泥泞、那曾供奉在旧桌案上的恩情,便很容易被抛在脑后了。

仙家尚且不喜这等行径,他们重因果,讲缘法,更敬诚心。你以诚心供奉,他便以福泽回馈。你若轻慢遗忘,他自然抽身而去。

这并非小气,而是一种天地间的平衡之道。施恩者可以不求回报,但受恩者绝不能心安理得地认为理所当然。

何况人呢?

人与人的交往,情分与利益的交织,其核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对提携自己的贵人忘恩,对共患难的伴侣负义,对滋养自己的故土嫌弃……

徐明远是幸运的,他还有机会回头,还能找到那被尘封的“根本”。

只是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多少忘了根本的人,在繁华迷眼中,正走向那无根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