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内红光闪烁,控制面板指示灯紊乱跳动。陈御风右手仍悬在确认键上方,指尖未落。系统推送的异常数据流警报尚未消散,周子豪传来的“d-R-A-G-o-N”编码正以二进制形式浮现在思维界面中央。
他闭眼调出前世记忆——最后一次试飞前的技术简报室,白板上写着“dragon core:基于飞行贡献值重构系统信任链”。方案因风险过高被否决,但核心逻辑从未删除。赵天翔用命送来的不是毁灭指令,而是唤醒路径。
陈御风左手按上认证区,指纹与虹膜同步验证通过。思维接入系统底层,构建验证通道。他将“dRAGoN”六字符作为密钥前缀,后接染血纸片上的七位数字转换成的晶格共振频率3.,形成完整输入序列。
【验证中……】
倒计时停在02:36:18。
沙盒阵列的数据流动仍在继续,但方向逆转。原本向外渗漏的信息流被牵引回核心节点,如同退潮般收敛。舱内灯光由红转蓝,手动应急模式自动解除。
“骗过了。”他说。
自毁程序并非真正清除威胁,而是误判“技术泄露”已完成释放。那串加粗数字模拟了合金参数外泄的信号特征,诱使污染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真正的破解,在于让系统相信危机已经过去。
主控台屏幕恢复显示,红色警告栏逐行消失。最后一行文字淡出:【协议底层逻辑重新锚定,权限恢复78%】。
还不够。
陈御风调取重生以来所有签到记录。机场、航校、禁飞区、战机遗址——四大类地点共三百一十七次有效签到,累积飞行贡献值突破临界阈值。他启动脉冲式释放程序,将全部数值压缩为一道高频信号,沿系统数据链向全球航空网络广播。
金色光流从指挥舱终端蔓延而出,顺着光纤跃入卫星链路。东南亚、东欧、南美,十二个联盟合作基地的主控系统同时亮起同步提示。运-20运输机编队自待命状态转入激活序列,舱门液压装置开始预热。
【权限恢复91%】
空中帝国协议尚未完全激活,高阶调度功能仍受限。境外资本悄然发起新一轮干扰,试图劫持运输机导航信道。攻击源伪装成民航调度频段,嵌入虚假航路指令。
陈御风调用金融模型反向追踪,将攻击Ip标记为“非法空域侵入者”,自动触发军方预警机制。系统判定其行为等同于实战挑衅,立即启动防御性反制协议。
十二架运-20无视外部信号注入,准时开启舱门。晨光洒入机腹,新型六代机缩比模型暴露在空气中。整机由周子豪研发的“龙鳞”复合材料一体铸造,表面覆盖隐身涂层,进气道截面正是那块拼合组件的复刻版本。
镜头扫过模型腹部铭牌:**project dawn – 首研单位:华夏航空联合体**。
全球航空网络响应完成,权限恢复至100%。飞行王朝系统弹出新提示:【空中帝国协议达成条件已满足,是否执行最终宣告?】
陈御风未立即回应。
侧席传来金属轻触声。沈昭华走入视野,手中钢笔笔尖泛着冷光。她将笔插入主控台侧面的物理认证口,输入个人权限码。全息投影随即展开,一幅覆盖东南亚的航空走廊蓝图缓缓铺开。
十二条航线贯穿吉隆坡、曼谷、胡志明市、雅加达等枢纽城市,连接三大熔炼基地与五座自建机场。每条线路旁标注着航班密度、载重上限与应急响应时间。这是她多年布局的终极构想——以航空基建为骨架,重建区域技术主权。
投影刚成型,系统弹出拦截提示:【国际空域审批未通过,法理依据不足,禁止实施】。
沈昭华不语,仅用笔尾轻敲认证口边缘三下。这是亚太航空联盟紧急通航协议的物理触发方式,需持有表决权家族成员亲自操作。指令上传后,三秒内获得七国默认响应。
【法理障碍解除,航线授权生效】
全息地图金线交织,如网般笼罩整个区域。此刻窗外晨光穿透云层,斜照在机库门楣的航空帝国徽章上。徽章由钛合金锻造,中央刻有简化机翼图案,下方一行小字:**From Sky, For Sky**。
系统声音首次带有情绪色彩:【协议完成,开启星际时代】。
陈御风盯着徽章反光,手指滑向通讯频道。他下达一条加密指令,目标是位于北极圈内的某处地下设施——那里封存着第一代飞行王朝系统的原型服务器,也是整个体系的终极备份节点。
回应他的是一串短促应答音。
周子豪在监控终端前调整参数,确认全球数据链稳定。他摘下眼镜,用袖口擦去镜片水雾,忽然发现光谱分析仪残留一行未读日志:**Sw-09-7741 – 数据包完整性校验通过,备用协议 dragon core 已激活**。
他抬头看向主控席,嘴唇微动,却未出声。
陈御风此时正调阅系统深层日志。他在“渡鸦-δ”协议的末尾发现一段隐藏记录:2018年9月7日,系统初次绑定宿主时,曾自动生成一份预设任务链,标题为《空中帝国蓝图:十二阶段推进计划》。
当前进度显示:**第十二阶段 – 最终部署:进行中**。
任务描述仅有一句:**当圆周率前七位成为钥匙,黎明即至**。
他收回视线,目光落回徽章。反光移动,恰好映在沈昭华的翡翠戒指残片上——那枚昨夜被她亲手砸碎的信物,此刻静静躺在控制台边缘。
指针指向七点十七分。
十二架运-20同步关闭舱门,引擎进入待命状态。
陈御风按下内线通话键,声音平稳:“准备接收下一波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