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223章 张教授的遗书陷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门被敲响时,陈默刚把加密文件拖进离线硬盘的存储路径。他静静等着进度条走完,才起身去开门。

外面站着个穿深蓝色制服的男人,左胸别着编号徽章,手里拎着个牛皮纸档案袋。对方表明身份,是市公安局技术调查科的,负责跟进张教授的案子。

\"这是他在牢房里留下的唯一东西。\"公安把袋子递过来,\"按规定要交到项目负责人手上。\"

陈默接过袋子,指尖触到封口处的瞬间,心里已经明白这绝不会是普通的遗书。就在刚才,他刚确认了镓杂质会导致材料在五年内出现结构性裂纹。现在,对方死了,信来了,时间卡得刚刚好。

他当着公安的面拆开袋子,抽出两张纸。一张是稿纸,字迹工整:\"我愧对国家,愧对学生。\"另一张是撕下来的笔记本边角,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陈默,你的材料有致命缺陷,三个月后必裂。\"

公安盯着他,等他的反应。

陈默没说话,把纸翻来覆去看了两遍,忽然轻轻笑了声。\"老师啊,到最后还想牵着我走一步?\"

公安皱了皱眉,\"你看出什么问题了?\"

\"没有。\"陈默摇头,\"只是觉得,死人都能写信提醒我,那活人更该小心点。\"

公安没完全听懂,但也没多问。任务完成,他留下联系方式就走了。

门一关上,陈默把两张纸摊在桌上,用镇纸压住。他刚坐下,实验室的门又被推开,沈如月冲了进来,脸色发白,呼吸都不稳。

\"公安刚才去了我们系办!说张教授留了遗书给你,里面说'天穹材料会裂'!\"她声音发颤,\"是不是真的?我们这么多天的努力......全白费了?\"

她说着上前一步,抓住陈默的袖子,指尖冰凉。

陈默没甩开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小沈,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出这材料的吗?\"

她摇头。

\"因为我从不相信完美。\"他说,\"我只信可控。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

他转过身,打开电脑,调出刚才运行完的老化模拟图。画面里,银灰色的晶格结构内部布满细密裂纹,像被虫蛀过的木头。

\"你看这里。\"他指着一处节点,\"这是掺了百万分之一点五的镓之后,五年老化模拟的结果。强度衰减接近一半,确实会断。\"

沈如月瞪大眼睛,\"那......那纸条说的是真的?\"

\"不全真。\"陈默关掉图,\"他说三个月必裂,是吓唬人。这种腐蚀是慢性的,不会突然崩裂。但他知道有问题,却不说清楚,只留个模糊警告,这不是救人,是在搅局。\"

沈如月愣住了,\"他为什么要这样?\"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还看得懂。\"陈默靠回椅子,\"一个被学生超越的老师,最后能做的,就是告诉你:我知道你藏着毛病。\"

沈如月咬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她低头看着那张潦草的纸条,手还在微微发抖。

\"可......万一别人看到这个,上报叫停项目怎么办?军工所那边已经准备立项了......\"

\"那就得让我们掌握解释权。\"陈默盯着屏幕,\"不能让他们拿着半截信息做决定。\"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开始回想最近几次闪现的记忆片段。自从\"天穹材料\"进入最终阶段,那些碎片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零碎。前几天凌晨冒出来的那串公式,只有一半能看懂。

但现在,他需要完整的答案。

他放空思绪,回到最后一次灵光闪现的瞬间——数据流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像老式胶片电影那样跳帧播放。他努力捕捉每一个字符,把残缺的部分拼接起来。

突然,一组数字清晰浮现:【Ga3?诱导位错滑移阈值:1.5x10??】

他猛地睁眼,立刻在本地数据库里新建查询窗口,输入\"镓\"字,检索所有原料记录。

系统跳出十几条关联项,大部分是化学试剂和实验耗材,跟航天材料无关。他继续筛选,加上\"金属原料高纯度批量入库\"等条件。

结果缩到三条。

其中一条引起他的注意:两个月前,一批编号为A-739的高纯铝锭入库,供应商是北方冶金厂,质检报告齐全,但签名栏是电子章,不是手签。

他点开审批记录,发现那天的项目审查是由张教授亲自签字放行的。而原始检测样本的交接单上,备注写着\"微量杂质未检出\"。

陈默调出这批铝锭的使用日志,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被用于\"天穹材料\"的初期试样合成。正是那几炉性能不稳定、后来被淘汰的样品。

他盯着屏幕,脑子里的线索连成一线。

张教授不是偶然发现材料有问题。他是亲手把问题埋进去的人。

那批铝锭里掺了镓,量极小,常规检测查不出来。但它会在长期温差循环中引发晶格位错,最终导致断裂。而他在临死前留下警告,既不算彻底背叛,又能让自己成为\"唯一看透真相\"的人。

这不是忏悔。

是最后的操控。

陈默站起身,走到原料柜前,翻出A-739批次的留存样本。小铁盒上贴着标签,密封完好。他带回操作台,戴上手套,取少量粉末放入质谱仪。

机器启动,嗡鸣声持续了三分钟。

结果出来:镓含量1.48x10??,与记忆碎片中的阈值几乎完全吻合。

他摘下手套,慢慢坐回椅子。

原来如此。

张教授知道自己会被查,所以提前自杀,制造被动局面。遗书送到他手上,表面是警示,实则是陷阱——只要他慌乱解释,或者试图掩盖,就会被人质疑动机。如果他置之不理,军工所一旦发现材料隐患,第一个追责的就是他这个负责人。

进退都是坑。

但对方忘了,他知道的不只是问题本身。

还有解法。

他打开另一个文档,找到之前设下的\"备用方案_隐藏层\"。这套设计原本是为了应对未知腐蚀风险,性能比主配方低百分之十五,但稳定性更强,尤其针对离子渗透类缺陷。

他把新测出的镓浓度输入模型,重新运行抗腐蚀结构模拟。

屏幕上,新的晶格排列方式开始生成。每一层都增加了梯度屏障,能有效阻挡Ga3?的扩散路径。

性能损失降到百分之九,仍在可接受范围。

他保存文件,命名为【抗镓强化版_V1】。

沈如月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她看着陈默操作,从慌乱到冷静,再到动手解决问题,整个人像换了个人。

\"陈老师......\"她终于开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上报?\"

\"上报?\"陈默摇头,\"现在拿这个去说,没人信是我们主动发现的。只会觉得是出了事才补救。\"

\"那......瞒着?\"

\"也不是。\"他看着屏幕上的新结构图,\"我们不动声色,把新配方悄悄替换进去。等测试全部通过,成品交付那天,再公开说明曾有过优化升级。\"

\"可万一中间被发现用了不同配方?\"

\"那就说是根据最新老化数据做的微调。\"陈默笑了笑,\"科研本来就是在修正中前进的,谁也不能说我们错了。\"

沈如月怔了怔,忽然意识到——陈默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原版材料见光。

他早就防着这一天。

\"所以......你早就猜到会有问题?\"

\"不是猜。\"陈默关闭所有窗口,\"是知道总会有人不甘心。\"

他站起身,把原始遗书和检测报告一起锁进抽屉,只留下那份新模型开着。

\"去把其他助手叫来,就说今晚加班,我要重新跑一遍合成参数。\"他语气平静,\"从现在起,所有样品按V1版本做。\"

沈如月点头,转身要走。

\"等等。\"陈默叫住她,\"这事别提镓,也别提张教授的遗书。就说是为了提升长期稳定性做的常规迭代。\"

\"我知道了。\"

门关上后,实验室安静下来。

陈默重新打开分子模拟程序,把新结构导入主流程。屏幕中央,银蓝色的晶格缓缓旋转,表面泛着冷光。

他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窗外,晨光已经铺满走廊,实验楼开始有了走动的脚步声。

但他没动。

第一组参数修改框还亮着,光标在输入栏里静静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