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73章 苏雪的照顾:冰山的细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章 苏雪的照顾:冰山的细心

陈默盯着床头柜上的体温计,水银柱停在三十七度二的位置。他正要伸手去取,门被轻轻推开,苏雪端着饭盒走了进来。

她把饭盒放在桌上,顺手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动作干净利落。然后从包里拿出药箱,坐到床边,一句话没说就开始拆他右手的绷带。

“今天怎么这么准时?”陈默靠在床头,语气轻松。

“不是我准,是你该换药的时间刻在护士站黑板上。”她低头检查伤口,指尖轻轻拨开边缘一处微微泛红的地方,“这位置又磨到了?你昨晚是不是动了图纸?”

“哪有,我就翻了个身。”

“翻身能蹭出一道新划痕?”她抬眼瞥他一下,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反驳的意味,“再乱来,下次我不来了。”

陈默笑了,“你不来谁来?林小姐今天已经表演完探病戏码了。”

苏雪没接话,只把棉片蘸了药水,一点一点擦过创面。她的动作很稳,像是做过千百遍。剪纱布时角度刚好,涂药避开最敏感的区域,包扎时松紧适中,连打结的方式都和护士不一样——更结实,也不勒。

“雪姐,”陈默看着她低垂的脸,“你这手法,是不是偷偷练过?比护士还专业。”

她手一顿,睫毛微微颤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合上药箱:“少贫嘴。再动一下,针线可就真给你缝上。”

陈默笑出声:“你刚才耳朵尖红了一下。”

“窗户漏风。”她起身去关那扇本就没开的窗,背影挺直,语气冷淡,“你要觉得我做得不好,明天让别人来。”

“别人哪有你细心。”他撑起身子,“连我睡觉爱往左边翻都知道。”

苏雪转过身,手里还拿着保温饭盒的盖子。“那是因为你枕头底下压着图纸,右边根本躺不平。”她说完,打开饭盒,“吃饭吧,鸡汤面,不烫。”

陈默接过碗,左手握筷不太稳,面条滑了几根出来。她立刻抽出纸巾垫在他手腕下,像之前做过很多次那样。

两人安静吃着,病房里只剩瓷勺碰碗的轻响。吃完后,苏雪收拾好饭盒,又从包里取出一本厚笔记本,封皮是深蓝色,上面用钢笔写着《微电子技术展望——初稿修订版》。

“你上次提的那份报告,我帮你理了理。”她把本子递过去,“加了些参考文献,也调了结构。”

陈默翻开第一页,红色批注密密麻麻。术语纠正、逻辑衔接建议、段落顺序调整……甚至还有几处用红笔圈出来的敏感词,旁边写着“此处易引境外注意,建议模糊处理”。

他一页页翻下去,越看越沉默。到了中间部分,一行小字引起他的注意:“p47,引用国外专利前,请确认是否涉及技术封锁清单。”

他抬头:“你查了这些?”

“查了一晚上。”她正在整理药箱,头也没抬,“你写的初稿太直白,有人盯着呢,不能不留心。”

“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这个的?”

“从你第一次被人举报‘投机倒把’那天。”她合上药箱,语气平淡,“光靠你一个人藏不住火种,总得有人替你看着风。”

陈默盯着那本子看了很久,忽然低声说:“雪姐,有你在,真好。”

苏雪脚步顿了一下,转身把药箱放进柜子里,背对着他:“好好养伤,别等我能抓的把柄。”

“那你现在就是我的监督员?”

“是护理责任人。”她回头看他一眼,“医生说了,你明天可以试着下地,但必须有人陪着。”

“所以你是来宣布任职的?”

“我是来告诉你,别想着偷偷溜回实验室。”她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角看了看外面,“公安刚送来消息,昨天那个自称投资人的女人,登记信息是假的。”

陈默眼神一凝。

“你还记得她是谁?”苏雪问。

“我记得她有个习惯动作。”他慢慢坐直,“右手会轻轻碰一下耳后,像是在确认什么位置。”

苏雪皱眉:“这种小动作,可能是无意的。”

“但也可能是信号。”陈默握紧了那本修改稿,“她在投资人会上出现过一次,当时我没在意。但现在看来,她不是冲钱来的。”

空气静了一瞬。

苏雪走回来,站在床边:“你想回去?”

“我想赶在他们下一步动作前,把新防火材料的数据补全。”他说,“上次火场里用的配方只是碎片,我需要验证稳定性。”

“你现在手还没好。”

“左手还能画图。”他笑了笑,“而且我不是一个人回去。”

苏雪看着他,目光沉了沉:“明天早上八点,我来接你。轮椅必须坐到底。”

“行,听你的。”

“不准半路推掉。”

“我敢不听吗?”

她没说话,只是从包里拿出一支录音笔,放在床头柜上。“这是我昨晚录的校报采访音频,里面有段专家访谈,提到最近高校出现不明身份的技术顾问。你听听,有没有熟悉的声音。”

陈默接过录音笔,拇指摩挲着金属外壳。

“别熬夜听。”她说,“明早再说。”

“你总是管这么多。”

“没人管你,你就把自己当铁打的。”她拿起空饭盒,“九点半,我再来换一次药。”

门关上后,陈默没动。他低头看着那本深蓝封皮的修改稿,翻开最后一页,在空白处看到一行小字:

“你写的是未来,我守的是当下。别让我守不住。”

他手指缓缓抚过那行字,许久才合上本子。

窗外天色渐暗,走廊传来零星的脚步声。他把录音笔塞进枕头底下,又将修改稿摊开放在腿上,开始逐页重读。

某一刻,他停在一页批注前。

那里写着:“此处提及‘量子隧穿效应’应用,建议改为‘新型导通机制’,避免术语暴露层级。”

他盯着这行字,忽然意识到——苏雪不仅读懂了他的技术,还在帮他隐藏锋芒。

而她做这一切的时候,从没问过一句回报。

时间一点点过去,病房灯一直亮着。陈默靠在床头,左手握笔,在纸上画出一组新的电路构型。线条清晰,走向精准,像是早已存在他脑海深处。

门外传来钥匙串轻响,接着是护士查房的脚步声。他不动声色地把图纸塞进修改稿夹层,合上本子。

门被推开,护士笑着探头:“还不睡啊?都十点了。”

“马上。”他应道。

护士看了看床头的药瓶:“明天能出院吗?”

“还不确定。”

“那位苏记者每天都来,真负责。”护士一边记录一边说,“你们关系挺好?”

陈默笑了笑:“她是怕我死在项目验收前,没人给她报销采访车费。”

护士笑出声:“那你可得活久点。”

人一走,病房又安静下来。

陈默重新打开修改稿,翻到最后一页。他拿起笔,在那行小字下面,添了一句:

“你守得住,我也不会输。”

笔尖顿了顿,他又补上三个字:

“等我。”

远处钟楼敲了十一下。他关掉台灯,躺下时左手仍压着那本子。

黑暗中,他睁着眼,听着自己平稳的呼吸。

第二天清晨六点,阳光刚爬上窗台,陈默已坐起身。他活动了下手腕,拆开一小段绷带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然后悄悄把图纸和修改稿收进随身包。

七点五十分,走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门开时,苏雪穿着浅色衬衫,手里推着轮椅。

“准备好了?”她问。

“早就好了。”他笑着举起双手,“随时可以出发。”

她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说:“你昨晚又熬夜了。”

“没有的事。”

“你眼睛下面有点发灰。”她走近一步,“而且,枕头底下少了支笔。”

陈默一愣。

苏雪从他包里抽出那本修改稿,翻开最后一页。她的目光落在那句新增的小字上,停了几秒,什么也没说,合上本子,递还给他。

“走吧。”她扶他起身,“先坐轮椅,出了楼再商量下一步。”

陈默没拒绝,顺势坐进轮椅里。

她推着他往外走,背影挺直,步伐稳定。

走到楼梯口,他忽然回头看了眼病房。

空荡的床上,枕头歪着,露出半截断笔。

苏雪察觉他的视线,淡淡地说:“下次别藏东西,我总能找到。”

轮椅缓缓前行,阳光洒在走廊地面,映出两人并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