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208章 指纹锁凶途,跨省协作破僵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8章 指纹锁凶途,跨省协作破僵局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林砚指尖夹着一支烟,烟灰已经积了长长一截,他却浑然不觉,目光死死盯着桌上摊开的卷宗。卷宗上“红衣女尸案”五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从豫省第一起案发,到皖省、苏省接连出现的受害者,死者均为年轻女性,身着红色衣物,被弃于铁路沿线,作案手法高度一致,显然是同一人所为。

“省厅的协查通报又来了,”副队长赵伟推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拍在桌上,语气带着难掩的焦躁,“苏省那边又发现一具尸体,距离上一起案发还不到七天,凶手越来越嚣张了!”

林砚猛地回神,烟灰落在卷宗上,他随手拂去,拿起协查通报快速浏览。死者是苏省徐州市一名纺织厂女工,失踪三天后被发现弃于京沪铁路旁的荒草丛中,身上穿着一件崭新的红毛衣,颈部有明显扼痕,与前几起案件的特征完全吻合。

“凶手的作案间隔在缩短,说明他的反侦察能力在提升,而且对我们的侦查方向可能有所察觉。”林砚沉声道,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之前我们推测凶手是长途货车司机,这个方向没错,但跨省排查范围太大,各省市的信息不互通,根本就是大海捞针。”

办公室里的其他警员也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挫败。这起连环案已经困扰了他们一个多月,三省警方各自为战,线索零散,别说锁定嫌疑人,就连凶手的具体作案路线都没能摸清。

“林队,你之前提出的‘建立跨省犯罪信息库’,省厅那边有回复了吗?”女法医苏晓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将杯子放在林砚面前,眼神里带着关切。

林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暖意驱散了些许疲惫:“省厅开会讨论过了,原则上同意,但各省市的刑侦系统数据格式不统一,加上缺乏专门的录入人员,推进起来难度很大。”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不过没关系,我们不能等。赵伟,你立刻整理出所有受害者的详细信息,包括年龄、职业、失踪地点、穿着打扮,还有现场提取到的所有物证照片,我亲自去省厅一趟。”

“我跟你一起去。”苏晓立刻说道,“现场提取的微量物证我已经重新做了检验,或许能给省厅的专家提供一些新线索。”

林砚看着她眼中的坚定,点了点头:“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驱车赶往省厅的路上,林砚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思绪万千。穿越到1985年已经五年了,从最初那个懵懂的见习刑警,到如今的刑侦大队队长,他凭借着现代刑侦知识,破获了无数悬案,但这起跨省连环杀人案,却是他遇到的最大挑战。

没有监控,没有dNA比对技术,甚至连指纹库都不健全,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抓住凶手,难度可想而知。但他不能放弃,每一位受害者的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他必须为她们讨回公道。

到达省厅后,林砚直接找到了刑侦总队的张厅长。张厅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刑警,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对林砚这个年轻有为的后辈十分赏识。

“张厅长,这是我们整理的‘红衣女尸案’的全部资料,还有苏法医重新检验的物证报告。”林砚将厚厚的卷宗递了过去。

张厅长接过卷宗,仔细翻阅着,眉头越皱越紧:“这起案子确实棘手,跨省协作向来是难题,各省市的警力、资源都有限,很难做到信息共享。”

“张厅长,我知道难度很大,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林砚语气诚恳,“我建议,由省厅牵头,成立一个跨省专案组,统一协调三省警方的侦查工作。同时,尽快建立一个临时的犯罪信息库,将所有线索整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侦查效率。”

苏晓也补充道:“我们在死者的衣物上提取到了一些特殊的纤维,经过检验,这种纤维来自一种进口的卡车座套,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几家运输公司在使用。如果能将这个线索共享给三省警方,排查范围就能大大缩小。”

张厅长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们说得有道理。这样吧,我立刻向公安部汇报,申请成立跨省专案组。林砚,你年轻有为,又有丰富的破案经验,这个专案组的副组长就由你担任,负责具体的侦查工作。”

“是!保证完成任务!”林砚站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和苏晓留在省厅,协助组建专案组,整理线索。三省警方的侦查人员陆续赶到,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各自掌握的情况,原本零散的线索逐渐串联起来。

通过分析受害者的失踪地点和时间,林砚发现,所有受害者都曾在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附近出现过,而且失踪时间都集中在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结合之前推测的“长途货车司机”身份,林砚判断,凶手很可能是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在车站附近寻找目标,作案后将尸体抛于铁路沿线。

“凶手选择红色衣物作为作案标记,说明他对红色有特殊的执念,可能与他的过往经历有关。”林砚在专案组会议上分析道,“从作案手法来看,凶手作案时冷静、残忍,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应该是有备而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现在的重点,一是排查使用进口卡车座套的运输公司,特别是经常往返豫、皖、苏三省的长途货车司机;二是尽快建立指纹比对设备,我们在现场提取到了几枚模糊的指纹,虽然不完整,但或许能有所发现。”

然而,排查工作并不顺利。当时国内的运输公司数量众多,加上管理不规范,很多货车司机没有正规的登记信息,想要在短时间内排查完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指纹比对设备的引进,也遇到了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想办法缩小排查范围。”林砚看着桌上的地图,眉头紧锁。地图上,豫、皖、苏三省的铁路线和公路线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网。

突然,他眼前一亮:“所有受害者的抛尸地点都在铁路沿线,而且都距离货运站不远。凶手很可能是利用铁路运输的便利,抛尸后迅速离开。我们可以排查一下案发前后,经过抛尸地点附近货运站的长途货车,重点排查那些来自同一个地区,又同时出现在多个案发地的车辆。”

“这个办法好!”专案组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联系三省的铁路部门和运输公司,调取案发前后的货运记录。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他们终于筛选出了一辆可疑的货车——这辆货车来自山东省菏泽市,车主名叫王浩,经常往返于豫、皖、苏三省,而且在每一起案件案发前后,都曾出现在抛尸地点附近的货运站。

“立刻调查王浩的身份信息!”林砚下令道。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王浩,男,35岁,山东省菏泽市人,曾因故意伤害罪入狱三年,出狱后从事长途货运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在两年前因病去世,而他的妻子生前最喜欢穿红色的衣服。

“动机有了!”林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浩很可能是因为妻子的去世,心理扭曲,从而对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性下手。”

为了确认王浩的嫌疑,林砚立刻带着苏晓和几名侦查人员,驱车赶往山东省菏泽市。到达菏泽后,他们并没有直接惊动王浩,而是先联系了当地的警方,了解王浩的行踪。

“王浩昨天刚从苏省回来,现在应该在家里休息。”当地警方的负责人介绍道,“他平时很少与人交往,性格孤僻,脾气也很暴躁。”

林砚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就去他家里,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王浩的家住在菏泽市郊区的一个破旧的院落里,院子里停着一辆红色的长途货车,正是他们排查出的那辆车。林砚示意大家隐蔽起来,自己则和当地警方的负责人一起,敲响了王浩家的房门。

过了好一会儿,房门才缓缓打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憔悴的男人出现在门口,正是王浩。他看到门口的警察,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你们找谁?”王浩语气生硬地问道。

“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有些事情想向你了解一下。”林砚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走了进去。院子里杂乱无章,堆满了各种杂物,货车的车厢里也乱七八糟,散落着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

林砚的目光在车厢里扫过,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件女性的衣物,其中一件正是红色的毛衣,和苏省案发受害者身上穿的那件一模一样。

“王浩,这些衣服是怎么回事?”林砚指着红色塑料袋,语气严肃地问道。

王浩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躲闪:“这……这是我帮别人拉的货。”

“帮谁拉的货?货主是谁?”林砚紧追不舍。

王浩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苏晓趁机对车厢进行了勘查,在一个角落里提取到了一枚指纹,经过初步比对,与现场提取到的模糊指纹高度吻合。

“王浩,你涉嫌连环杀人案,我们现在依法对你进行逮捕!”林砚拿出手铐,铐住了王浩的手腕。

王浩挣扎着想要反抗,却被早已埋伏在门口的侦查人员制服。他瘫倒在地,眼神空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她回来了,她穿着红衣服回来了……”

经过审讯,王浩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原来,他的妻子去世后,他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每当看到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性,就会想起自己的妻子,从而产生强烈的杀人冲动。他利用长途货车司机的身份,在豫、皖、苏三省流窜作案,先后杀害了五名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性,并将她们的尸体抛于铁路沿线。

“红衣女尸案”终于告破,消息传来,三省警方都松了一口气。林砚站在省厅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阳光,心中百感交集。这起案件的侦破,不仅为受害者讨回了公道,也为跨省协作办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林队,省厅决定,按照你的提议,引进一批简易的指纹比对设备,并且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现场微量物证提取技术。”赵伟兴奋地跑进来说道。

林砚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没有高科技的年代,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正义需要守护。

苏晓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茶:“辛苦了,林队。”

林砚接过茶杯,看着苏晓眼中的温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转头望向窗外,南州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知道,只要他们这些刑侦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能守护好这座城市的安宁,守护好这个时代的正义。

就在这时,林砚的对讲机响了起来,里面传来了值班警员的声音:“林队,南州市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请求支援!”

林砚眼神一凝,立刻拿起对讲机:“收到!我们马上到!”

他放下茶杯,对苏晓和赵伟说道:“走,出警!”

三人快步走出办公室,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新的案件在等待着他们,新的挑战在前方招手,但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是守护正义的刑侦战士,他们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