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等殿试,考的是皇帝出的策问,河渠漕运与西北边防之事。

贾故侍立一侧,看着新科士子或奋笔疾书,或锁眉沉吟,俱是意气风发。

其中有一个鬓发皆霜,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格外显眼。

贾故忽而想起自己当年,最开始穿越过来,刚开始读书时,有多少少年锐气,以为自己就是下一个超越古人的天才。

但是后来发现,就算通读了许多诗书,也不是人人能吃四书五经这碗饭的,最终无奈放弃。

如今再看殿内贡生,有看起来年岁和自己一般的,只觉得唏嘘又庆幸,还好自己没死犟在科举一路,还好自己投胎技术上好,就算换条路走,也是条大道。

再等殿试放榜后,登科宴,太子和晋王一起来了,把贾故这个主考官的风头都抢完了。

贾故无奈坐在一旁,虽然作诗好的、来给自己敬酒的没记住几个,但是给晋王敬酒讨好的他都记住了。

那个头发白的,竟然只有五十八。

贾故听他凑上前来,笑说,“晚生读了一辈子书,不考翰林馆选,终是遗憾。愿再博一遭,也不枉此生。”

贾故心里无限感慨,只能连声道:“好志气!诸君皆国之才,无论年资少长,只以文章论英雄!”

殿试金榜贴出不到一月,

京里又传佳话,威镇将军陈家在榜下捉婿,把新科年方二十三的二甲进士招为乘龙快婿。

陈家喜酒,荣府作为姻亲,也收了请帖,贾故便带老四贾玮同去赴席。

一路上鼓乐喧天,红灯高挑,陈府门外车马填巷,酒香飘出半条街。

酒过三巡,陈老将军亲自把盏,笑呵呵对贾故道:“若非贾公取士,老夫哪得这般佳婿!”

贾故连称“不敢,皆是圣上慧眼识珠。”。

但他心中却生出几分得意。

哎,这就是做主考官的独一份风光。

贾故回府已是夜深人静。

徐夫人回来的早,已经给老太太回过话了。

她跟贾故笑说:“老爷,咱们族里有两位姑娘及笄,都想嫁个进士老爷呢。老太太让我来问你的意思。”

贾故一想,这样也好,能照顾族里,也能拉拢新科,两全其美。

但他也不是每个都熟悉。便只回徐夫人,“只是我对新科进士家底不熟,若是选婿,还是要托琏二在外打听仔细了,你与老太太商议,挑人品、门第相当的最好。”

得了这句,徐夫人次日便托了贾珩兄弟帮忙相看。

而贾家族里,老太太也看中了两个女孩儿。

一个容长脸儿,却性情温婉,说话柔弱。

一个杏眼樱唇,看着有两分精明,听说是识字,会看账本的。

徐夫人在老太太那见了这两个女孩儿,又见了她们母亲。

便在心里一盘算,族里富贵不多,进士里未婚的虽还有几个,但如花的女儿家总不能配中年老头。

不如一个配进士,一个配富户。

老太太能想着托宗族姑娘们一把,就是善心了。

徐夫人的盘算她是不管的。

于是便有徐夫人托贾琏出面,性子温和的那个说给新科庶吉士。

会看账本的那个说给城南和贾珀打交道有一两年的绸缎商少东家。

徐夫人还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两个小铺面,一人一间,算是给两个女孩儿添了妆。

贾故这个施恩图报的,还跟徐夫人笑说:“咱们总要多做好事,把好事做敞亮了。往后十人里,只要有一个知恩图报,便是赚的。”

贾故正高兴呢,贾政被外放江西粮道调令便送到了荣府。

从管着一个清吏司的工部郎中调到地方,虽然品级未降,却远离中枢。

这跟流放有啥区别。

贾政自己倒还平静,说什么“像礼部周侍郎那样的越级升迁少之又少,某做工部郎中几年,本就该多多攒资历,以图升迁。”

但贾故却十分不满。

江西是漕运冲要,也是历年亏空的重灾区。

此去说是督粮,但二哥贾政这人,偶尔有些迂腐的,贾故就怕他去,就变成了背锅的。

等家里几人聚到荣庆堂,老太太已经扶额叹气了半晌,她还未从去年王子腾亏空,牵连到其他老臣外放回过神来呢。

这个时候竟然对着三个儿子说,“就和老太爷在时一样,无论站谁那边,等天家父子自己平了事,咱们都是错的。”

这是老太太第一次说天家是非。

但贾故沉默了。

过了一会,在大哥贾赦惊疑的目光中。

贾故才低声和二哥说,“事已至此,咱们就该想好处了。二哥此去,不必空手。咱们凑些银子,让二哥在江西那里置办两间书画铺子,算是给家里攒一份家底。”

荣府早些年也在外头造过海船,老太太哪能不知道在外头做实权官,再办铺子让人来照顾生意意味着什么。

她老人家目光复杂,想了想府里公中紧巴巴的银钱,终是点头道,“我知道你都是为了家里。但你二哥你是知道的,最是不管事,这些年办差好了些,但家里的事他还是不操心的。

他这官还是要做的,其他的事你自己找可靠的人跟着去办吧,别让人抓了把柄。”

贾赦没想到老太太能许下三弟这事。

他幸灾乐祸又无比舒畅的看了二弟一眼。

贾政却垂眸不语。

有些事他的确办不好。

而贾故心里早有人选,贾琏。

论交际往来、阖府再没第二个跟他一样能往京外去跑腿的了。

他当即唤来贾琏,还给他许了好处:“你跟着二老爷去江西,置份产业,银子从公账出,收回来的银子你得三成,公中七成。事办妥了,万万不能让人牵扯到你二叔的官声上去。”

贾琏对于攒家底这事太感兴趣了,他一听有三成是自己的,忙不迭应下。连夜回去找凤姐给他收拾行李,跟着二叔登船南下。

船行至江中,贾政倚舷看水色,心里全是自己去了江西的前途。

而贾琏却忙着盘算,多开一家古玩铺,再置两顷肥田收租,就算自己回京,也要留个自己的人在那看着。

而贾故他也没闲着。

他给在苏州的二儿贾琛送信,让他派个之前和他在漕运上一起办过事的可靠人,去江西看着贾政和贾琏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