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 > 第184章 贾蔷离京,贾瑗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有半月,贾珍七七之日。

两府人一起小祭。

贾敬突然与其他人说贾蓉的二房已经定好了,是金桂夏家的独女。

贾故心里直犯嘀咕,这丫头何时入的敬大哥眼?自己竟一丝风声也未听见。

贾敬却不再解释,只与贾蓉、贾蔷说,“宁国府未来就交到你们兄弟手里了,日后撑住了门户,莫要胡来。”

等贾蓉、贾蔷应了。

贾敬又与贾赦、贾政、贾故说,“桂花夏家女儿我看着好,给珍儿治丧时,我在外面与旧亲走动了几回,有一回遇见她惩治犯了错的下人,是个手段凌厉的。日后她进了门,还望家里帮忙引导着,盯着,只要她不害贾氏子孙,其余便也罢了。我那儿媳就是个糊涂人。孙媳虽有两分良善之处,可日后他们人丁单薄的,若遇上事,还是要性子厉害的人豁出脸来撑着。”

贾故知道他此番交代便是又要回观里了,他心里也有些无奈。

按说太上死了。当今又没和忠义老亲王争过,也没人顾忌他的身份了。他怎么还要回道观了。

贾故忍不住低声劝他:“敬大哥,如今世道已换,你何必再回那清冷观中?”

贾敬眼底寂寥如水,只说,“不必劝我,我如今已得世间真理,大彻大悟,知晓了道门才是我的归宿。”

瞧他这样,贾故便没再劝。

等第二日朝会散后,铅云压城,像是有雨要落。

贾故刚准备与王行一起走,便听刘侍郎回头来与他说,“道生,你们族里又出新鲜事儿了,昨夜翰林院黎大学士举荐,宁国府贾蔷已捐得淮安府下知县一职。”

贾故一想便知这是敬大哥安排,面上只做平常回他,“如今他们府上没人,想来敬大哥也是为了府上前程打算。”

等下衙回了府。

贾故本打算叫吴大喜去问问。

结果却听徐夫人说,“敬大哥今日就要送蔷儿夫妻走,晌午刚来辞别,让老太太又叹气了一回,咱们府上大老爷亲自出门去送了,这会他们应该坐马车到了码头。”

贾故一听,来不及细问,出府快马到了码头。

果然见船刚走远,而贾敬负手立于风口,素色道袍被吹得贴在身上,瘦骨嶙峋,像一截枯松。

贾故下马上前,看见敬大哥神色默然,不禁问他,\"敬大哥,怎么这就让蔷儿走了?他也是珍大侄子养大的,热孝在身,不守一守?\"

贾敬抬手掠了掠被风吹乱的鬓发,声音淡漠得近乎无情:“珍儿先我一步去了,便是十分不孝。我以他父亲的名义,觉得蔷儿非他骨血亲子,不需要虚守孝道。再者淮安缺员,朝廷派遣,应当即刻赴任,才是正事。”

贾故与一旁的贾赦对视一眼,等敬大哥先走一步回了道观,贾故就凑到贾赦跟前,用手肘捅了捅兄长问他,“大哥,敬大哥这样,我有点害怕,他该不会因为珍大侄子没了,心灰意冷,心中有怨,想要造反啊?”

贾赦白他一眼,“你是不是傻,他有兵吗?就造反?”

贾故被他一噎,便不再胡说,要骑马回府。

而贾赦却望着远处蹬车走远的贾敬,又长长叹了口气说,“敬大哥不过是心灰意冷,想给孩子们做好打算罢了。”

就此,贾故与贾赦分开。

贾故才踱过西院门槛,便见徐夫人背对门厅,立在十二折玻璃屏风前。

烛光透入琉璃,映得她鬓边金钗闪闪,地上也横着一口黑漆樟木箱,盖已掀开,里头码满五十两一锭的雪花银,白光晃得人眼花。

听见脚步声,徐夫人回头,眉心蹙成川字,手里还捏着一张泥金小帖。

贾故先吃一惊,笑问:“我记得上次老太太收了一样差不多的屏风,如今竟掏了私库给咱们?”

徐夫人摇头,压低声音回他,“是敬大哥刚派人抬来的。他说擅自把贾蔷打发去淮安,心里过意不去;要咱们老二瞧着同族侄儿的情分上,关照着些。屏风和银子这些重礼算是赔情。”

贾故蹲下身,随手掂起一锭银子,指腹触到冰凉纹路,心里已转了几转。

到底是自己暗算贾珍在先,如今敬大哥又把侄孙儿远放,于情于理都不能袖手。

他抬眼望向屏风上彩绘的丹凤朝阳,唇角一勾便说,“收下吧,蔷儿都往淮安去了。一个族谱上写着呢,老二也不能真不管。既如此,咱们还不赶快收点好处?”

徐夫人眉心顿时舒展,吩咐丫鬟:“听老爷的,把箱子抬进后罩房,登记入账。”又回头嗔丈夫一句,“那你自己去和老二说,你收了旁人的礼,给他找了事做。”

贾故朗声一笑,揽过她肩,朝内室走去。

再到五月末梢,京师暑气初浮。

贾瑗的公爹,带着贾瑗夫妻上京城了。

贾故早就收到了书信,提前吩咐了门房。

所以在看见来人后,门房飞奔报进去,贾故闻得消息,换好家常直裰,亲自迎出仪门。

阶下热风拂面,他抬手遮日,但见车门开处,亲家郑羲着绛色凉衫,扶杖先下,眉宇间带着长途风尘,却仍精神矍铄。

二人相向作揖,贾故笑道:“亲家一路暑热辛苦,快请进来凉快。”

话音未落,郑执礼已躬身来拜说,“小婿给岳丈请安!此番携家人上京,要仰仗岳丈照拂了。”

贾故笑吟吟托住他双臂,目光越过女婿肩头,落在女儿身上。贾瑗着藕荷色百褶罗裙,鬓边金缠丝步摇轻颤,怀里抱着个白胖小子,睡得小脸红扑扑。

看见许久不见的女儿外孙,贾故眉梢俱是柔色,越过他捏了捏外孙的脸,问他们夫妻,“外孙可读书了?他表兄们都在族学读书,一会子醒了,让茂哥儿带他一起去玩。”

然后众人一起进府,先至上房拜见贾母。

贾母今日着绛紫凉纱衫,倚在凉榻上,见曾外孙生得虎头虎脑,喜得合不拢嘴,一把揽入怀里,连声吩咐:“快取冰湃樱桃来,给我小曾孙吃!”

贾瑗又领着儿子与众姐妹相见,一一送了礼物。

见到黛玉时,贾瑗知道这是未来三弟媳,忙让随行丫鬟们捧出一座双面蜀绣炕屏。

又拉着黛玉的手细细端详说,“表妹好个俊模样,怨不得父亲早早惦记着定我家来。”

黛玉知道这是贾璋同母的姐姐,羞得粉面泛红,却因为她的热情又放下一盅心事,抿唇浅笑,施礼道谢。

蝉声愈噪,厅中却是一片笑谈。

前厅里,亲家郑羲再说起欲往吏部谋求复职之事。

贾故沉吟片刻,便笑道:“亲家且安心,我已命人打扫客院,留你们一家在府上住几日。等吏部公文下来,再搬不迟。”

等第三日下午,吏部文书便送到荣府。郑羲授无锡府同知,即刻赴任。

接到公文时,贾故正在前厅用茶,闻言只微微一笑,抬手让长随捧出早已备好的程仪,转身对郑羲道:“这些都是我的心意,愿亲家日后前程无忧。”

等郑同知谢过,贾故又笑说,“家里许多年未见二姑奶奶和外孙,都想的很。若是亲家愿意,且让他们夫妻在京住上一月,等日后,我再给他们寻个前程。”

贾瑗夫妻在家时,就透露过贾故的打算,所以郑同知当即就应了,“是我们麻烦府上了,日后若有差遣,府上千万不要嫌我们人力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