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故交给了五儿一个大任务。

第二日在拜访过史家兄弟之后,就带着贾玥和徐夫人准备的礼去了徐家。

贾故的老丈人早几年就没了。

留了个老丈母娘,跟着大舅兄养老。

老太太瞧着精神还好,面上比贾母更清瘦些,院里丫头也少。

就两个婆子守在门口。

她多年没见女儿,对贾玥这个外孙女也十分亲呢。

刚进屋就拘在身前稀罕了好久,连贾故这个女婿都顾不得了。

还是其他几房带着姑娘们来了,才松开手让贾玥去同表姐妹说话玩耍。

瞧此情形,贾故放心的把贾玥留在徐老太太身边,跟着舅兄出了老太太院里见了几个妻侄儿。

大的几个都是青衣书生模样,有一个同徐三长得有七分像,说是在国子监读书的那个。

就是叫徐三不忿离家的那个。人倒是可亲,见面三分笑脸,见贾故便恭敬的行了礼,唤了姑父。

贾故问了两句在读什么书,他回了两句。舅兄在一旁面上全是炫耀,“咱们家老四,读书同他大兄一样。”

这就让贾故有些惊讶了。

徐老大就是贾故定下做女婿的那个。

他年少得中举人,如今在京城书院读书。

贾故看他是徐家下一个文曲星,才得意他做女婿。

结果,徐家这代竟如此好命,生了两个文曲星。

贾故按下心中的羡慕,含笑送了笔墨印章。

宴席的时候,妻兄敬酒谢自己为徐三筹谋。

贾故随意点头。

嘿,那是你儿子自己算计,哪能谢咱呢!没翻脸都是因为姻亲牵扯太多!

至于从书院赶回来的未来四女婿,上次见他还是三四年前。

三四年过去了。

嗯,就这样吧。

贾故才不做考教举人学问这种露短的事。

瞧他没长残,皮囊不错。夸了句,“一表人才。”

再就是问了问他给徐家找的那个举人先生,前两年来徐家教书的时候,还说要考进士的。

怎么今年春闱时,没有了消息。

说起这个徐家舅兄竟是一脸惋惜,“妹夫不知,郭举人时运不济,二月初竟得了风寒,春闱那几日起不来身,就这样给错过了。”

“我劝他只要学识不错,待后年在再考也是可以的。但他自己心里过不去,竟留下一封书信,说是去给人做清客去了。”

京里和贾故二兄贾政一样爱养清客门生的人不少。

郭举人虽年岁大些,可他学识不差。

被别人赏识也是应该的。

贾故叹了一句,“只希望三载之后,咱们两家都有喜讯。”

时运捉摸不透,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又能有几个三年。

贾故真心为自己大儿担忧了一回。

到走的时侯老太太不舍得,想留贾玥多住两日。

贾玥却是迫不及待的想回去,“早上来的时候,同黛玉妹妹说好了回去给她带五哥说的庆丰楼蜜饯果子,可不能让妹妹失望。”

说起黛玉,本来贾故想带黛玉一起出门,让她多认识几个同龄的小姐妹。不要闷在贾府小圈子里,把自己憋出心病。

还是身边跟着的吴二小子。说了句,“表姑娘得穿素色衣裳。”

贾故才想起来黛玉如今还是母孝。

哎,便是想让她多交几个好友,也等再等等。

不过徐家这也是亲表姐妹,贾故没想到贾玥更喜欢黛玉些。

谁知回到荣府,贾玥便把不高兴露在脸上,同父亲抱怨道,“表妹背地笑话女儿口音呢。”

贾玥生在秦地,长在秦地。便是有贾故和徐夫人这两个‘京城来的’影响,可口音也会和京里的有些差别。

朝廷不许本地出身的官员在当地为官,贾故同僚来自各处,听各种音听惯了,从没注意过这个。

他当即记下,等贾玥去找姐姐妹妹玩了,他进了

同老太太说,“求母亲给儿家里几个姑娘赐两个懂事的丫头,叫她们识得一些京里的规矩和音色。女儿家脸皮薄,出了门受委屈也不爱讲,可我这做父亲的,总要担心一二。”

说起这个。

贾故就觉得自家的四姑娘日后有的为难了。

这小姑子竟不是好性的。

继续求贾母,“母亲知道,我家四姑娘定了徐家,可今日玥姐儿吃了个委屈,才叫我知道,就算是姻亲,也要做到十全十美的。儿求母亲给两个能支棱事的嬷嬷,叫四姑娘多学学。”

荣府最不缺的就是仆妇丫头。

贾母也喜欢被奉承,应了下来,“我这是有几个好的,给你挑两个也成。”

不过说起贾玫的亲事,贾母又有话说了,“徐家咱们也没多少来往,只听你们说定下的姑爷是个会读书的,可女儿家可怜,嫁人后打理内宅,伺候公婆,照顾小姑子,哪一处都指望不上他读的那点书。”

贾母说了两句,便不再提了。转而说起贾玥,“玥姐儿活泼可爱,你又说想要回京当差。不如把她留下,和姐妹们做个伴,我这也不能亏待她。”

家里徐夫人快一年没见到女儿了。

贾故十分为难道,“玥姐儿没与她母亲分离这样久过……”

这让贾母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当即软和了语气,“日后嫁人也是要分离的。你让她在京里多待几日,日后你们一家子回来了,把她的亲事定在京里,才能多了母女相亲的时候。”

自己在外头奔前途的,把夫人孩子留老人膝下孝顺总是这世间常理。

老太太定了主意,贾故再是不愿,也知道老太太总会有话堵他。

他磨磨蹭蹭半晌,才不情不愿回道,“玥姐儿也是想孝顺老太太的。”

贾母心愿达成,心情大好,直叫鸳鸯带嬷嬷进来给贾故看。

贾故哪关注过荣府仆下。哪知道哪个婆子是好的。

他随意点了四个打扮体面的,笑着同贾母说,“能叫母亲看中的,必是好的。儿多带几个回去。”

不管红楼里把荣府仆下写的眼光有多高,回了兴元府进了他府里,改不了当值时吃酒赌钱的毛病,徐夫人有的是法子收服她们。

正好还可以让姑娘们多学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