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堂来的风 > 第256章 华人之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么一来,没想到歪打正着。克劳夫被雪藏,当了个勤务兵。根本没有获得任何战斗勋章的机会。

参与实际作战和杀戮确实就少了。他就根本没能去开枪放炮杀人,尽替他爹伺候这位将军了。

而罗切尔,参加了实地作战。

*

1940年9月,德·意·日签了《三国同盟条约》。

1941年7月,德国就承认了汪伪政权。

之后日本偷袭珍珠港、日美开战,民国在12月加入了对轴·心三国的战争。

民·德就此彻底断交。

艾徳勒克的民国投资,从这一刻开始,彻底画上了休止符。

哈德里这一生从青年到中年,他全力主持的两次、与这个东方国度的友好商务往来,都因为历史原因,被中断。

萨米尔基金会的投资人,当然很不满意。

而这第二次重大损失,也让哈德里彻底死心了。也对华国投资失去了最终兴趣。

没有一个意气风发想赚钱的人,能忍受一次次在同一个国度、始终折戟。

不过,对这次民国市场的重创,哈德里完全无暇顾及。

希·tL对国内企业的控制,是极度强权的,完全掌控生产进度。一切都为帝国服务。

比如,强制军工企业囤积90天生产用量,派驻一百多名审计员进行季度核查。

艾家旗下的引擎厂因镍板短缺7吨,被罚款60多万马克。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经营维持之难,是相当难。

再比如,随着战局,对机械制造厂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战斗机在机动性、火力密度、瞄准精度、发动机与武器控制系统等方面,要全面领先对手。

战争的按钮一旦开启,开弓便无回头箭。人人都如同箭在弦上。

马丁和工程师们经常通宵达旦,想消极怠工,就不可能。

艾徳勒克家的儿子们还在战场上,精尖武器的对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一次,六十多岁的哈德里,也真的累了。

乌鸦去世当时,古斯力教士曾对哈德里说,\"艾小姐深爱这里的子民。如果你真的爱她,就尊重她的遗愿。也帮帮她的国民。\"

哈德里,他也做到了。他理解这姑娘内心深处的嘱托,的确做到了。

他把洋行、工厂,两次都坚定地、分别开到了庆国、民国;

他把他的二十多岁、四十多岁,都用来还了、在心中给那姑娘,暗暗许下过的承诺。

但是历史风云、政权更替、两次战争,与他人生需要面对的现实,着实残酷。

他经历着商业经营的失去、挽回、拯救;也经历着挚爱亲人的彻底离去、消失。

他也是被命运和时局裹入其中,不得自由的可怜人。

这日,他走进城堡里那间乌鸦的卧室,坐在那幅人物脸孔空白的画像之前。

画像上油画的色彩斑斓炫目,对着那穿着艳丽锦缎、修长窈窕的身影,哈德里喃喃细语。

“乌雅。乌鸦。……我的小乌鸦。”

“我老了。我已经不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能拼、敢闯了。……”

“四十年了,乌雅。我做到了答应你的事。你,都看到了吧。”

你贫穷苦难的国人,我帮了;那个落后、处于战乱动荡的国家,我也帮了。

但是以后,我再也帮不了了。

德意志也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乱。我知道,不是掌权者,在其中做不了太多。

在这样的随波逐流中,即使我的初衷,是保全自己、保全家族,但这个党·成员的身份、普鲁士军队家庭、日耳曼血统,也是我的原罪。

当审判日到来的时候,我必定有罪。乌雅。我太清楚了。

身为国民,必须要担负国家统治者犯下的罪。

就像那一年,你们庆国都城的百姓,为了太后下的命令,去承担一切。

人类历史上,战争起源与结束的逻辑,千百年来,从来就没有变过。

一旦按下开启键,何时结束,是上帝决定的事。

可现在,上帝不会说停。

乌雅。已经过去四十年了,要不了多久了。

你就在这里,等着我结束这一生,再与你重逢吧。

*

而民·德断交,也意味着文化的失联。

这次在种族主义的歧视下,原本为数不多的华人,也走得更干脆。

开战一年以后,在德国的华人留学生、商人、水手,早被视为“敌国侨民”,虽然不是被纳为种族灭绝范围,但也被重点监视。

他们考虑安全因素,其实也走得差不多了。但是像赵杏这样已经扎了根的,还有千人左右。

知道苗头不对,为了保护赵杏,之前哈德里一直让她待在家中。

当种族歧视越演越烈,已经开始针对华人时,对赵杏来说,情况也不妙了。

二儿媳、克劳夫的妻子艾玛,看到家中这个中国人,都觉得很不舒服。

与马丁三兄弟和赵杏的情感不同,儿媳们可都没有与赵杏共同生活的经历,更没什么情分。

尤其是她们的思想,也深受种族政策影响的情况下,当然把赵杏看作是异类。

三儿媳,罗切尔的妻子,父亲也是d 卫军。

她向父亲提起过赵杏。但这位军官,觉得哈德里家中用一个华人女仆,无伤大雅,便没有动手。毕竟有姻亲关系在。

但艾玛却觉得,公公家里有这么华人,令她十分不安。

她的父亲是个N·c高官,是“种族灭绝”政策的拥趸者,歧视一切非雅利安人种。

艾玛不与赵杏接触,保持距离,已经是她最大的善良和容忍。

只有马丁的妻子莱娜,和赵杏最亲近。这位照顾了婆婆埃莎多年、连马丁都视作妈妈的女人,让莱娜感到很亲切。

当她怀孕时,就请赵杏去帮忙照顾。

1942年德西出生时,赵杏就在马丁家里,照顾这位长子的长孙。

她像带大马丁一样,去带德西,教他咿呀学语。

马丁看着杏妈妈照顾德西,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小时候被照顾的时候,是那样温馨。他敬重并爱着赵杏。

在马丁的小家,一幢别墅里,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保姆,一直有很高的地位,深受主人尊重。因此,也引起了其他仆人的妒忌。

此时,灭绝犹太人、非雅利安人种是举国之策。盖世太保的监视无处不在,鼓励市民互相举报。

家中藏了一个犹太人,只要被邻居告发,他们都能上门将人抓走。

而赵杏在这样的气氛中,只能尽量呆在家里。但她身为敌国侨民,黄种人的头发、面孔,在花园里、街道路旁,都藏不住。太容易被盖世太保认为是间谍。

邻居们对这个黄种人窃窃私语,尤其是马丁还住在一个高档社区。

里面不乏有N·c高官。很多人对身边有一个低等人种厌恶。赵杏因此极少出门。

*

1944年4月下旬,美军轰炸机对慕尼黑周边的航空工业设施进行打击,摧毁德军飞机生产线。

空袭达70多次,艾徳勒克家的杜克尼尔飞机工厂被炸毁,慕尼黑1\/4的城市被摧毁。包括哈德里家的别墅区。

哈德里和其他人听到空袭警报,次次都像疯狂逃窜的老鼠一样,躲在地下掩体里。

防空洞只能藏女人孩子,男人们只能暴露在广场上。

没被炸死的都算幸运。

每次轰炸过后,哈德里都能看到自己曾经创造的一切,又消失了一部分。

战争打到现在,许多反抗人士都认定,既往的普鲁士精神代表着一个消失了的美好世界,其传统在第三帝国的统治下,被N·c已经歪曲得面目全非。

所谓严格、自律的优秀品质,如果只是为了服从战争狂人对世界的毁灭,那么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永远都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