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那天起,青樱和弘历的偶遇渐渐多了起来。

有时在御花园,有时在通往阿哥所的路上。

弘历总是那么温柔体贴,会关心她是否适应宫中生活,会给她讲一些宫外的趣闻,会在她因为姑母的压力和弘昼的冷漠而烦闷时,耐心开解她。

他就像一阵和煦的春风,与弘昼那块冰冷的石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青樱很快便沦陷了。

她发现,和弘历在一起时,她很放松,很快乐,不需要刻意讨好,不需要算计谋划。

她清楚地知道姑母的心思,知道自己肩负着家族使命,可她不敢对皇后说明自己心意的转变。

一边是家族的期望和姑母的威严,一边是内心真实的情感,她备受煎熬。

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

在弘历又一次温柔而坚定的表白后,青樱哭着将自己和弘历的事情,以及想要在一起的愿望,告诉了弘历。

她不敢去求皇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弘历身上。

弘历安抚住青樱,心中自有盘算。

他知道自己出身卑微,不被皇阿玛所喜,想要那个位置难如登天。

但若能娶到皇后侄女青樱,就等于获得了乌拉那拉家族的支持!

皇后为了侄女的未来,势必会倾力相助!

到时候,有满洲大族支持,谁又能说他一定没有机会呢?

于是,弘历鼓起勇气,带着青樱一同去求见皇帝,恳请皇帝赐婚。

养心殿内,雍正看着跪在下方的弘历和青樱,眼神莫测。

他对弘历依旧不喜,对青樱接近弘昼不成转而投向弘历的心思也一清二楚。

不过,在他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青樱嫁给弘历,既绝了皇后借此攀附弘昼的念想,也等于将乌拉那拉家这部分势力,圈定在了弘历这个无足轻重的皇子身边,再也无法对弘昼构成威胁。

只要不涉及弘昼,不影响大局,他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显示一下君父的“慈爱”。

“既然你们两情相悦,朕便成全你们。”雍正淡淡开口,“赐婚四阿哥弘历与乌拉那拉·青樱,择吉日完婚。”

赐婚的旨意传到景仁宫,皇后先是难以置信,随即勃然大怒,气得当场砸了最心爱的白玉观音像!

“废物!蠢货!乌拉那拉家的脸都被她丢尽了!”

皇后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眼前阵阵发黑。

她千算万算,耗费心血培养侄女,指望她能为家族争光,为未来铺路,她却自甘堕落,看上了那个卑贱宫女所出的、毫无前途的四阿哥!

这简直是将她所有的谋划都踩在了脚下!

弘历原本以为,娶了青樱,就等于获得了皇后和乌拉那拉家的全力支持,自己争夺储位便有了资本。

他甚至已经开始暗中勾勒未来的蓝图。

然而,他远远低估了皇后的愤怒与决绝,也高估了青樱在皇后心中的分量。

皇后不仅没有如他所愿地支持他,反而因为青樱的“背叛”而迁怒于他,认为是他蛊惑了青樱,断送了乌拉那拉家的希望,对他更加厌恶。

更致命的打击,接踵而至。

就在弘历与青樱婚事定下后不久,碎玉轩的莞嫔甄嬛,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掌握了一系列确凿的证据,在皇帝面前,揭发了皇后乌拉那拉氏当年谋害纯元皇后母子,以及残害其他皇嗣的惊天罪行!

人证物证俱在,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雍正震怒不已!

他虽对纯元情深,却也从未想过,自己敬重了这么多年的皇后,竟是害死他毕生所爱和诸多孩儿的元凶巨恶!

盛怒之下,皇帝彻底剥夺了皇后管理六宫之权,将其禁足于景仁宫,非诏不得出。

面对皇后的辩解与哭诉,雍正只冰冷地留下一句:“朕与你,此生不复相见!”

景仁宫的大门,在皇后绝望的目光中缓缓关闭,如同她政治生命和人生希望的终结。

她苦心经营的一切,她为家族、为死去的弘晖谋划的一切,都在这一刻,彻底崩塌,化为泡影。

而弘历,失去了原本指望的皇后支持,又因为与“罪后”侄女的婚姻,更加被皇帝所厌弃,前途一片灰暗。

他这才恍然惊觉,自己以为抓住的救命稻草,原来是一根将他拖向更深深渊的催命符。

紫禁城的天空,风云变幻。

弘昼的储位,随着皇后的倒台和弘历的彻底出局,变得更加稳固无人能撼。

他依旧每日读书习武,在皇帝、生母、养母和小未婚妻的呵护下,稳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而那些曾经的暗流与算计,似乎都已成为他成长路上,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时代,正在向他招手。

雍正十三年的一个深夜,养心殿的烛火彻夜未熄,最终,还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黯然熄灭。

勤勉了一生,也在权谋与孤寂中挣扎了一生的雍正皇帝,龙驭上宾。

紫禁城瞬间被一片素白笼罩,钟声哀鸣。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雍正帝心腹大太监,大内总管的苏培盛全力斡旋与辅佐下,时年七岁的皇五子、雍亲王爱新觉罗·弘昼,在一片沉痛与肃穆中,顺利完成了登基大典,继承大清皇位,改元“昭华”,寓意光明兴盛。

新帝年幼,但眼神中的沉稳与决断却远超年龄。

登基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朝局与潜藏的危机,他没有丝毫怯懦,而是以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举措,迅速奠定了自己的权威,并展露出了超越前朝的雄心与气魄。

他登基后颁布的第一道谕旨,并非关于赋税徭役,也非关于官员任免,而是——赦免直亲王胤禔、理亲王胤礽、诚亲王胤祉、廉亲王胤禩以及先帝的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

这道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朝堂上因先帝驾崩和新帝年幼而弥漫的凝重与观望气氛。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些可都是当年在九龙夺嫡中落败,被先帝圈禁了十几年的兄弟政敌啊!

新帝这是要做什么?引狼入室吗?

然而,弘昼意志极为坚定。

当那些被漫长圈禁生涯磨去了所有锐气与野心,只剩下对自由渴望的叔伯们,颤巍巍地走出高墙,重新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看到阳光时,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原本以为会老死禁所,没想到竟有重见天日之时!

弘昼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了他们,没有胜利者的居高临下,只有属于晚辈的敬意与属于帝王的坦诚。

“诸位皇伯、皇叔,”年幼的皇帝声音清朗稚嫩,“昔日恩怨,俱往矣。朕今日请诸位出来,非为彰显仁德,实是朕年幼登基,内忧外患,需要诸位长辈的鼎力相助,共扶我大清江山!”

他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抱负与面临的困境,也明确表示,会给予他们相应的亲王爵位和实权,但要求他们绝对忠诚,共同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直亲王胤禔和九阿哥胤禵本就是沙场悍将,被圈禁多年,一腔热血未曾冷却,听闻皇帝有意开疆拓土,眼中立刻燃起了熊熊火焰。

胤禟精于算计,对商贸有着极高的天赋,听闻皇帝要开拓海外,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胤礽、胤祉学识渊博,胤禩善于协调理政,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十几年的圈禁,早已将他们当年的争雄之心消磨殆尽,此刻唯有对自由的珍视和对新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对重振爱新觉罗家族荣耀的渴望。

他们纷纷跪地,发誓效忠,愿为皇帝,为大清,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