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二院院长周启明被省纪委采取留置措施的消息,迅速席卷了整个北江省医疗系统,乃至更高层面。
然而,对于省纪委三处的办案人员来说,战斗远未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更为关键和复杂的阶段,深挖犯罪事实,厘清利益链条,揭示腐败根源。
周启明、高宏斌、范文松、张晓璐、李维、冯金龙……这一长串名字背后,牵扯出的是一张盘根错节、触目惊心的医疗腐败网络。
办案点的灯光常常彻夜长明。副处长郑国栋带领王小舟、李红波、陈雅丽等人,分成若干小组,对到案人员进行交叉审讯,核对海量账目、合同、通讯记录。
随着审讯的深入和证据的不断固定,医疗系统内部那些心照不宣、却又真实存在的“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之下,其黑暗程度,令人震惊发指。
“以药养医”的疯狂回扣链:
审讯室内,曾经的“金牌药代”冯金龙,在铁证面前,早已没了往日的狡猾,像竹筒倒豆子般交代着行业黑幕。
“普药(常见药)提成低,十个点到顶了。关键是那些价格高、可替代性强的‘神药’,特别是进口药、专利药。”冯金龙低着头,声音沙哑,“像心内科用的某种进口抗凝药,一支几百块,给科室主任的回扣能到百分之二十,甚至二十五。开出一支,主任就能拿近百块。”
“那像范文松这样的主任,一年能拿多少?”郑国栋厉声问。
“光这一种药……一年下来,少说也有这个数。”冯金龙伸出一个巴掌,翻了翻,意思是十万以上。而这,仅仅是一种药品的回扣。
更令人发指的是利益分成模式。冯金龙交代,一种新药想进医院,需要打通层层关卡:“药剂科主任要打点,这叫‘进门费’;分管院长要上贡,这是‘保护费’;最终用到病人身上,开处方的大夫要有‘处方费’。”形成了一条“医药代表—医院管理层—临床医生”的完整利益链。最终,所有这些成本,都通过虚高的药价,转嫁到了医保基金和患者身上。
“以设备养医”的天价黑洞:
另一边,设备科科长李维的交代,则揭开了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领域的黑幕。
“一台ct机,核磁共振,采购价动辄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这里面的水分,太大了。”李维面容憔悴,悔恨交加,“厂家给的底价,可能只有中标价的七成,甚至六成。剩下的三到四成,就是‘操作空间’。”
这部分空间如何分配?李维供述了一个精细的分成比例:“康瑞德这样的代理商要留足利润,负责攻关的冯子豪(设备线)要拿提成,医院内部,设备科、分管副院长、甚至院长,都要按‘规矩’分一杯羹。”他提到那台两千多万的ct机,“周院长一个人,就拿走了至少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手势。
而为了维持这种高额回扣,医院往往会选择在后期维护、耗材供应上被供应商长期“绑架”,支付远超市场价的费用,形成长期吸血。
隐蔽化的利益输送手段:
面对监管,腐败分子们也不断“升级”手段。直接送现金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隐蔽的方式:
· “学术会议”贿赂: 邀请医生、领导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全部费用由药企或设备商承担,实则安排旅游、高档消费,甚至直接发放“专家咨询费”。
· “科研经费”支持: 以支持科研为名,向指定医生或科室提供“科研经费”,实则大部分落入个人腰包。
· “股权代持”分红: 如高宏斌案所示,通过亲属代持关联公司股份,享受长期分红,将贿赂合法化。
· “艺术品”洗钱: 如冯子豪案中,通过购买高价古玩、字画进行利益输送,难以估值和追查。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冰冷的数据,勾勒出一幅医疗领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可怕图景。这些潜规则如同病毒,侵蚀着医德底线,扭曲了医疗行为,最终受害的是广大患者和国家医保基金。
案情基本明朗后,三室主任付国忠亲自来到办案点,听取林万骁的全面汇报。
听完汇报,付国忠久久沉默,脸色凝重。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痛地说:“万骁同志,你们这次,是捅了一个大马蜂窝,也是挖出了一颗深埋的大毒瘤啊!这不是几个人腐败的问题,这几乎成了一种生态,一种‘规矩’!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根源就在这里!这些蛀虫,喝的是百姓的血,啃的是国家的墙脚!”
林万骁站在一旁,神情肃穆:“付主任,案件查处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此案,推动源头治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付国忠转过身,目光锐利:“说得对!办案不是最终目的,刮骨疗毒,重建健康肌体才是关键。你们要把这个案子做深做透,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边写边说:“第一,必须彻底改革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制度!推行真正意义上的集中带量采购,挤掉价格水分,压缩寻租空间!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第二,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特别是对院长、科室主任、采购等关键岗位的监督!实行轮岗制度,避免形成利益小团体!完善医院决策机制,防止个人说了算!”
“第三,要加大对医药代表的管理和惩戒力度,规范其执业行为,切断利益输送的链条!”
“第四,要强化医保资金的监管和审计,运用大数据手段,智能预警异常医疗行为和费用支出!”
付国忠每说一条,语气便加重一分,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这件案子,要成为我们北江省医疗领域反腐倡廉、深化改革的标志性案件!要用事实告诉所有人,无论腐败分子隐藏多深,手段多狡猾,只要敢伸手,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林万骁挺直腰板,坚定地回答:“是!付主任!我们一定坚决完成任务,彻底查清此案,并总结好经验教训,为推动改革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