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分形之城的战略推演中心里,资源节点图谱上的红色 “短缺标记” 已蔓延到一半 —— 北州星核矿被联邦探测器封锁,南州灵晶矿遭顽固派残余势力炸毁,连东城门的灵脉炮都因灵晶不足,从 “每刻钟三发” 降到 “每刻钟一发”。外骨骼工坊的传送带上,半成品堆积如山,铁如山拿着空荡荡的星核碎屑箱,重重拍在桌上:“再缺原料,我们一天连 50 具外骨骼都造不出来!之前还想等生态危机过了去占北州矿,现在联邦把矿外围的灵脉都炸断了,要么硬闯,要么等着停产!”

程明没有急着拍板,而是调出 “战争经济学模型”—— 这是他连夜用 “天志” 算法搭建的,横轴是 “资源获取方式”(占领矿场、黑市交易、技术自给),纵轴是 “成本 \/ 收益比”,每个选项都标注着具体数据。他指尖点在 “占领北州星核矿” 的选项上,数据立即弹出:

【成本】:需投入 500 具外骨骼、100 名剑修、20 辆灵能运输车,预计伤亡 100 人(联邦探测器 + 地雷阵),后续驻守每天消耗 50 块上品灵晶、30 份疗伤丹药;

【收益】:每月可开采 1000 块星核碎屑,需 30 天才能回本,且矿场灵脉已被联邦破坏,开采效率会逐月下降;

【风险】:联邦可能设伏,若矿场被夺回,前期投入全白费,还会暴露外骨骼部队的部署。

“成本是收益的 1.5 倍,还不算风险成本。” 程明将数据投影在大屏上,核心成员们的表情渐渐凝重,“我们现在的资源就像快见底的灵脉池,占领矿场是‘用瓢舀水’,瓢还可能漏;而技术自给是‘挖井引水’,虽然慢,但能自己续上。”

凌霄子皱着眉,手指划过矿场的地图:“可现在灵脉炮和外骨骼都快撑不住了,技术自给要是赶不上怎么办?总不能看着联邦的净化弹落下来吧?”

“所以要算‘紧急替代成本’。” 程明调出另一组数据,“比如用分形灵核碎片替代星核碎屑 —— 我们现在有 10 块完整分形灵核,能制成 1000 块碎片,每块碎片的储能是普通碎屑的 3 倍,够外骨骼工坊用 20 天,制作成本仅需 5 块上品灵晶,比去矿场划算得多。这 20 天,足够我们研发更长久的解决方案。”

方案当天就拆解落地,三个技术自给小组同步推进:

灵晶提纯组(铁如山带队):针对普通矿石,研发 “灵脉提纯术”—— 将 “聚灵阵” 嵌入熔炉,用灵脉高温加热矿石,分离出其中的微量灵晶成分。一开始提纯出的灵晶纯度只有 30%,无法给灵脉炮用,铁如山便加了一道 “灵脉过滤” 工序,用分形灵核碎片做滤网,纯度很快提升到 80%,虽比天然灵晶差些,却能满足外骨骼的能量需求。

材料替代组(苏清瑶 + 洛清羽):主攻外骨骼能量核心改良 —— 用 “分形灵核碎片 + 青铜合金” 替代纯星核碎屑,洛清羽的灵核微光能让碎片与合金完美融合,测试显示:改良后的核心续航虽从 5 小时降到 4.5 小时,却省去了对星核的依赖,成本还降低了 40%。

资源循环组(丹师堂主导):建立 “残骸回收 - 拆解 - 再利用” 系统 —— 回收小队不再只捡联邦外骨骼,还会收集己方报废的灵脉炮、破损外骨骼,拆解出可用的灵晶、金属零件,甚至从灵脉炮的炮管里提取残留的灵能,通过 “灵脉回输术” 注入新武器,实现资源二次利用。

可推进刚过半,灵晶提纯组就遇到了麻烦。熔炉的聚灵阵因持续高温出现裂纹,提纯效率骤降,铁如山看着堆积的普通矿石,急得嘴角起泡:“再修不好,外骨骼工坊明天就断料了!”

程明没让他们硬撑,而是用 “成本收益模型” 重新调整优先级:“先把提纯出的 80% 纯度灵晶给外骨骼,灵脉炮暂时用‘灵能节流’模式 —— 每发炮弹减少 10% 灵能,虽然射程缩短,但能撑到提纯阵修好。同时调 2 块分形灵核碎片给熔炉,用灵核的稳定灵光修复聚灵阵,比用普通灵脉快 3 倍。”

调整后的效果立竿见影。三天后,聚灵阵修复,灵晶日产量从 50 块提升到 150 块;改良后的外骨骼能量核心下线,工坊产能恢复到每天 80 具;资源循环系统更收获意外之喜 —— 从联邦废弃战舰的引擎里,拆解出了能替代星核的 “灵能晶体”,纯度虽低,却能通过提纯术加工,彻底摆脱了对星核矿的依赖。

而此时的联邦舰队中,司徒玄夜看着探测器传回的报告,脸色第一次变得凝重:“新盟没去抢北州矿,反而开始自己产灵晶?他们的外骨骼产能还在恢复?” 他立即下令加强对分形之城的资源封锁,甚至派战舰去骚扰回收小队,可新盟的资源缺口却在一天天缩小 —— 灵脉炮的发射频率慢慢恢复,外骨骼部队的规模也稳定在 180 具。

战略推演中心里,程明更新了战争经济学模型,“技术自给” 选项的收益比已从 “0.8” 升到 “1.2”,超过了占领矿场的 “0.67”。他指着大屏上的数据,对核心成员说:“战争拼的不是谁占的资源多,是谁的资源能持续。联邦能封锁矿场,却封不住我们的技术 —— 只要我们能自己造灵晶、造材料,他们的封锁就没用。”

铁如山拿着最新的灵晶提纯报告,脸上满是兴奋:“我们刚试验成功‘灵脉浓缩术’,能把 80% 纯度的灵晶提到 95%,再过几天,灵脉炮就能满功率开炮了!而且成本比天然灵晶还低,以后就算没有矿场,我们也能自己供得上!”

就在这时,灵网终端弹出预警:联邦舰队的灵脉探测器开始向灵晶提纯工坊的方向移动。程明的眼神一凝,调出分布式节点的防御图:“通知所有技术工坊,加装灵脉干扰器和星核地雷 —— 联邦想断我们的‘技术井’,我们就把井守好。这场战争经济学的仗,我们才刚打赢第一局。”

分形之城的灵晶提纯工坊里,熔炉的火光彻夜未熄,提纯出的灵晶在传送带上闪烁着淡蓝光芒。这场资源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让新盟彻底明白:真正的战争优势,不是靠占领多少资源区,而是靠建立不依赖外部的 “资源自给体系”。而程明的战争经济学,不仅打破了联邦的封锁,更给这个濒临危机的文明,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生存之路 —— 这比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都更具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