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强的猝死像一盆冰水,浇在刘浩天心头。

对手的狠辣和渗透之深,令人心惊。

“老树”这个代号,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必须尽快找出这根深埋的毒刺!

刘浩天连夜召集陆铮、高峰和绝对可靠的保卫处核心骨干,在小会议室内密议。

“阿强临死前提到‘老树’,

通过《红旗》杂志和死信箱联系。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线索。”

刘浩天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

“排查范围,锁定在能定期、合法接触到最新版《红旗》杂志,并且有条件设置、使用死信箱的人员。

重点是——机关各部门领导,机要、通讯、文书岗位人员,以及……能接触到文件流转环节的中高层干部。”

名单初步圈定了二十余人。

范围依然很大,但有了明确方向。

“排查要绝对秘密进行。”

刘浩天强调,

“高峰,你亲自负责,用外调、谈心、工作检查等名义,侧面了解这些人的社会关系、过往经历、近期活动,特别是订阅和阅读《红旗》杂志的习惯。

陆铮,你配合,从日常工作接触中观察,注意任何细微异常。”

“是!”两人肃然领命。

与此同时,沈棠在技术室,

面前堆放着最近半年的《红旗》杂志。

她反复思考阿强的话——“用《红旗》杂志……第……第……”。

第几期?第几页?还是某种基于期刊的密码?

她将杂志一页页翻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除了正常的印刷文字和图片,她特别注意是否有极细微的针孔、划痕、墨水点等异常标记。

这项工作繁琐至极,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眼力。

几个小时下来,眼睛酸涩,却一无所获。

这些杂志都是公共阅览的,即使有标记,也可能被多人翻阅破坏。难道思路错了?

沈棠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她想起阿强模仿笔迹的能力,以及李建国使用的针尖密码。

敌人擅长利用日常物品和常规活动做掩护。

“老树”通过《红旗》杂志传递指令,会不会不是物理标记,而是……内容本身的某种约定俗成的解读方式?

比如,利用特定期号的特定文章标题、段落,甚至铅字排列的微小差异,来构成密码?

这需要“老树”和下线之间有共享的密码本或解读规则。难度极大,但更隐蔽。

她将这个推测记录下来,准备找机会向刘浩天汇报。

眼下,更需要的是从那些被排查对象身上找到突破口。

排查工作秘密展开。

高峰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由,找名单上的干部逐个谈心。大部分人的反应都很正常。

轮到机关党委的王干事时,高峰注意到一个细节。

王干事烟瘾很大,谈话时一根接一根。高峰随口问:

“老王,你这烟抽得够凶的,最近《红旗》上可有文章说吸烟危害健康啊。”

王干事吐着烟圈,嘿嘿一笑:

“高处长,咱就这点爱好。杂志嘛,学习归学习,这烟该抽还得抽。”

他顺手拿起桌上最新的《红旗》杂志,熟练地弹了弹烟灰,动作自然。

但高峰却敏锐地发现,王干事弹烟灰时,手指无意识地在那篇关于健康的文章标题上停顿了极短的一瞬,眼神似乎瞟了一下出版日期。

这个动作转瞬即逝,若非高峰刻意观察,几乎无法察觉。

谈话内容一切正常。但高峰离开后,却对这位平时大大咧咧的王干事,留了心。

他暗中安排人对王干事进行更细致的背景调查和行踪监控。

陆铮这边,也从日常工作角度留意名单上的人。

他发现,后勤处一位姓张的副处长,最近往仓库跑得特别勤,美其名曰“督促清库工作”。

但陆铮有一次“偶遇”张副处长时,发现他正和李建国曾经使用过的那个废件柜所在区域的新管理员“闲聊”,问的却是“以前这些报废件都是谁负责登记”之类的问题。

陆铮不动声色,事后悄悄询问了新管理员。

新管理员说,张副处长好像对以前的旧账本挺感兴趣,问过好几次有没有找到李建国遗留的笔记之类的东西。

张副处长的行为,似乎超出了正常的工作关心范围。

陆铮将这一情况记下,汇报给刘浩天。

刘浩天综合了高峰和陆铮的报告,将怀疑重点聚焦在王干事和张副处长身上。

王干事有机会接触所有下发到机关的《红旗》杂志,张副处长则对李建国的“遗产”表现出异常兴趣。

两人都有嫌疑,但都缺乏直接证据。

刘浩天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布下了更深的局。

他故意在一次党委会上,强调要“彻底肃清赵青山流毒”,并要求各部门限期上报与赵青山有过工作接触的详细记录,

“尤其是涉及资金、物资审批的文件,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是一步敲山震虎的棋。

如果“老树”就在其中,必然会有所动作,要么急于销毁证据,要么设法打探虚实。

果然,会后第二天,监控小组报告:

张副处长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基地外围一个僻静的公共阅报栏,在那里驻足看了很久的报纸。而那个阅报栏,恰好也张贴着最新的《红旗》杂志重要文章摘要!

几乎同时,对王干事的监控也有发现:

他深夜在办公室“加班”时,曾用保密电话拨出一个外部号码,通话时间很短,内容不明,正在追查号码来源。

“老树”的影子,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刘浩天知道,收网的时机正在接近,但必须一击必中,绝不能给对方任何喘息和毁灭证据的机会。

他吩咐高峰和陆铮:

“盯紧他们的一切动向,特别是与外部接触和文件处理环节。

等待最佳时机,准备收网!”

基地的天空,乌云汇聚,一场决定命运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那石破天惊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