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猪圈已经打扫好了,角落里也提前铺好了干草,姐妹俩将布条解开,猪崽子一落地就跑角落去了,吓得瑟瑟发抖的。

看着三只猪崽子,周漾拿了把猪草丢进去,吓狠了也不敢过来吃。

姐妹俩看了一会儿就没盯着看了,把猪槽里的水加满,这才去搅谷子。

周漾则是去菜园子里看她的油菜籽,她前两天把菜园子整理了一块出来,把菜籽撒在上面,这会子已经开始出芽了,小叶子两瓣两瓣的,现在就等它长到四五寸的样子就可以移栽了。

割了七八天谷子,可算是收完了,玉米地也被周一方兄弟俩整得七七八八了。

周漾她们就在家晒谷子玉米那些,顺带着削洋芋皮,当然了,光她们姐妹俩可干不过来,所以就让周贤梅姊妹仨过来帮忙,也是给开了工钱的。

她们帮着清洗、削皮、擦片啥的,周漾负责炸,也是因为有了这三个小工,所以周春成夫妻俩才能放心去帮忙。

周春成夫妻俩累得不轻,人晒黑了一圈不说,也消瘦了许多。

胡氏坐在檐坎上,捶着腿,感叹了一句,“可算是忙完了。”

周春成则是蹲在院子里看谷子。

“咋样?干透了没?”

周春成拿了一颗用手搓了搓,随后用牙咬开,“嗯,干了。”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手,“来,装口袋里称一下有多少。”

家里晒垫多,养了鱼的两亩谷子单独晒的,两亩地一共收了五石(五百斤),还真就是一亩田两石半。

剩下的三亩田就五石多点,六石都不到,一对比,养鱼的稻谷产量明显高了很多。

“明年咱们全都养上,不仅鱼能卖钱,谷子也能增产。”对于明年稻田养鱼的事儿,周春成格外上心。

因为前两天送去勐底镇上的三十斤稻花鱼,很好卖,口碑很好,那掌柜又来问还有没有,得知没有了,他悔得肠子都青了,连说早知道就多要点了。

随后跟周春成定下了约定,明年稻花鱼出来,要给他多留点,周春成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明年啥光景鬼知道哦,明年的事明年再说呗。

除了勐底镇酒楼的掌柜,王树林也来过一次,还是问稻花鱼的事儿,他买的稻花鱼最多,奈何他酒楼大,人脉广呢。

这边的大人物送一点,那边的送一点,酒楼又卖点,很快就没了。

听说这鱼啊,是一个差役在酒楼里吃到了,他跟王树林还有点关系,王树林就送了他几条,这小子就拿去送典史,好嘛,好东西谁不喜欢。

典史吃了以后还剩下两条,就拿去送给了县丞,县丞打听了一下,就找到了酒楼,恰好遇到王树林第二次送货去。

一问才知道,这鱼竟然是稻花鱼,养在稻田里的,与稻子共同生长,此事他还是头一次听说。

“稻田里能养鱼?”此时,鱼已经上了县令的桌子,只见他夹着一块鱼肉,看了又看。

“你听说过吗?”

县丞摇头,“闻所未闻,也是因为如此,我才去多打听了一番,听说这户人家也是头一次养,一亩田差不多有个七八十斤鱼,而且,稻谷还增产了。”

“增产了?”县令猛的抬头看向他,眼里的光一闪而过,他今年已经四十八了,在这个位置也有好几年了,一直碌碌无为,升官无望,若是这稻田养鱼能推广起来。

一来农户的粮食增产,二来还能增加一项收入,这业绩,可不得了。

想到这里,他眼睛越发亮了,“你再去打听一下,这户人家在何处,我要亲自上门去看看。”

就这样,这鱼也不知道咋滴,兜兜转转还是上了县令的桌子,当然,周家人对于这事儿是一无所知啊,这鱼一卖,一家子就万事大吉了。

而这时,他们忙着收玉米呢。

大中午的,好不容易睡个午觉,结果乌云突至,对门山头黑压压的,大风起,风雨欲来。

周清最先发现的,她一边跑去收玉米,一边喊周漾,“漾漾,雨来了,喊爹他们收玉米。”

雨来了?

吓得周漾瞌睡都没了,起身看了一眼天,撒腿就跑,门被敲得“砰砰”作响,“爹,娘,别睡了,雨来了!”

一句雨来了,全家人都动了起来,不止他们,还有地里收庄稼的,都在往家里跑。

这一瞬间,整个村子都动了起来,这个季节,最怕的就是下雨,上一秒还阳光明媚呢,下一秒就大雨倾盆了。

粮食还没收完呢,又晴了,一不小心就是淋了个落汤鸡。

所以这个时候,家里一般都会留人看家,晒粮食。

好在她们家的玉米都是晒在晒垫上的,四个人一人提一个角,先搬到屋里再来装麻袋。

几个晒垫搬完,雨也淅淅沥沥的下来了。

周春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得亏咱们家人家,这要光她们姐妹俩在家,准得淋雨。”

“这八九月的雨,说来就来。”胡氏一边装麻袋一边看向外面,“也不晓得大郎他们回来了没,估摸着都淋透了。”

玉米地那些已经整理好了,但一直没下雨,所以小春也就还没种,兄弟俩送完货回来,就拿着背篓去找凉粉草了。

想着能割一点是一点,不过他们家现在其实是不缺凉粉草的。

周贤文跟周贤明脑子灵活,他们俩也不知道咋凑到一起去了,搞了个板车到别的村去收,就说是药材,一文钱一背篓,那些人都抢着去割。

两兄弟都不用动手,只要把草拉回来就行,一背篓白赚两文钱。

这个季节,庄稼都收得差不多了,大多数人都在整地,没雨小春也种不下,不少人都想着趁这空隙去找点活干干。

不说多嘛,赚点油盐钱还是可以的,所以一听要凉粉草?大家都抢着去割。

当然,周贤文他们也有要求的,割了回来把杂草黄叶子那些给挑好。

对于那些人来说,这凉粉草就是没人要的杂草,一片一片的,割一背篓那也就是屁大会儿的事儿,所以挑一下草那些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啥。

就这样,兄弟俩负责运回来,一天大几十背篓,周漾还专门找了两个人清洗,也就是陈春花她婆婆跟王秀霞丈夫杨明河。

杨明河是家中老二,又不受宠,父母跟着老大一家吃,有个妹妹也出嫁了,而杨明河又是个跛子,干不了重活,所以就把这活给他了。

就洗凉粉草,一天十五文钱,这对于他们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王秀霞开心得不行,还往周家送了好几次泡椒那些。

丈夫腿脚不好,家里家外的全靠王秀霞,所以她性格也就泼辣了一些,干起活来比一部分男的还厉害。

她婆婆也是个脸皮厚的,知道了这个事儿以后,就让杨明河把这活让给他大嫂,杨明河是个包子,过于老实,加愚孝,只会低着头被骂。

王秀霞可忍不了这口气,卷起袖子一手叉腰就跟老太太吵,周漾每天在家,天天都能听到那边的动静,有时候还会偷摸跑到门口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