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 > 第119章 抱个不是很大的大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9章 抱个不是很大的大腿

几人走了一截,周漾回头看,只见那傻小子还站在家门口,见她回头,他笑着冲她挥手。

“爹,那谁呀?”她没啥印象。

周春成叹了口气,“周贤明,也是咱们周家这一枝的,他爹生病去了,他爷早些年也没了,他奶眼睛灰(瞎),啥也看不到,前几年给他爹看病花了很多钱,家里的田地都卖了一些,就剩两亩山地了,这都不够,也是欠了一屁股债,她娘一个人扛不住,跑他爹坟头吊死了,就留下这一堆老的老小的小。”

“阿明要种地,要挖野菜,要捡柴火,家里家外啥啥都他一个人干,妹妹还小,今年有五岁了吧?”

周老爷子点头,“五岁了,他弟弟今年也才六岁,这家里,全靠他扛着,往年咱们能帮就帮把手,这两年不成了,咱们也过得艰难,这是个好孩子,就是没投到好人家。”

气氛有点沉,压得周漾喘不过气来,这年景,难啊。

“明山叔,你们咋来了?”

“莲花啊,你爹在不,我们找你爹。”周老爷子笑呵呵说道。

徐莲花,村长儿媳妇,只见她刚从菜园子里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青菜。

“在的,快进来快进来,爹,明山叔他们来了。”徐莲花热情的给他们开门,扭头朝着屋里喊了一声。

杨建平听到声音,来到门口,笑呵呵打趣道:“今天吹的啥风啊,把明山你都给吹来了。”

“大爹\/大公。”周春成跟周漾跟着打招呼。

“来来来,进屋里坐,老大媳妇,去泡壶茶来。”

几人坐在堂屋里开始喝茶聊天,周漾就坐在门外,既能听清也不会觉得尴尬。

聊了半天,见天快要黑了,村长家的灶房里传来了炒菜声,周漾急了。

轻轻咳嗽了两声,周老爷子了然,笑呵呵的说出了此行目的。

“老哥,是这样的,春成他们夫妻俩不是在小儿坟那里种了一亩新鲜玩意儿嘛,说是啥番薯,这稀罕物,咱们也不懂,也没种过,是家里那丫头,被人诓着买了几百斤,这种出来啥样也不晓得。”

“只听那小贩说产量比洋芋还要高。”

“比洋芋还高?”村长眼睛瞪大。

周老爷子点头,“说是这样说,具体咋样还得种出来才知道,你也知道,这洋芋就是我家春成最先开始试的,种出来后他也没藏着掖着,而是带着大家一起种。”

“有时候自家的都顾不上,都要先去教别人,若是这番薯真种出来了,你是知道的,他肯定优先顾着咱们村。”

村长点头,“这个我知道,春成是个好的,实心眼,也不藏私,你们来是因为?”

周老爷子叹了口气,“这种了新鲜物吧,大家都盯着,这才种下去呢,就被人糟蹋了,今天去地里一看,好多刚发出来的尖都被人掐了,你说这掐了尖还咋长嘛。”

“这些混账东西,一个个的咋眼皮子就这么浅啊?都是一个村的,一点也不晓得团结,互相帮助,你看看别的村,发展这个,种植那个,村村都富起来了,就咱们村,一直拖后腿,年年垫底,这些人是一点也认不得害羞,整天只会盯着眼皮子底下那点东西,生怕哪一家好过起来了。”

村长显然也是气得够呛,怒骂一顿,这才对着周老爷子道:“明山你放心,我会跟他们说的,再抓到谁乱整,打断他的腿,别以为我是说着玩的。”

骂了一通,他又问道:“你这番薯,若是成了,不晓得咋种咋留种,若是留种,能留多少?”

他还是更关心高产粮食的事。

“大公你放心,种肯定是留得够的,若是我家真种成了,明年大家可以先试种一亩,我们家会提前把苗育上的。”

周漾说完,周春成跟着点头,村长松了口气,“那就成。”若是产量真这么高,明年他们村估摸着就不用垫底了。

“我们去镇上,听到一先生说咱们这边气候宜人,其实是适合种两季洋芋的,所以我们打算下个月收了玉米就种下去,差不多十一月这样就能挖了,我想着跟你说一声,看看你是个什么意思。”

周老爷子没说是周漾说的,而是说在镇上听先生说的,他这样说,说服力会更大一些。

村长皱眉,“种两季?能成么?也没听过哪个村有种啊。”

周老爷子点头,“我估摸着能成,咱们这边又没有霜,气候跟二三月也大差不差的,我觉得这事儿十拿九稳,所以想着跟你说一声,毕竟咱们这边雨水少,种小麦那些产量也不高,还不如种点洋芋,产量更高。”

几人又琢磨了半天,从气候说到产量,说到雨水,等等各方各面的都讨论了一遍,最后村长一拍桌子,“我也觉得能成!”

周漾看着热血沸腾,准备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村长,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嗯,六十岁正是拼的年纪,可不能歇,不然这把老骨头就要散架了。

从村长家出来,周漾松了口气,村长在他们村还是很有地位的,他帮忙敲打敲打,想来那些牛鬼蛇神也会少很多。

周漾他们走了,杨家这才开始吃饭,饭桌上村长把他们说的事跟三个儿子说了一遍。

大家又讨论半天,觉得可以一试,不过不能种太多,搞个一亩地试试就成。

若是能种出来,一亩地也好几百斤洋芋了,若是失败了,也就是耽搁了一亩地,损失要小很多。

老大杨兴德喝了口汤,“爹,我咋觉得这周大家,好像兴旺起来了?”

村长点点头,“一开始听说去卖啥李子,后来挖点刺儿菜啥的,还被人笑了一通,后来慢慢的不晓得咋做上凉粉生意了,看着是兴旺起来了。”

那凉粉,他也吃过,周舟送来的,送了还不止一次,不过他也注意到了,这也是赚个辛苦钱,那又是糖,又是油又是粮食的,都是成本。

每天起早贪黑的,人家赚点钱,也是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