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了太监的声音:“陛下,兵部尚书赵云求见,说是有边境的要事启奏。”
沈软软的眼神一沉。
她知道,边境的问题,也是大凤皇朝面临的一个重要危机。
在原主的记忆中,边境的外敌趁着大凤皇朝内部混乱,多次侵犯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当时凤临因为糊涂,停止了对边境的支援,导致边境守军孤立无援,领土沦陷。
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鎏金凤袍,对着殿外说道:“宣他进来。”
很快,一个穿着红色兵部尚书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殿内。
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里带着一丝急切。
他走到殿中,单膝跪地:“臣赵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软软看着他,语气平静地说道:“赵尚书,你说有边境的要事启奏,是什么事?”
赵云抬起头,语气急切地说道:“陛下,边境传来急报,说是北境的蛮族再次侵犯我大凤的边境,烧杀抢掠,百姓伤亡惨重。
北境守将请求朝廷即刻派遣援军,调拨粮草和武器,支援边境守军,击退蛮族。”
沈软软的手指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
她知道,北境蛮族是大凤皇朝最大的外敌,他们骁勇善战,一直对大凤的领土虎视眈眈。
若是不能及时击退他们,他们很可能会大举入侵,威胁到大凤的安危。
“赵尚书,北境的具体情况如何?守军还有多少兵力?粮草和武器还能支撑多久?”沈软软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赵云连忙说道:“回陛下,北境守将现有兵力五万,蛮族入侵的兵力大约有十万。
守军的粮草还能支撑半个月,武器也严重不足。
若是朝廷不能及时派遣援军,调拨粮草和武器,北境恐怕会彻底沦陷,蛮族大军甚至可能直逼京城!”
赵云的话像一块巨石,重重砸在沈软软的心上。
五万对十万,兵力悬殊,再加上粮草和武器不足,北境守军的处境可谓岌岌可危。
前世,正是因为凤临晚年糊涂,听信李斯年“边境战事可缓,先稳固朝局”的谗言。
迟迟不派援军,才导致北境沦陷,蛮族势力大增,最终成为压垮大凤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尚书,你先起来。”沈软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事事关重大,容本宫仔细斟酌。”
赵云站起身,脸上满是焦急:“陛下,此事拖延不得啊!北境守军已经快撑不住了,若是再晚几天,恐怕就……”
“本宫知道。”沈软软打断他的话,眼神坚定地说道。
“但派遣援军不是小事,需要调动大量兵力、粮草和武器,还要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不能贸然行事。
你先回去,即刻拟定一份详细的援军调动方案,包括需要调动的兵力、粮草和武器数量。
以及派遣的将领名单,半个时辰后,本宫在御书房召见你和几位武将,共同商议此事。”
“臣遵旨!”赵云虽然依旧焦急,但看到沈软软眼中的坚定,心中也多了几分信心,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赵云走后,沈软软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沉思。
北境战事紧急,必须尽快派遣援军,但她也清楚,李斯年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援军的派遣,甚至可能暗中勾结蛮族,泄露军事情报。
“李德全。”沈软软对着殿外喊道。
很快,一个穿着灰色太监服的中年太监走了进来,躬身行礼:“老奴李德全,参见陛下。”
李德全是原主最信任的太监,为人忠心耿耿,在原主晚年糊涂时,曾多次试图劝谏,却都被李斯年等人打压。
在原主的记忆中,李德全最终被李斯年陷害,打入天牢,惨死狱中。
“李德全,你即刻安排暗卫,密切监视丞相李斯年和他党羽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北境蛮族的联系。”沈软软语气坚定地说道。
“另外,你亲自去一趟东宫,告诉太子殿下,让他在安排完江南赈灾的事情后,立刻来御书房见本宫。”
“老奴遵旨!”李德全躬身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沈软软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大凤舆图前,手指落在北境的位置。
舆图上,北境与蛮族接壤的地区用红色的线条标注着,那里地势险要,是大凤的北方门户。
她知道,只要守住北境,就能阻止蛮族的入侵,保住大凤的半壁江山。
半个时辰后,李德全匆匆回来禀报:“陛下,暗卫已经开始监视李斯年等人的动向。
另外,太子殿下已经安排好了江南赈灾的事情,正在赶来御书房的路上。”
沈软软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去御书房准备一下,半个时辰后,宣兵部尚书赵云、禁军统领周泰、镇国将军林战来御书房议事。”
“老奴遵旨!”李德全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沈软软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鎏金凤袍,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她知道,接下来的议事,将会是一场硬仗。
她不仅要说服将领们支持派遣援军,还要防范李斯年等人的破坏。
御书房内,沈软软坐在案前,看着桌上的北境军事地图,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脚步声,凤曜走了进来。
“儿臣凤曜,参见母后。”凤曜躬身行礼。
“曜儿,你来了。”沈软软抬起头,笑着说道,“江南赈灾的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
“回母后,儿臣已经安排好了。户部已经开始调拨粮草和银两,工部尚书和吏部侍郎也已经出发前往江南。”凤曜连忙说道。
“母后,您找儿臣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沈软软点了点头,将北境的情况简单地跟凤曜说了一遍。
凤曜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母后,北境战事如此紧急,我们必须尽快派遣援军啊!
若是北境沦陷,蛮族大军直逼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本宫也是这么想的。”沈软软说道,“但你也知道,李斯年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援军的派遣,甚至可能暗中勾结蛮族,泄露军事情报。
所以,这次派遣援军,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凤曜皱了皱眉:“母后,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任由李斯年等人破坏吗?”
“当然不能。”沈软软眼神冷冽地说道,“本宫已经安排暗卫监视李斯年等人的动向,只要他们敢有异动,本宫定不轻饶。
另外,本宫找你过来,是想让你参与这次的议事。
你是大凤的太子,未来的君主,必须学会如何处理这种紧急的军事事务。”
凤曜的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一丝激动:“儿臣遵旨!儿臣一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母后的期望。”
沈软软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本宫相信你。你先坐下,等一会儿将领们来了,我们一起商议派遣援军的事情。”
凤曜点了点头,在沈软软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很快,兵部尚书赵云、禁军统领周泰、镇国将军林战先后走进了御书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躬身行礼。
“各位将军免礼。”沈软软说道,“今日找各位前来,是为了北境战事。
想必各位已经知道,北境蛮族再次侵犯我大凤边境,守军兵力不足,粮草和武器短缺,急需朝廷支援。
今日召集各位,就是想商议一下,如何派遣援军,击退蛮族。”
赵云首先开口:“陛下,臣认为,应即刻派遣十万禁军驰援北境,由镇国将军林战统领。
同时,调拨二十万石粮草和五万件武器,支援北境守军。
只要援军及时赶到,定能击退蛮族,守住北境。”
镇国将军林战站起身,躬身说道:“臣愿意率军驰援北境,定不负陛下所托,击退蛮族,守住大凤的北方门户!”
禁军统领周泰皱了皱眉:“陛下,十万禁军是京中防务的主力,若是全部调走,京中防务恐会空虚。
李斯年等人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是他们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沈软软点了点头:“周将军说得有道理。
京中防务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样吧,派遣五万禁军驰援北境,由林战将军统领。
另外,从周边各州调遣五万兵力,前往北境支援。
这样既能保证援军的兵力,又能守住京中防务。”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说道。
沈软软继续说道:“粮草和武器方面,由户部负责调拨,务必在三日内准备就绪,由禁军护送前往北境。
另外,赵云尚书,你负责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确保援军能顺利抵达北境,与守军汇合,共同击退蛮族。”
“臣遵旨!”赵云躬身领命。
“林战将军,你率军驰援北境后,务必与北境守将密切配合,切勿贸然行事。
蛮族骁勇善战,且熟悉地形,一定要小心谨慎,寻找合适的战机,一举击退蛮族。”沈软软叮嘱道。
“臣遵旨!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林战躬身领命,语气坚定。
“周泰将军,你负责京中防务,尤其是皇宫和东宫的安全。
同时,密切关注李斯年等人的动向,若是他们有任何异动,立刻禀报本宫。”沈软软说道。
“臣遵旨!”周泰躬身领命。
议事结束后,将领们纷纷离去,准备援军的派遣事宜。
御书房内,只剩下沈软软和凤曜。
“母后,您真的相信林战将军能击退蛮族吗?”凤曜担忧地问道。
沈软软看着他,笑着说道:“曜儿,林战将军是大凤的镇国将军,英勇善战,经验丰富。
而且,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要援军及时赶到,定能击退蛮族。
你要记住,作为君主,不仅要懂得如何制定战略,还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将领。”
凤曜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儿臣明白了。
母后,您放心,儿臣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像您一样英明神武的君主,守护好大凤的万里河山。”
沈软软欣慰地笑了:“好,本宫相信你。
时间不早了,你先回东宫休息吧。明日,你还要跟着太傅学习治国之道。”
“儿臣遵旨。母后也早点休息,不要太累了。”凤曜躬身行礼,转身离去。
看着凤曜离去的背影,沈软软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只要她和凤曜一起努力,只要将领们同心协力,只要百姓们安居乐业,大凤一定能度过这次危机,延续盛世。
就在这时,李德全匆匆走进来,脸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暗卫传来消息,李斯年在议事结束后,秘密会见了他的党羽。
户部侍郎张谦,两人在密室里交谈了很久,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但张谦在离开李斯年府后,曾派人给北境蛮族的使者送过一封信。”
沈软软的眼神骤然变冷:“果然不出本宫所料。
李斯年和张谦竟然真的勾结蛮族,泄露军事情报。
李德全,你即刻安排暗卫,截获张谦送给蛮族使者的信,同时,密切监视张谦的动向,一旦找到他勾结蛮族的证据,立刻禀报本宫。”
“老奴遵旨!”李德全躬身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沈软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夜色深沉,御书房的烛火在风中摇曳,映着她脸上坚定的神情。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
但她不会退缩,因为她的肩上,扛着的是大凤的万里河山,是百姓的安居乐业,是原主凤临的遗愿,也是凤曜的未来。
她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清除朝堂上的奸臣,击退北境的蛮族,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延续大凤的盛世。
这不仅是对原主凤临的承诺,更是对这片山河,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