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燕京风云二十年 > 第280章 如何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小江到中关村之前就给陈远平打电话,约着刘强冬几人一起吃午饭。

距离过年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各种宴请、庆功,饶是澎湃这样的大客户,中午也没能混上一个包间。

刘强冬对白小江说:“白总没考虑过在这边开家粤州情?”

几人落座的同时,服务员才过来收拾。

“干什么都不干饭店!”白小江说道:“萱萱捡贵的点。陈总请客,不用客气。”

几人中唯独张晓龙不认识段萱萱,他对此不明就里,问道:“白总这位是?”

“我的助理!陈远平,岚妹妹哪天过来?”白小江翻看着另外一本菜单。

“腊月26!”陈远平回答道。陈远平原本是接邝岚一起回燕京的,可林晴说放假后电脑就闲置了,年前打工仔、打工妹们都要置办年货,是算命消费最火热的时候肯定不能错过。于是她决定把电脑以月租的方式租给当地的学生,让他们出去摆摊。陈远平和刘强冬一合计,赶紧设计加印了一批宣传单。随手派发。

白小江让服务员加份烤羊排。又问几人要不要喝酒,几人都说下午有工作,改日吧!白小江给自己点了一瓶啤酒。随口问道:“你们单位什么时候放假?”

“三十!”陈远平回道。

“冬哥,在燕京过年还是回老家过年?”

“回宿迁,不过之前要去趟广州。白总,求你个事呗!”刘强冬说道。

“都是兄弟,干嘛这么客气!”

刘强冬一本正经的说道:“那我可说了,你以后能不能少和林晴承诺点?天天和我抱怨白总不靠谱。”

“冬哥,说这话就见外了。你和林妹妹说,我正计划在广州开家分公司,影视、演绎将是正禾文化的两项主业。我保证,她一毕业就是分公司总经理。”

刘强冬是彻底无语了,心想你他妈的还真想让我俩天各一方啊!刘强冬无奈的看了眼陈远平。

陈远平假装没看到,装着在听张晓龙和段萱萱的谈话。自从知道萱萱是自己的老乡后,张晓龙格外殷勤。特意留了段萱萱的电话。

饭后,陈远平跟着白小江一起去人大上课。分开前他特意交代刘强冬一定要注意点张晓龙,让他远离段萱萱。

陈远平稀稀拉拉的听课,可考试成绩还可以,难得的是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每次缺席都会提前请假。温教授也知道他的实际情况,能照顾的时候还是会通融。

上月他和刘强冬一起去拜访温教授。希望他能出任澎湃电脑的企业顾问。温教授婉言谢绝了,实事求是的说对于企业发展研究他没什么心得和实践。

陈远平看重的是教授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教授说这方面大家可以随时探讨。

下课,陈远平对温教授说:“老师,您看哪天我去家里拜年合适?”

“初三以后都可以!”

陈远平原本想课后和老师好好地聊聊电子行业发展的,没想到刚跟着温教授走出教室,电话就响了。不得已只好匆忙告辞。开车去往了前门大街。

严清颐在前门饭店等着陈远平。自从她履新后,可谓是千头万绪,两个月的梳理,工作刚刚有了头绪。

自从那晚和陈远平说出自己对他的感情后,严清颐的心一下子轻松了。

陈远平把车停好,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从他身边经过,聒噪的耳机中传来:最后剩你,自己陪着自己。最后剩我,变得越来越犹豫。

那是《礼物》的旋律,张距朋友写给他的歌儿。

陈远平深深的吸了口气,朝着饭店的大门走去。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明显在进步,停车场里满满当当的车和座无虚席的大厅,让他强烈的感受着时代的脉搏。

和服务员问清楚了包间位置,陈远平上到了二楼。一开门他笑着问道:“严姐,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点了吗?”

“我也刚到还没点菜呢?”

陈远平脱了羽绒服挂好,招呼服务员点菜。“严姐,鱼香肉丝吃吗?”

严清颐点点头。

点好菜后,又叫了三瓶啤酒。

“远平,最近团里有个新情况,你帮我参谋参谋!”

“您讲!”

等菜期间严清颐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92年以后,全社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企业改制、下岗等一些系列事件引发了的思潮混乱,社会震荡。

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关键时期。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继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解决该年龄段人群的精神问题,信仰问题,成了政工领域急切的工作。

严清颐的话让陈远平陷入了短暂的思考:自己有信仰吗?似乎没有,似乎又有那么一点。

严清颐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说道:“关键是得行之有效,而且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

陈远平回答道:“您这是把我当教育专家还是心理专家?”转念一想又似乎不对,他脱口而出:“您是把我当标本了?”。

“不光是你,还有小江、刘强冬以及你身边的朋友,都很有典型价值。”严清颐说道:“讲讲当初你为什么厌学、旷课,走上社会?为什么又突然做出如此大的转变?”

“严姐,您还不如直接了当的问我怎么从流氓成了四有新人?”陈远平被深深的无力感困扰着,他是非典型案例。他继而又想起了龙龙,龙龙应该才是这个时代下反面典型的样本。可他不能说。

“您千万别指望我做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可不想给人当小白鼠。您不如问问刘强冬和张晓龙,尤其是张晓龙。”

“张晓龙、冬子也是标本,但都不具备典型性。”

“严姐,您别说了。要不改天我给您约约白小江或者毛三,他们更适合。再说我的情况您不都清楚吗?”

“可促成你每次思想转变的动力是什么?我一点都不清楚。”

陈远平想了想,继续说道:“这样吧,明天我让咱们单位所有适龄人员都做份调查问卷,内容您列。我在帮您约一些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包括白小江在内,您先把调研阶段的工作应付过去。然后我和您一起想办法。”

“陈远平,你想耍滑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