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 第676章 徐媒婆进退两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进屋,徐媒婆吓得手上的手巾都掉在了地上。

赵老蔫浑身污秽的躺在炕上,眼睛紧闭着,瞅那个脸色,显然已经死活不知了。

而整个炕上,到处都是已经风干了的排泄物。

老六正搂着赵老蔫的脑袋,给灌糖水。

整个家里,但凡能着面的地方,几乎都落着厚厚的一层灰尘,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没人料理了。

徐媒婆这才反应过来。

人家连祖宗坐过的轿子都弄出来,不是让她来保媒拉纤的,而是找她来算账的。

霍家婆娘是她拉过来的,出了这事情,她做媒的多少得给个话。

“老太爷,这……咋弄成这样了?老六家的婆娘呢?”

徐媒婆也慌了,说话都打着磕巴。

谁都知道,两尧是同宗,这要是有人犯浑,她今天还能囫囵个回去?

“娃他姨,这事不该问我,得问问你吧?”

老太爷冷着脸,指着李越山说道:“要不是山子过来送吃喝,六子啥时候死了都没人知道。”

“我明白,这事剐蹭不到你,但你总得给我们断个公道出来。”

徐媒婆浑身抖的厉害,结结巴巴的说道:“儿子不在身边,老蔫腿脚不好,他家那一口子得忙活嚼用,这……”

“他姨,你保媒拉纤的嗯红书,字儿也认识几个,你看看这个再说。”

不等徐媒婆说完,老太爷将手中的账本递了过去。

这年月识字的人不多,但徐媒婆却多少还认识几个字。

一脸疑惑的接过账本之后,徐媒婆越看脸上的惊色越重,看到最后,整个人都麻了。

“老太爷,这……准不?”

毕竟这不是小事,先不说七百多块钱的事,就这一茬道理上就过不去。

活不下去找嚼用,耽搁了家里的事还说得过去。

可人家都匀出这么多东西来了,结果当家的差点没死在家里炕上,这事到哪你也说不过去!

老太爷没有说话,转头看向李越山。

李越山也没有言语,转头看向赵四彪,赵四彪又将目光落在了赵招娣的身上。

“准的,供销点的那本账上,有六婶子摁的手印!”

赵招娣鼓足勇气,一字一顿的说道。

其他的事情她做不来,但是这些细小的事情,她做的却相当到位。

之前六婶也嫌麻烦,但赵招娣还是坚持分两个账记,让她摁手印才能取东西。

赖都赖不掉……

徐媒婆苦着脸,这个败家婆娘,可算是把她的这一摊子买卖给断送了。

她都能想到,这件事一旦宣扬出去,不但她以后没了红钱挣,八成这些年过不好的那些人家都得把气撒她头上去。

“老蔫媳妇呢?”

这时候,徐媒婆也反应了过来,环视四周问道。

“不知道,估摸着在娘家。”

李越山都不用猜,这些东西八成都进了娘家人的嘴。

“老太爷,您怎么说,我听您一句。”

徐媒婆转头,看向赵老太爷。

“这事剐蹭不到你,我让后生请你来,就是断个公道,这事毕竟除了你之外,在场的都是同宗亲戚,说话没分量。”

老太爷摆了摆手,示意二老太爷将人送走。

“明白了。”

徐媒婆点了点头,转身出了门。

等徐媒婆走了之后,老太爷这才让人取落粉条子的木桶,过水给老蔫擦身子换袄子。

本来擦身子的事要李越山来的,好在赵老六先一步拦了下来。

毕竟现在的赵老蔫就吊着一口气,李越山不是郎中,下手没有个轻重,别再折腾死了。

赵老六拿着旧手巾,蘸着温水将赵老蔫仔仔细细的擦拭了一遍。

要么说人家能当郎中呢,就这味道,温水一擦,正常人就承受不住。

尤其是李越山,这个档口,他那敏锐的五感简直就是反向bUG。

“腿脚保不住了……”

擦拭完毕之后,老六走出来,自顾自的洗漱完之后,冲着老李头和俩老太爷摇了摇头。

赵老蔫的腿刚刚断了之后,虽然有李越山弄来的白龙续骨,但终究还没有长好。

再加上富贵走了之后,被婆娘折腾着开始干重活,这一来二去的,晚上就疼的睡不着觉。

再后来,他家婆娘隔三差五的回娘家,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的。

直到老蔫疼的起不来床,大事小情的都落在了炕头上。

本来就有些炎症的腿脚,被排泄物这么一折腾,更加完蛋了。

好在李越山来的及时,再加上赵老蔫的命够硬,不然这会臭的就不是屎尿,而是人了……

“山子,得尽快弄到县城,甚至于得往龙城送了,不然即便是救过来,也挨不过这个冬去。”

老六说完之后,转身再次进了屋子。

“医院的事,我来找人!”

李越山明白,赵老蔫可以瘫,但不能死,最起码不能死在富贵回来之前!

“不急。”

老太爷却在这个时候伸手,将李越山拦了下来。

……

徐媒婆出了村子,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野荞坡三岔口处一掉头,直奔霍家堡。

这事虽然赵家人只是为了让她当个见证,但有些气不出来,她得活活被憋死。

别看六十几的人了,而且还裹着小脚,但走在凹凸不平的乡道上,那说是健步如飞都不为过。

后世短视频上,都说裹小脚的女人走不快。

实际上,他们是真的没见过真正裹小脚的女人,尤其是乡下老太太,两脚一点都快成草上飞了。

北尧距离霍家堡不近,足足有七八里的山路。

放在平时,徐媒婆可能得走好几个时辰,可今天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脚下全是劲儿。

晌午头还没过去,徐媒婆就到了霍家堡。

这地方和马家堡子相似,都是建在山顶原上,村子的四周都修有围墙,旧社会用来防匪患。

“吆,徐奶奶,怎么有功夫到我们村来了?也没听说谁家有喜事啊?”

进堡子的时候,防卫队的人认出了徐媒婆,立刻凑上前笑着打招呼道。

这年岁,谁家还没有几个等着娶媳妇的小子和待嫁的闺女?

所以对于媒婆,最起码面上都是相当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