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北尧,虽然现在老李家和街坊邻居的关系都缓和了不少,但是能称得上好的也没有几家。

至于赵红旗和李越山的关系,马守山来李家日子不长,还不太清楚。

但是他却知道赵二爷当时在家拜门进艺的时候,站出来做的见证人。

“二爷,在家没?”

马守山站在赵二爷家门外,冲着里面喊了一嗓子。

现在后季刚来,村里公社的劳力马上要上工犁地,所以这几天都是捣鼓农具。

赵二爷也不例外,正带着几个孙子和媳妇老婆子正在家里忙活。

“守山来了,快进来!”

赵二爷将手上的农具放下,朝着门口的马守山招了招手。

他的辈分要比马守山大出去两辈,所以不用起身去迎小辈。

“二爷,忙着呢。”

马守山进门,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挂面,递给了一旁的赵家老婆子。

在如今的汉水,带着这玩意上门,那都算是顶好的人情了。

毕竟正常人家连苞谷面都不敢敞开了吃,更何况是这纯细粮做成的挂面?

赵老婆子先是看了一眼老伴儿,眼见赵二爷点头,这才将手在衣服上搓了搓,就手接了下来。

“今儿来是有事?”

赵二爷让小孙子搬过来一个木墩,放在马守山的跟前,示意坐下聊。

“是这样的,我这边想请咱家这几个小的出去帮帮忙……”

马守山指了指两个和云秀年龄差不多的半大小子,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当然,这缮工(整理农具)的时候,人我也不白用,一人一天一块钱。”

“二爷您放心,不是去摸鱼,是去钓鱼,鱼钩我都弯好了,一人带一根毛竹子就成。”

“钓上来的鱼,要是有阿哥要的,我不白拿,出钱!”

……

马守山一边看着赵二爷的脸色,一边说道。

之所以要说的那么清楚,是因为西岭水库这地方,大人一般都不会让自家孩子过去。

毕竟那地方周围村子哪年不得搭进去几个?

可钓鱼就不一样了,至少不用下水,这样一来也不算太过危险,而且关键一天还有一块钱拿。

这收入比起正儿八经上活的满劳力还拿的多。

“那成,你得看着点,千万可不能让下水啊。”

赵二爷点了点头,他知道马二炮家的这老大稳重,不然老李头也不会收下不是?

“放心吧二爷。”

马守山起身,带着两个兴奋不已的小子一溜烟的出了门。

这个岁数的小子正是跳脱的时候,谁能按得住在家里跟着大人一起磨农具?

再说了,以前去西岭水库那都是偷偷摸摸的去,搞不好回来还得挨顿打。

而这次却不一样,不但能挣钱,而且还是领着家里的圣旨呢!

“我在村口等你俩,你俩分两边去村里寻摸,看谁乐意去的,都招呼过来。”

出了赵二爷家的门之后,马守山再次安排俩小子分开去寻摸一些人手来。

老李头说狗剩虽然看着灵活,但是却少点算计,但这马二炮家的老大却有闷嗤的心眼子。

这话一点都不假。

从李越山给他安排了活之后,这家伙就一直在琢磨。

这都上缮工了,能抽出工夫去水库钓鱼的能有几个?

李越山给的钱不少,足足五六十,这么一算下来,一人一块他就能招二三十个人手。

这样一来,概率也就大了不少不是?

所以早上一出门,他就直奔赵二爷家,将俩小子忽悠出门之后,就让他们再去拉人头。

这要是让李越山看到,高低得感慨一句,这家伙真真的生错了时候。

马守山来到村口供销点,先买了一包水果糖,然后就蹲在村口等。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赵二爷家的俩小子带着十几号年纪差不多的小屁孩,乌央乌央的朝着村口汇聚而来。

等人都聚集齐了,马守山每人散了一颗水果糖。

甜丝丝的水果糖入口,众人的情绪彻底被调动了起来。

马守山带着一帮童子军,直奔西岭水库。

……

“顺着河道往上,但凡有拐弯走水的地方,都堵上地笼!”

李越山一行三人进了林子,他在前面蹚路,后面俩小的压河道往下放地笼。

狗子们四面散开,游荡在不远处的林子里。

这一趟出门,家里能用的家伙什李越山全都招呼上了,二十几个地笼子再加上李越山边走边编出来的蒿草篓子。

这一趟上来,彻底将下半段山溪能过水的地方都囊括了进去。

实际上李越山也清楚,那些体型稍微大一点的山溪鱼,几乎都在老山里的深潭藏身。

偶尔才会有顺着山水下来的,落在浅溪里。

只是山里人都明白,即便是找上深潭,也不见得就能一定抓住那些稀罕物。

再一个这一次没时间让李越山有闯山的准备,所以只能在这里碰碰运气。

这一道下来,看着带的地笼子不少,但还没有走过河道岭去,家伙就已经用的七七八八了。

“歇一会,等我编几个蒿草篓子咱们再往里走走。”

过了绕山道,李越山找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停了下来,对杨小东俩招了招手说道。

狗剩和杨小东俩也没有闲着,都在不远处的边林里薅着蒿草杆子。

李越山一边编蒿草篓子,一边想着老宅后面引水蓄活塘的事。

这种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多,总不可能每次一次小院要招呼的时候,自己才临时进山抓瞎吧?

其他的野味山珍还好说,就这山溪里的鱼鲜,却由不得他不上心。

好不容易撑起的小院,总不能因为这点事就自砸招牌。

很快,一个多小时之后,李越山身边又多了七八个蒿草篓子。

这玩意比起竹篓子相对要简单的多,再加上俩小的帮忙,做起来倒也不算难。

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李越山他们绕过了河道岭,一路直朝着了望台的方向而去。

只是,越往里走,李越山的心里越是没底。

原因很简单,这一趟出门就像前几次一样,他们仨人一群狗,愣是连个山跳都碰不到。

进山最怕两件事,一是刚进山就碰到山跳或者野鸡,外行人都管这个叫做开门红。

但是跑山的却最忌讳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