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明远深知李茂才是章辅的人。

今日他特意来接自己,想必是想借着接风宴探探自己的底细。

好在宋明远早有防备,只笑了笑道:“多谢李同知,只是今日我实在疲乏的厉害。”

“虽说西安府距离潼关县并不远,却也不愿再舟车劳顿了。”

“若是李同知不嫌弃,不如今晚就在客栈里用顿便饭吧?”

他很谨慎,要化被动为主动。

他心知若是到了李茂才的地盘,对方若在酒菜里下些不干净的东西,那就不好了。

李茂才倒没他想的这么多,见他如此‘娇生惯养’,心中忍不住嗤笑一声——

就算是小小年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又如何?

不过也是贪图享乐之辈罢了!

只怕这宋明远西安府待不了几日,就会灰溜溜离开京城。

李茂才本就想今日试一试宋明远的底细,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在这客栈之中为宋大人接风洗尘。”

说着,他的眼神落在一旁早已吓得呆若木鸡的掌柜身上,一声呵斥道:“还愣着做什么?”

“还不快把你们这客栈最上等的酒菜都上上来!”

“若是敢怠慢了宋大人,当心我扒了你的皮!”

掌柜的先是吓得一抖,继而连连应下,撒丫子就跑了。

继而,李茂才又对身侧的人吩咐道:“快,去给宋大人买咱们陕西最好的西凤酒,定要让宋大人尝尝咱们陕西的特色!”

他身边的随从连忙下去了。

宋明远见李茂才虽官品级不高,架子却很大,也知道在远离京城之地,这等官员就像土皇帝似的。

他笑了笑没说话。

接下来,宋明远不动声色地与李茂才寒暄起来。

这李茂才的确很会说话,有他在的地方,宋明远压根不用费尽心思想话题。

李茂才也没有一开始就提及赈灾一事,而是问起宋明远这一路上可还习惯,说起自己从前赶路的经历,想让宋明远放松戒备。

宋明远一一作答。

到了最后,李茂才更是恭维道:“……从前我时常听人说‘虎父无犬子’。”

“原先我听到这话,只觉不信。”

“毕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连龙都如此,更别说人。”

“但如今瞧见宋大人,我才真正信服了。”

说着,他又笑到:“去年年底定西侯打赢了胜仗,曾到西安府一趟,我有幸见到定西侯一面。”

“定西侯虽已不再年轻,却依旧威风赫赫,难怪是让那些鞑子闻风丧胆的战神将军!”

宋明远听他如此阿谀谄媚,只是淡淡笑笑,没接话。

他觉得李茂才这等阿谀拍马的架势实在太过了。

但他见李茂才这样子,心知他早已习惯这般说话。

就在这时。

掌柜的带着伙计前来摆菜,很快羊肉汤、炖羊肉、红烧鱼一道道硬菜端了上来。

虽都是些硬菜,但看着却叫人没多少胃口。

李茂才率先站起来,给宋明远倒酒:

“宋大人。”

“这可是咱们陕西最好的西凤酒,你尝尝。”

“只是这桌上的菜,实在是过于寒酸,等明日到了西安府,我定要重新为你设宴洗尘……”

虽说两人并非同级官员,他的官职还高些,但他心里清楚——

宋明远来这里不仅是赈灾,还肩负着检举揭发的职责。

若自己真被抓到什么小辫子,别说西安知府这位置和自己没了关系,自己更是会吃不了兜着走。

宋明远也端起架子,捏着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笑道:“李同知。”

“您有心了。”

“叫我说,这酒和菜都很好。”

“方才我闲来无事四处逛了逛,见这潼关县不知有多少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咱们能有这般酒菜,已是大幸……”

李茂才听他这样说,一颗心心顿时高高悬了起来。

可就在他以为宋明远要继续这个话题时,宋明远却夹起筷子吃起菜来。

顿时,他悬着的一颗心才微微放下,试探着道:“宋大人。”

“你这一路赶来,想必也听说了咱们陕北一带的情况吧?”

“其实这陕西的灾情远没有众人说的那样严重,不过以讹传讹罢了。”

“也就是潼关县这边灾情严重些。”

说着,他更是长长叹了口气:“我虽有心为潼关县灾民赈灾,可朝中无钱无粮,实在是爱莫能助。”

“你放心,到了西安府,绝对没有这等糟心景象。”

宋明远放下酒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有李同知这话,我自然放心。”

“其实方才我在潼关县逛了逛,也并没有看到多少流民,想来也是李同知治理有方。”

人人皆爱听好话,李茂才自然也不例外。

他当即端起酒杯道:“宋大人过奖了,这都是我该做的。”

“来,喝一杯。”

“等明日咱们到了西安府,我再带你好好逛逛,让你看看咱们西安府的景象。”

宋明远点点头,也端起酒杯:“好,那我便等着看看李同知治理下的西安府。来,李同知,我敬您一杯。”

接下来两人再没说起赈灾一事,反而聊起了一路见闻、风土人情。

一杯又一杯酒喝着。李茂才心里忍不住嘀咕起来——

看样子这位六元及第的宋明远也不是什么难对付的人。

京城之中都是些人精,多是阿谀谄媚之辈,一个个见宋明远是定西侯之子,就把他吹嘘上了天。

依他看,宋明远这状元身份,估计还有些水分。

毕竟他活到四十几岁,还是第一次见到年仅17岁的状元郎。

天下读书人如过江之鲫,凭什么宋明远能独占鳌头?

若说其中没有猫腻,是打死他都不信的!

酒过三巡。

李茂才脸上泛着油光,眼神却愈发精明,看似随意地叹道:“宋大人。”

“你年纪轻轻就担此重任,实在难得。”

“只是这陕西的情况,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地方上的官儿,大多是想做事的,可架不住天灾逼人啊。”

话毕。

他看似喝酒吃菜,实则余光却紧紧盯着宋明远,想要从他平静的脸上找出些许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