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清晨。仙霞岭“黑龙潭”核心阵地,在日军“铁幕”系统第二次、更加猛烈精准的炮火急袭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绝望。重型爆破弹如同冰雹般砸落,地动山摇,碎石横飞,火光冲天。联军指挥部岩洞剧烈摇晃,顶部岩块簌簌落下,通讯中断,与前线的联系被切断,伤亡惨重。日军似乎掌握了精确坐标,炮火正朝着指挥部所在区域延伸覆盖。联军总指挥宋希濂和他的指挥机构,连同这支部队最后的希望,被推到了万丈悬崖的边缘。
岩洞内,汽灯在爆炸气浪中疯狂摇曳,忽明忽暗,映照着一张张沾满尘土、写满惊怒的面孔。宋希濂、周明远、陈海涛、赵锡田(重伤倚靠)、马富贵、李慕华、徐锐、王民生等人,在卫兵掩护下,紧贴岩壁,躲避着不断落下的碎石。
“电话线全断了!”
“电台被炸毁一部!干扰太强,联系不上前沿!”
“警卫排伤亡过半!洞口被部分塌方堵塞!”
坏消息接踵而至。每一次剧烈的爆炸,都让岩洞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崩塌。
王传魁旅长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帽子丢了,满脸是血(被碎石划伤),声音变调地尖叫:“宋总指挥!陈司令!顶不住了!鬼子炮火太猛了!我的指挥部也被砸了!弟兄们死伤狼藉!这地方不能待了!快撤吧!再不撤,全得埋在这里!”
马富贵团长一边咳嗽一边怒吼:“撤?往哪儿撤?后面是悬崖!出去就是鬼子炮火的靶子!”
赵锡田挣扎着抬起头,虚弱但坚定地说:“不能慌!指挥部一动,军心就散了!必须稳住!”
陈海涛司令员抹去脸上的灰土,冷静分析:“鬼子炮火如此精准,肯定有特务指示目标或者用了新的观测手段。指挥部位置可能已暴露。但盲目转移更危险。当务之急是恢复通讯,弄清前沿情况,判断敌军步兵动向!”
周明远政委对着试图修复电台的通讯兵大喊:“快!抢修电台!哪怕只能发出一句话!” 又对徐锐命令:“立即带人清查内部,看有没有可疑信号或人员!严防敌特引导炮火!”
李慕华焦急地报告:“炮火来自多个方向,覆盖极广,‘铁幕’系统全面发动了!必须尽快找到其观测点或指挥所!”
宋希濂背靠冰冷的岩壁,爆炸的火光在他坚毅的脸上明灭不定。他深吸一口充满硝烟和尘土的气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混乱的指挥部,落在摊在桌上、已被尘土覆盖的地图上。
“慌什么!” 他一声低吼,压过了爆炸的余音,洞内瞬间安静下来。“鬼子想炸死我们,没那么容易!”
他快速决断,语速快如爆豆:“一、指挥部立即转移!但不是撤退! 周政委、陈司令,你们带领非战斗人员和伤员,由警卫连掩护,立即从备用秘密通道,转移到后山‘鹰巢’洞穴!那里更隐蔽!李参谋、徐科长随行,尽快恢复通讯!”
“二、前敌指挥所前移! 马团长,你跟我走!带上还能动的参谋和通讯兵,我们上‘黑龙潭’南侧‘望夫石’!那里地势高,能观察全局,炮火不易直接命中!赵团长,你伤重,跟周政委转移!”
“三、全力恢复通讯,弄清敌情! 所有通讯兵,想尽一切办法,接通前沿各阵地电话线!派出徒步通讯员,不惜代价,摸到各团部,传达命令:各自为战,死守阵地,尤其要提防炮火后敌步兵冲锋!重点狙杀敌军官和炮兵观察员!”
“四、‘破障’小组行动不变! 高天亮他们应该已经出动!他们的任务是关键!相信他们!”
“五、内部紧急甄别! 徐科长留人彻底清查指挥部原址及周边,搜寻可疑信号源或人员!王传魁旅长,你部立即整顿队伍,向指挥部新位置靠拢,并负责侧翼安全!”
“同志们!”宋希濂目光扫过众人,“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指挥部在,旗帜在!人在,阵地在!执行命令!”
“是!”众人被宋希濂的镇定感染,迅速行动。周明远、陈海涛组织转移,马富贵集合参谋,宋希濂抓起一支冲锋枪,率先冲向洞口。
指挥部人员冒着不断落下的炮弹,艰难地通过被塌方堵塞近半的洞口。外面已是火光一片,惨不忍睹。原后勤点、伤员隐蔽所被直接命中,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焦糊味。官兵们搀扶着伤员,在弹坑间跳跃奔跑,冲向新的指挥位置。
宋希濂在奔跑中,沟通系统,看到因在绝境中果断转移、稳定军心获得的紧急积分,进行了针对指挥系统生存和通讯恢复的极限兑换:
【兑换:“野战电话线(被复线)”x10公里,“电话单机”x20部,“蓄电池”x50组,“手摇发电机”x5台,“信号枪及信号弹”x10套,“双筒望远镜”x20具,“急救包”x500个,“高能量巧克力”x1000块。】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出现在转移途中及“望夫石”位置(解释为紧急启用秘密储备及抢运)。】
这批物资,特别是通讯器材和望远镜,对恢复指挥至关重要。
南京,日军司令部。山本旅团长向松井石根大将兴奋报告:“‘铁幕’二次打击效果显着!敌指挥部区域遭毁灭性炮击,通讯中断,一片混乱!敌指挥系统已瘫痪!” 松井大喜:“哟西!命令步兵,全力进攻!一举歼灭残敌!”
重庆,军统局。戴笠接到战报,面无表情:“宋部指挥部被端了?哼,意料之中。让我们的人准备好,一旦确认宋希濂死亡或部队溃散,立即按第二套方案行动,控制残部,搜集日军新式武器情报。”
宋希濂、马富贵等人冒着炮火,冲上“黑龙潭”南侧陡峭的“望夫石”。这是一块巨大的岩石,顶部相对平坦,视野开阔,但暴露无遗。日军的炮火开始向这片区域进行试探性覆盖。
“快!架设电台!接通电话线!”宋希濂命令。通讯兵冒着炮火,疯狂作业。
利用望远镜,宋希濂看到,日军炮火开始延伸,浓密的烟雾再次升起,大批日军步兵在坦克(少量)和装甲车掩护下,向“黑龙潭”核心阵地涌来。前沿各阵地枪声大作,爆炸声连绵不断,战斗异常激烈。联军官兵依托残破的工事,拼死抵抗,但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形势危急。
“妈的,鬼子步兵上来了!”马富贵吼道。
“接通了!接通了!”一名通讯兵满脸黑灰,兴奋地喊道,“赵团长团部电话通了!马团长您的一营电话也通了!”
宋希濂一把抓过电话:“我是宋希濂!指挥部在‘望夫石’!我命令:各部队,依托工事,节节抵抗,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集中所有火力,打掉鬼子坦克和装甲车!预备队,准备反冲击!”
命令迅速传达到能联系上的部队。混乱的防线,开始出现有组织的抵抗。反坦克手榴弹、集束手榴弹勇敢地扑向日军装甲目标。
在向“望夫石”靠拢途中,王传魁部遭遇日军炮火覆盖,队形大乱。王传魁本人惊慌失措,对副手刘黑塔和参谋长孙老道说:“完了!指挥部都炸没了!宋希濂死活不知!这仗打不下去了!咱们不能陪葬!快,往西边山里撤!”
孙老道也附和:“旅座英明!保存实力要紧!”
就在这时,陈海涛带着一支新四军小分队赶来接应,恰好听到此话。陈海涛勃然大怒,拔枪指向王传魁:“王传魁!临阵脱逃,乱我军心,我现在就可以毙了你!宋总指挥还在‘望夫石’上指挥!指挥部没散!你给我立刻收拢部队,顶上去!否则,老子先执行战场纪律!”
王传魁被陈海涛的杀气震慑,加上看到新四军部队严整,只得哭丧着脸,命令部队转向,投入战斗。
就在“黑龙潭”防线岌岌可危之际,日军“铁幕”阵地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连续爆炸!火光远胜之前的炮击,甚至隐约可见有巨大的装备零件被抛上天空!
是高天亮领导的“破障”小组,成功潜入了日军“铁幕”阵地侧翼!他们用兑换的特种炸药,远程引爆了日军的弹药堆积点,并趁乱发起突袭,摧毁了数台烟雾发生器和一门重型迫击炮!
日军的炮火骤然减弱、混乱起来!“铁幕”系统受到了重创!
前沿日军步兵失去炮火和烟雾的强力支援,攻势顿时受挫。
联军官兵抓住这宝贵的时机,在各级军官指挥下,发起了凶猛的反冲击,将突入阵地的日军一步步赶了回去。战线暂时稳定下来。
傍晚,炮火渐歇。通讯兵终于修复了更多线路,与各阵地的联系逐渐恢复。伤亡统计陆续报来,触目惊心,但核心阵地守住了。
宋希濂站在“望夫石”上,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和渐渐退去的日军,长长舒了一口气。周明远、陈海涛等人也安全抵达“望夫石”。
然而,李慕华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消息:“高队长……‘破障’小组,完成任务后……为掩护队友撤退,陷入重围……电台最后信号……是手榴弹爆炸声……他们……可能全部殉国了。”
岩洞内一片寂静。胜利的代价,如此沉重。
夜幕降临,战场暂时沉寂。联军官兵忙着抢救伤员,修复工事。每个人都疲惫到了极点。
宋希濂望着黑暗中日军的方向,心中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山本旅团主力未受重创,“铁幕”系统只是部分损坏。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这时,负责监视西南方向的哨兵,突然用望远镜看到,极远处天际线下,似乎有大队人马行动扬起的烟尘!
“报告总指挥!西南方向,发现不明部队移动!烟尘很大,人数不少!”
西南?那是日军的侧后方,也是……皖南方向?
是日军的增援?还是……期盼已久的皖南粮食补给队?或者是……其他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