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866章 工部好消息,南怀仁发明木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6章 工部好消息,南怀仁发明木炮

随着康熙的旨意,一群侍卫小心翼翼地抬起梓宫,缓缓地向西华门外走去。

康熙亲自扶着梓宫,一步一步地跟随着,仿佛生怕梓宫会离开他的视线。

亲王以下的文武官员以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中受封二品诰命的妇人以上,全都聚集在西华门外,他们身穿素服,面色凝重,静静地等待着梓宫的到来。

当梓宫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现场一片肃穆,只有压抑的哭泣声此起彼伏。

康熙站在梓宫旁,看着众人,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他强忍着不让它们流下来。

最后,梓宫被安放在享殿中,康熙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汹涌。

他知道,从此以后,他与皇后阴阳两隔,再无相见之日。

康熙谕礼部:皇后何舍里氏作配朕躬,已经十载,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佐朕内治,尤极敬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宫闱式化,淑德彰闻。

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倦怀懿范,痛悼弥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

至此,康熙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暂且在遵化修建皇陵地宫。

由于当时大量的钱财都被投入到了激烈的战场中,康熙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取消地宫外的建筑,只专注于建造地宫,以便停放皇后的梓宫。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康熙对皇后的思念愈发深沉。

他不仅数十次亲自前往祭奠皇后,还常常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皇后的梓宫前,默默地陪伴着她,仿佛她还能听到自己的倾诉。

俗话说,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康熙也不例外,当皇后离世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真正深爱的人一直都是赫舍里。

两个月过去了,康熙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任命皇贵妃钮祜禄代皇后行使后宫权利,从此,遏必隆的两个女儿开始执掌后宫,肩负起管理后宫的重任。

然而,就在康熙沉浸在对皇后的思念中时,工部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工部尚书吴达礼前来禀报:“启禀皇上,汤若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了一门木炮!明日正午,请皇上移步卢沟桥炮场试炮。”

康熙听闻这个消息后,顿时来了兴致,他好奇地问道:“木炮?这炮究竟如何?”

文武重臣们听到“木炮”这个词后,都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他们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显然对这种从未听闻过的火炮充满了疑问。

明珠轻声说道:“木炮?我可从未听说过还有这种炮啊。我只见过铜炮,那可是相当沉重的大家伙。”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了摇头,似乎对这所谓的木炮并不看好。

索额图也歪着脑袋,紧盯着吴达礼,同样小声地嘟囔道:“木炮?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木头怎么能做成炮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怀疑。

吴达礼见状,微微一笑,然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皇上,这木炮是南怀仁针对江西、湖南等地多山的特点而特别制作的。这种炮的重量仅有一千斤,相比铜炮要轻便许多。

而且,它还可以拆卸开来,方便运输到前线。一旦抵达前线,就能迅速组装起来投入使用。即使是在数千米高的山巅之上,也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呢。”

康熙听了吴达礼的话,满脸狐疑,他站起身来,追问道:“真的吗?这木炮竟然如此神奇?”康熙的声音中带着些许难以置信。

吴达礼连忙点头应道:“回皇上,目前虽然只制作了两门木炮,但这木炮与铜炮确实有所不同……”

“不是铜炮?”康熙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他瞪大了眼睛,显然对这个说法感到十分诧异。

要知道,自从努尔哈赤被炮弹击中后,大清国才开始接触火炮,并逐渐认识到火炮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而如今,竟然有人能制造出不是铜制的火炮,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数十年来,无论是大明遗留下来的火炮,还是从荷兰人那里缴获的火炮,无一例外都是铜炮。

这些铜炮不仅体型庞大,重量更是惊人,往往重达六七千斤!

如此笨重的火炮,在运输过程中自然困难重重,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对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铜炮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铜质材料相对较软,经过数百发炮弹的猛烈轰击后,炮身的磨损情况就会变得非常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火炮的射击精度,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以,一般来说,铜炮使用几年或者发射超过二百枚炮弹后,就必须回炉重新制造。

然而,就在众人对传统铜炮的种种弊端感到无奈时,吴达礼却突然呵呵一笑,向皇上介绍起了一种新型的火炮——木炮。

据吴达礼所言,这种木炮的出现纯属巧合。

原来,南怀仁深知朝廷铜材短缺的困境,于是他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一种独特的火炮结构:铁芯、木壳子、铜箍。这种设计巧妙地利用了不同材料的特性,既减轻了铜炮的重量,又保证了火炮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木炮的部分炮身采用木材进行包裹,这大大降低了整个火炮的重量,使得运输和操作都变得更加容易。而在火炮的头部和尾部,则镶嵌了坚固的铜箍,确保了发射炮弹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至于炮身的主体部分,则采用了更为坚硬的铁材,有效地减少了炮身的磨损,延长了火炮的使用寿命。

吴达礼兴奋地告诉皇上,这种木炮一旦投入使用,短期内几乎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且耐用的火炮。

康熙听完之后,龙颜大悦,情不自禁地高声喊道:“好!实在是太好了!”

他心情激动,立刻传下圣旨:“明日卢沟桥试炮,明珠、索额图、高士奇,你们三人随朕一同前往。”

三人闻言,急忙跪地叩首,齐声应道:“臣领旨!”

康熙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呵呵一笑后说道:“此次试炮,朕定要请太皇太后亲自前来观看。”

退朝之后,康熙兴致勃勃地直奔慈宁宫,向太皇太后禀报此事。

太皇太后听闻后,同样喜出望外,对康熙的提议表示非常赞同,当即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