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652章 刘玄初以一敌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吴三桂的脸色骤然一变,原本还算镇定自若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阴沉和凝重。他不由自主地伸出右手,轻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仿佛想要借此动作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然而,张傲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紧接着又开口道:

“想当年,自从咱们大清大军入关以来,论起功劳大小,首屈一指的自然非平西王您莫属啦!

这些年来,您为大清开疆拓土、镇守边关,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功高震主啊!

只可惜现如今,那小皇帝康熙已然心生裁撤三藩之意。

倘若诸位王爷不能未雨绸缪,抢先一步采取行动的话,恐怕到头来大家都难逃被康熙陛下裁撤的命运哟!

到那时,不管是各位王爷手中所掌握的藩地也好,还是麾下那些精锐的兵马也罢,统统都将会归入朝廷囊中,成为他人之物……”

刘玄初一听便明白了张傲话中的深意,他面色一正,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反驳道:

“张大人啊,对于您方才所言,在下实在是难以认同……

就拿平南王撤藩这件事来说吧,在下对此也是略有耳闻。

要知道,若非平南王连续多达十一次诚恳地上书,恳请返回辽东老家安享晚年,而朝廷出于对平南王的敬重以及对其意愿的充分考虑,最终才应允了平南王的这一请求。

然而,此事与我们云贵的平西王究竟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刘玄初这番话语可谓是有理有据、句句属实,一旁的尚之信听完后不禁连连摇头叹息,表示自己根本无法找出任何可以驳斥的地方。

心想,这下子应该再也没有人能够挑得出毛病来了吧。

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张傲竟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大厅。

“哈哈哈……哈哈哈……”

这突如其来的狂笑让在场众人都不禁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

刘玄初见状,眉头微皱,一脸疑惑地开口问道:“张大人,不知因何事如此发笑?还望明示。”

只见张傲止住笑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缓缓说道:

“玄初兄啊,您这话可就说错啦!其实平南王之所以屡次上书,不过只是做做样子,想要借此让朝廷放心而已……

哪曾想到咱们那位年轻稚嫩的小皇帝不懂其中深意,竟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那么现在我倒想问问平西王,难道您就不打算也效仿平南王,上书一封给朝廷,好让朝廷也能对您放下心来吗?”

张傲这一番话犹如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吴三桂的心口上,瞬间将局面扭转过来,反而将了吴三桂一军。

“呵呵……”吴三桂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神情显得颇为尴尬,缓缓地说道:“张大人此言究竟何意呢?”

此时,张傲紧绷着一张脸,严肃地回应道:“平西王,您与平南王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现今平南王遭遇如此变故,您岂能坐视不理呀!”

吴三桂闻言,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后,反问道:

“哦?不知张大人所指何事?再者说了,那可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旨意,本王又能怎样去管呢?”

其实,吴三桂心里很清楚,尚之信此次前来的真正意图,终于还是被挑明了。

一旁的刘玄初见状,呵呵轻笑一声,接过话头道:

“张大人,即便平西王肯向朝廷呈上奏章,为平南王求情,恳请不要将其遣返辽东,但依下官看来,恐怕皇上仍会以平南王自愿请辞为由,断然予以驳回啊。”

吴三桂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刘玄初的看法,并附和着说道:“玄初所言极是,老夫若要上书求情倒也并非难事。只是担心康熙帝根本不会应允呐!”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之际,一直未曾开口的方光琛突然发声道:

“王爷不必为此事烦忧过多,小人倒是想到了一条妙计,定能让康熙皇帝知难而退……”

众人看向方光琛,只见他站起身来:“平南王上书朝廷康熙准奏,是因为平南王势单力薄。若三藩同时请求裁撤,康熙定然不敢应允!”

“啪......”只听得一阵拍手叫好之声:

“不愧是平西王第一谋士方廷献,大公子来云南为了此事!二公子此时已经到了福建,或许已经说服靖南王,相约一同上书请求裁撤。”

“此话当真?”方光琛满脸狐疑地问道。

只见张傲一脸笃定地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必然当真,以二公子您的惊世之才,靖南王必定会欣然同意此事。

届时,咱们三藩共同上书,恳请圣上撤回藩属之位。”

说罢,张傲与方光琛默契十足地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显然二人皆是此意。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吴三桂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朗声道:

“好!既然如此,那本王也上书朝廷。此举一来可以让朝廷放心,表明我等并无贰心;二来嘛……也好试探一下朝廷对此事的真实态度……”

其实,吴三桂心中早就有此想法,只是这几日一直在犹豫不决,难以定夺。

如今听闻靖南王耿精忠也打算上书请求撤藩,吴三桂顿时觉得底气十足。

心想若是自己与耿精忠同时提出这个请求,那年轻气盛的康熙帝定然不会轻易应允。

这样一来,尚可喜想必也会按兵不动,继续留守广东。

如此一来,当前的局势便能暂时稳住,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动荡。

然而,就在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之际,一直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刘玄初却突然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大声喊道:

“王爷万万不可啊……!”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刘玄初身上。

只听他接着说道:“倘若康熙皇帝真的恩准了您们的撤藩请求,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啊!不知到时各位又当如何应对呢?”

“玄初啊,莫要再自欺欺人啦!王爷如今可是坐拥着十几万的雄兵呢!倘若朝廷真把王爷给惹怒了,那后果恐怕康熙帝根本就承担不起呀!”方光琛言辞犀利地反驳道。

“没错,方先生所言极是!若是朝廷将咱们三藩都给得罪了……那么这东南和西南的众多将士们,又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乖乖听命于朝廷呢?”

张傲紧接着出声支援方光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