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信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倘若能获得吴三桂大人的支持,或许我们真的还有一线希望。”
“只不过……”张傲欲言又止,话语在空中悬停了片刻后,他稍稍停顿下来,似乎在斟酌用词或者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表达。
一旁的尚之信见状,心中愈发焦急起来,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只不过什么呀?快别卖关子啦!”
张傲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只不过,如果王爷执意要搬离此地,那么无论是否争夺这个世子之位,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了。”
话音刚落,他不禁轻轻叹息一声,仿佛心头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
尚之信听闻此言,无奈地摇了摇头,满脸愁容地抱怨道:
“哎,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我曾经苦口婆心地劝说过父亲多次,但他老人家就是听不进去。如今可好,事情闹得越来越大,甚至连我们整个家族都被康熙那个黄口小儿玩弄于鼓掌之中。这老头子简直是将我尚家的颜面给丢得一干二净!”
听到尚之信这般口无遮拦地发牢骚,张傲连忙出言提醒道:“哎,公子切不可如此乱说啊!咱们身在外面,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王爷和整个家族的形象,万万不可让王爷的脸面受到丝毫羞辱。”
尚之信自知刚才言语有所不妥,赶忙点头认错:“张大人所言极是,是本公子一时冲动失言了……失言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前。
尚之信抬头望向前方,迷茫地开口问道:“哎,不知这几条路当中,哪一条才是通往昆明的方向呢?”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材瘦小但精神抖擞的小校尉快步走来,他先是恭敬地向尚之信行了个礼,然后开口说道:
“大公子,您看这边,左边这条道路径直通向西方,一直前行就能抵达昆明城,而且路程相对较短;而右边的这条道路呢,则是朝着西北方向延伸而去,同样能够到达昆明,不过需要比左边那条路多走上五六天左右的时间。”
尚之信听后微微颔首,随即大手一挥,果断地下令道:“好,那咱们就速战速决,赶紧出发,走左边这条路吧。”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便被一旁的张傲出声打断了。
只听得张傲语气沉稳地说道:“先等一等……”
接着,他转头看向那个小校尉,继续问道:“那么请问,这两条路之中,哪一条可以通往桂林呢?”
小校尉连忙答道:“回先生的话,右边的这条大路,可以一路直达桂林!”
听到这个回答,张傲不禁呵呵一笑,紧接着毫不犹豫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选择走右边这条路好了……”
这话一出,尚之信顿时面露疑惑之色,不解地看着张傲说道:
“呃……张先生,走右边这条路可是明显绕远了呀,足足要多出五六天的行程呢……”
面对尚之信的疑问,张傲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虽然走右边会多耗费一些时日,但却能让我们有机会结识新的朋友,这难道不是一件美事吗?”
尚之信闻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似乎对张傲这番出人意料的话语感到十分意外。
“先生的意思是……”
张傲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说道:
“没错,桂林与广州之间的距离不过区区一千二百里路程罢了。
虽说途中道路蜿蜒曲折、山峦起伏不断,还需不时涉过水流湍急的江河,但若是从桂林调兵遣将前往广州,即便情况最为糟糕,最迟也只需三日时间便能成功抵达目的地。”
听到此处,尚之信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对张傲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哈哈,张先生真乃当世之大才啊!此等谋略和见解,着实令在下深感钦佩不已!”
张傲谦逊地笑了笑,又继续分析道:
“至于要送给吴三桂的那份厚礼嘛,我们完全可以先取出其中一半赠予孙延龄。
待到达桂林后,再行补充物资,而后将剩余部分转交给吴三桂即可。
如此一来,既不会耽误给吴三桂送礼之事,又能借机拉拢孙延龄。”
“妙极!那就依张先生所言,咱们即刻启程向北进发,前去拜会一下孙延龄!”
尚之信豪情万丈地大手一挥,随即再次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那么,这个孙延龄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又为何能够得到尚之信如此重视并与其往来呢?
原来呀,这孙延龄正是孔四贞的夫君,同时也是孔有德的乘龙快婿。
常言道:所谓三藩之乱,实际上并非三藩之乱,而是四藩之乱。
然而,之所以没有被称作四藩之乱,主要原因在于这第四藩后续无人继承其势力。
既然提到这儿,那就不得不详细说一说那位定南王孔有德了。
孔有德出生于万历三十年,其籍贯乃是辽东。
当努尔哈赤势如破竹地攻克辽阳以及沈阳等地时,身为汉人的孔有德被迫逃离了辽东。
所幸,他的兄长孔有性此时正在毛文龙所统领的军队中效力,于是乎,孔有德便地踏上了前往投奔毛文龙之路。
初至毛文龙麾下,孔有德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武艺屡立战功,可谓是军功赫赫。
也正因如此,他声名远扬,逐渐成为了军中备受瞩目的人物。
在这期间,孔有德结识了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并与其意气相投、结下深厚情谊。
两人不仅时常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事,更是义结金兰,结拜为异姓兄弟。
此后,他们并肩作战、同生共死,共同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由于孔有德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勇猛,且指挥有方、谋略过人,没过多久便被擢升为参将一职。
而毛文龙对于这位能力出众的年轻将领亦是喜爱有加,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故而索性将其收为养孙。
此事一经传出,引得众人艳羡不已。
面对毛文龙的赏识与厚爱,孔有德自是感恩戴德,时刻铭记这份知遇之恩。
哪怕后来他贵为大清的藩王,每每提及毛文龙时,依然尊称其为“爷爷”,言语之间满是尊敬与怀念之情。
然而世事无常,到了崇祯元年,袁崇焕奉命经略辽东。
此人手持尚方宝剑,气势汹汹地奔赴皮岛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