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508章 马鹞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辅臣此时已然察觉到事情不对劲,心知不妙,当下不再犹豫,纵身一跃,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朝着他姐夫猛扑过去,两人瞬间便厮杀在了一处。

话说他姐夫与王辅臣交手,怎奈实力悬殊过大,不过区区十几个回合下来,便已落于下风,最终惨死于王辅臣之手。

王辅臣犯下命案后,不敢多作停留,匆忙逃离现场,几经辗转,竟投身到了明朝大同总兵姜镶的帐下。

就在此时,一名副将名叫王进朝者,偶然间瞥见王辅臣其人,只见其身材魁梧高大,更兼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心中甚是欢喜。

当下便决定将王辅臣收作自己的义子。

说来也巧,这王辅臣本家姓李,但此次得遇机缘,索性顺势改姓李为王。

此后,王辅臣留在大明军中效力。

军中众人见他面容白净如玉,仿若羊脂般细腻光滑;

身形挺直修长,好似翠竹般傲然挺立;

两道眉毛更是形状优美,宛如卧蚕一般,整体形象与世间流传之吕布画像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遂赠予他一个“活吕布”的响亮名号。

且说当时局势变幻莫测,李自成率领大军来势汹汹,姜镶眼见形势不妙,二话不说便选择向李自成投降。

然而没过多久,吴三桂率部击败了李自成所统领的大顺军。

姜镶见状,毫不犹豫地立即斩杀了大顺军的将军张天林,并迅速带领部下向清军投诚,而王辅臣自然也随着一同归降了清军。

只可惜啊,尽管姜镶已然投靠了清军一方,但其部众并未得到清军应有的重视和礼遇。

且说那多尔衮,对姜镶的不作为甚为不满,竟数次派遣使者前往斥责。

姜镶心中自是愤恨难平,遂暗中联络诸多前明将领,密谋再度举起反清复明之大旗。

他自封为兴汉大将军,以大同作为据点,广泛联合山西、陕西以及直隶三省众多的抗清力量,一时之间声势浩大。

多尔衮见状,赶忙派出其兄长阿济格,统率精锐的八旗军前去征讨姜镶。

而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有一员猛将格外引人注目,此人便是王辅臣。

只见他身骑一匹高大威武的黄色骏马,身披洁白战袍,英姿飒爽地率领着大军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当真威风凛凛!

阿济格与姜镶展开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激战,但每一次冲锋陷阵皆被王辅臣所率之师成功抵挡。

一旦王辅臣冲入战场,其勇猛之势无人能挡,手起刀落间斩杀了无数八旗军的将领和士兵。

以至于后来清军但凡见到那位骑着黄马、身着白袍的王辅臣,皆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避让开来,丝毫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久而久之,只要清军中有人惊恐地高呼:“是马鹞子,马鹞子来了……”

众将士便会如惊弓之鸟般作鸟兽散。

这边厢阿济格苦战两月有余,却始终无法攻破姜镶防线,那边厢多尔衮早已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话说那多尔衮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扑向大同,妄图一举攻克这座坚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辅臣竟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抵抗意志,成功地将多尔衮的大军击退。

这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让世人对王辅臣刮目相看。

但多尔衮岂会善罢甘休?

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他便再度集结重兵,卷土重来,又一次向着大同发起猛攻。

只可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王辅臣宛如战神附体一般,指挥若定,一次次打退了清军的疯狂进攻。

最终,多尔衮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回北京。

此时的大同周边地区,如蒙古察哈尔、山西陕西以及直隶等地,已然尽数落入大清的掌控之中。

姜镶眼见局势已然无法挽回,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再次向阿济格投降。

而王辅臣尽管心有不甘,但独木难支,也只好跟随姜镶一同归降于阿济格。

这阿济格对于王辅臣可谓恨之入骨,毕竟王辅臣曾多次令其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不过,阿济格并未痛下杀手,而是将王辅臣发配到辛者库为奴,欲使其受尽折磨。

时光荏苒,多尔衮因病离世,顺治皇帝终于得以执掌大权。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清理那些曾经被多尔衮诬陷迫害的官员及相关人士。

就在这个过程当中,顺治意外地发现了仍在辛者库受苦受难的马鹞子王辅臣。

要知道,这王辅臣的名号在满人中可是响当当的存在,谁人不知晓这位英勇善战的猛将呢?

即便是顺治皇帝本人,亦对其威名早有耳闻,并心生敬意。

正因如此,顺治皇帝当机立断,决定破格提拔王辅臣,将其任命为御前一等侍卫。

从此,王辅臣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机,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辉煌征程。

顺治十年,风云变幻之际,洪承畴毅然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清军,踏上了征战西南等地的征途。

此时,顺治皇帝钦点王辅臣出任洪承畴的贴身侍卫,以护其周全。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承畴身旁早已有另一名侍卫——张大元。

此人身怀绝技,乃是从大内选派而来。可他自恃身份高贵,对初来乍到的王辅臣颇为轻视,甚至心生嫉妒与敌意。

于是乎,张大元便时常故意给王辅臣制造麻烦、设置障碍,妄图让他出丑犯错。

面对这般刁难,王辅臣却表现得极为大度和冷静,丝毫不将张大元的挑衅放在心上。

相反地,他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作为侍卫的职责,兢兢业业地守护着洪承畴的安全。

在战火纷飞的西南战场上,王辅臣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武艺,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他的英勇无畏不仅令敌军闻风丧胆,更是赢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赞誉。

因其功绩显着,王辅臣很快便得到了晋升,被封为总兵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南的战局逐渐明朗,清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