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411章 吴三桂六十大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音刚落,康熙便以一种无比坚毅的眼神凝视着吴应熊,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其内心深处一般。

此时,吴应熊方才渐渐止住泪水,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随后恭敬地拱起手来,郑重其事地道:“多谢皇上的信任!”

恰在此刻,太皇太后面带微笑,缓声开口道:“平西王这个人啊,老身曾经有幸目睹过其风采。

若无平西王当年的赫赫战功与卓越贡献,又何来如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大清王朝?

即便平西王偶尔有些逾越规制之举,那也不过是为了抵御云南一带的苗族后裔以及土司势力罢了。”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皇祖母所言极是。这西南边疆之地,土司横行,匪患猖獗,

倘若没有平西王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镇守一方,朝廷岂能安然享此太平盛世之福泽?”

吴应熊心中暗自揣测,却始终摸不透眼前这两人究竟意欲何为,因此他只是默默地点头附和,并不敢轻易插话。

一旁的建宁公主见状,亦点头称是,并补充道:“没错,平西王定然不会做出僭越之事的。”

康熙此刻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吴应熊,语气坚定地开口道:“吴应熊,今日郝浴竟敢公然弹劾平西王,

想必其中定然存在误会,定是冤枉了平西王。

朕决定明日就将郝浴发配边疆流放,以此来消除朝廷上下对于平西王的无端猜疑。”

吴应熊闻听此言,当即再次跪地叩首谢恩,并赶忙回应道:“微臣感激不尽,承蒙皇上如此信赖。

微臣明日定会修书一封,向父王详述皇上与太皇太后的旨意。”

康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朝廷一直以来都对平西王深信不疑,而平西王也应当对朝廷充满信心才是。

现今既然出现了弹劾之事,那么你需得给平西王提个醒儿,嘱其行事务必小心谨慎些。”

吴应熊恭顺地垂首答道:“谨遵圣命,微臣自当把这番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父王。”

就在这时,太皇太后忽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吴应熊啊,听闻你父亲来年就要迎来六十岁大寿啦!”

吴应熊连忙点头应道:“回太皇太后的话,的确如此,明年正值家父的花甲之龄。”

“你自从和阿吉格大婚以来,就未曾前去探望过你的父亲,难道不是这样吗?”太皇太后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但那眼角深深的皱纹却显得格外醒目。

她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眼前的人。

“回太皇太后,确实如此,微臣已有整整二十个年头未能与家父相见了。”

吴应熊低垂着头,声音略微有些低沉地回答道。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既有对父亲的思念,又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将视线转向一旁的康熙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玄烨啊,你这位侄儿做得可不够好哦!

明年便是吴三桂的六十大寿了,朝廷准备的贺礼以及我个人的心意,

不妨就让阿吉格和吴应熊一同带回云南去,你觉得如何呢?”

太皇太后这番话说得十分自然,仿佛早已深思熟虑过一般。

然而,这句话刚一出口,便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令在场的吴应熊和建宁公主惊愕不已,他们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连一向沉稳的康熙皇帝也不禁愣住了,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

“玄烨,吴三桂的六十大寿,怎能缺少得了吴应熊和建宁呢?

他们此番前往祝寿,既能体现出作为晚辈的孝心,同时也代表了咱们朝廷的重视之意,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太皇太后满含疑惑地注视着康熙,似乎在等待他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整个宫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沉寂之中,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康熙皇帝的表态。

“呃……皇祖母……”

康熙说到此处,声音戛然而止,原本红润的面庞瞬间变得有些苍白,额头甚至隐隐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窘迫之色。

而站在一旁的吴应熊与建宁公主见状,心中皆是“咯噔”一下,他们深知康熙此刻的表情意味着什么——皇上显然并不赞同此事。

吴应熊不愧是久经沙场之人,其反应之迅速令人咋舌。

只见他立刻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太皇太后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言辞恳切地说道:“太皇太后,微臣觉得在京城为家父祝寿亦是极好的选择!

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既然微臣已在朝堂之上为国效力、尽忠职守,那么家父定然能够体谅微臣的苦衷。”

听到这话,太皇太后的脸色愈发阴沉,她冷哼一声道:“哼,玄烨,你平日里总是信誓旦旦地表示对吴三桂深信不疑,

可如今就连他的亲生儿子想要回去给他贺寿,你都百般阻挠,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信任吗?”

话音未落,太皇太后的身体便微微颤抖起来,那原本保养得宜的面容此刻也是毫无血色,显得格外憔悴。

康熙见状,心中大急,连忙开口解释道:“皇祖母息怒,孙儿又何尝不想成全这份孝心呢?可是……”

话未说完,便被太皇太后打断道:“只是什么?你今日若不给哀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休怪哀家不顾祖孙情分!”

面对太皇太后的咄咄逼人,康熙只得无奈地摊开双手,苦笑着回答道:“皇祖母明鉴,就算孙儿答应了此事,那些议政王大臣们恐怕也绝不会轻易点头应允啊!”

康熙所言不假,此事不仅太皇太后知晓,就连建宁公主与吴应熊亦是心知肚明。

就在此时,忽然传来\"啪......\" 的一声清脆巨响,直吓得康熙、吴应熊以及建宁公主浑身一颤。

康熙转头定睛一看,竟是太皇太后猛地拍击着桌面,那力道之大,仿佛要将整张桌子都震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