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鳌拜可是不能戗槎的,是个顺毛驴,你越顺着他,他就越觉得不好意思。可太皇太后既然没有明说,鳌拜也全当没有这回事。
回到议事厅,几人继续说着此事。
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激烈争论,鳌拜始终坚持绝不能向皇帝和太后妥协。
他坚信汤若望理应被处以凌迟酷刑,如果轻易放过汤若望,岂不是让天下人觉得自己理亏吗?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肃穆,康熙面色沉重地发问:“鳌爱卿,关于汤若望一案,如今处理情况如何?”
鳌拜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回禀陛下,经过刑部审议以及众多大臣会审,一致认定汤若望罪行累累、无法无天,竟敢谋害皇贵妃与先帝。如此罪大恶极之人,处理结果断不可更改,必须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然而,话音未落,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犹如雷鸣般震撼人心。
紧接着,整个宫殿开始剧烈摇晃,那巨大的横梁竟然瞬间坠落至地面,恰好砸中一名官员的脚部,令其痛苦不堪,发出阵阵惨呼:“啊……”
此时此刻,索额图立刻察觉到发生了地震,毫不犹豫地抱起康熙,拔腿便往外狂奔,并大声呼喊:“地震了!快快闪开!”
随着索额图的呼喊声响起,朝堂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群臣们惊慌失措,纷纷尖叫着四处逃窜,试图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而鳌拜也被这突发状况吓得脸色苍白,反应过来后,他冲出了宫殿。在这惊心动魄的时刻,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的生死,无暇顾及其他。
地震过后,朝堂上一片狼藉。康熙心有余悸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脸色苍白。
鳌拜见康熙都吓傻了,过来问道:“皇上!皇上您怎么样了!”
康熙点点头:“朕没事,鳌中堂这地震或导致民间受灾严重,汤若望一案暂且搁置,先去民间救灾吧!”
鳌拜心知地震关系重大,点点头对着朝臣说道:“今日朝会被地震阻止,咱们理应前去民间,查看灾情救灾,每人各司其职,先去救灾救人吧!”
说罢这朝堂的议会散去,康熙虽然心有余悸,但是很担心太皇太后和皇宫,
于是马上派人去皇后那里探查情况,自己跑去坤宁宫去看太皇太后。
鳌拜和一众大臣们开始组织救援工作。他们分派任务,调动资源,努力救助受伤的民众,重建被毁的房屋。
康熙焦急地等待着皇后那边的消息。
终于,侍卫带来了报告,皇后安然无恙,只是受到了一些惊吓。
康熙松了口气,须臾之间,他已经跑到了慈宁宫。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在坤宁宫内安慰着受惊的宫女和太监。她展现出坚强的领导力,让人们感到安心。
当康熙来到坤宁宫时,太皇太后给予了他温暖的拥抱,告诉他不必过于担忧,国家会度过这次难关。康熙感激地看着太皇太后,心中充满了敬佩和依赖。
康熙在宫内徒步巡查了整整一个时辰,期间不断有人前来禀报,得知宫中的宫女和太监已经死伤了一百多人,房屋也倒塌了四十多间。
待到宫中的事情基本处理完毕之后,康熙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索额图:“索额图啊,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是否会跟汤若望那桩案子有所关联呢?如此一来,汤若望岂不是就有救了吗?”
索额图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皇上英明,微臣认为陈廷敬先生博古通今,对各类典籍都了如指掌,或许我们应该去向陈先生请教一番。”
康熙颔首道:“所言甚是,走吧,一同前往南书房。”
两人抵达南书房时,陈廷敬正端坐在书案前,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古籍。
康熙毫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问道:“陈先生,此次地震发生得实在太过诡异,不知你对此事有何见解呢?”
陈廷敬轻笑一声,似乎早已知晓康熙的来意,故意卖起了关子:“皇上,关于这次地震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不知您想先听哪一种呢?”
康熙见状,心知陈廷敬又在故弄玄虚,但还是耐着性子坐下,回应道:“若是能救下汤若望便好。”
陈廷敬微微点头:“自然可以!”
康熙闻言喜出望外:“好啊!师傅快快讲来让朕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