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带兵打仗,难道是要靠讨好皇帝的能力去打败敌人吗?
拿破仑三世没有听从参谋长的劝告,在得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亲自出征的消息后,他立刻下令发起进攻,似乎打算通过一场正面对决来为自己正名。
威廉一世的军事能力只能说平平无奇,若论个人指挥才能,他与拿破仑三世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然而与高卢皇帝不同的是,威廉一世虽然自身并不出众,但他懂得信任并重用身边的将领,善于听取专业意见。
尽管名义上是他亲征督战,但实际的作战安排,都交由经验丰富的军官们处理,他本人并不随意干涉指挥。
面对法军的进攻,普军选择稳扎稳打,先守后攻。
他们正好从天朝购入了大量新式机枪,这些武器在防御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自8月27日起,双方围绕多特等地展开激烈交锋。
在皇帝的亲自督战下,法军士气高涨,接连发起猛烈进攻。
最先展开行动的是法军的炮兵部队——拿破仑三世最擅长的正是炮兵作战。
在他的直接推动下,高卢研发的“拿破仑大炮”一度风靡全球,成为各国争相引进和仿制的热门武器。
而这次出征,他便带去了大量炮兵装备。
在皇帝的亲自指挥下,法军集中了超过五百门火炮,对着普军阵地展开猛烈轰击!
密集的炮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战场上顿时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看着炮兵将敌军阵地炸得一片狼藉,拿破仑三世心中颇感满意。
“呵呵,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咱们的火炮最让我放心,其他国家想赶上我们,还差得远呢!”
话音未落,对面沉默已久的普军炮兵突然发起反击!
轰!轰!轰!
一发发炮弹精准地砸在法军炮兵阵地中央,炸得士兵们四散奔逃,阵型大乱。
“快!马上转移火炮阵地!”
拿破仑三世脸色骤变,他终于明白,刚才普军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在锁定他们炮兵的位置,好集中火力反击!
为了不让己方火炮被彻底摧毁,必须立刻转移阵地,再寻找机会打击敌军炮兵!
然而,即便法军迅速调整阵地,在接下来的炮战中,依旧被对方牢牢压制!
法军惊恐地发现,敌军火炮的射程明显更远,自己打不到对方,对方却能轻松命中自己,战场形势彻底陷入被动!
为了解决炮兵的困境,拿破仑三世果断下令,让步兵发起冲锋!
看着士兵们奋勇向前的身影,这位高卢皇帝心中稍感欣慰。
虽然炮兵受挫,但没关系,他们的步兵依然能扭转战局!
他甚至已经在脑海中构想出法军冲锋时,普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的场面!
只要法军突破敌军防线,他立刻就会下令追击,一举歼灭这支普鲁士军队,甚至将他们的国王威廉一世俘虏!
一想到威廉一世跪在他面前,低声哀求饶命的画面,拿破仑三世的心中便充满期待!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击碎了他的幻想。
面对法军的冲锋,普军枪炮齐发,密集的弹雨如死神般收割着冲锋士兵的生命。
一名又一名法军倒在冲锋途中,他们的进攻还没靠近敌军阵地,就已被彻底瓦解!
第一波冲锋部队伤亡超过九成,只有少数位于后方的士兵在察觉形势不对后迅速撤退,才侥幸保命。
而冲在最前面的那些士兵,根本来不及撤退,早已被普军猛烈的机枪火力打得千疮百孔!
“这怎么可能?我的军队怎么可能被打退?”
望着战场上横七竖八的法军尸体,拿破仑三世难以接受,喃喃自语。
不只是他,其他法军将领也震惊不已。
他们的部队冲锋还不到十分钟,就被彻底击溃。
敌军火力之猛烈,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们用的是什么武器?”
不少将领注意到了普军在战斗中使用的一种威力极大的武器,正是它,让法军的冲锋功亏一篑,还造成了如此惨重的伤亡!
“好像是机枪。”
有见多识广的人认出了普军刚才使用的武器。
其实法军也有装备机枪,甚至在整个欧洲,法国还是最早研制和使用这种武器的国家。
“机枪?不可能!机枪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一听是机枪,其他将领都感到难以置信。
“为什么我们的机枪没有这么强的威力?”
他们装备了不少机枪,但从未在实战中见到如此恐怖的火力,心中充满疑惑。
“也许,对方的机枪比我们更先进。”
有人低声说道。
听到这句话,众人这才记起一件事。
普鲁士人与远东的天朝来往密切,他们曾从天朝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轻便火炮和这种威力更强的机枪!
正面进攻受挫,法军攻势顿时陷入停滞。
不甘失败的高卢皇帝,甚至动用了他那位叔叔——拿破仑一世留给他的最后一批老近卫军!
这支历史悠久的近卫部队起源于拿破仑时代,是从法军各部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完全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是帝国皇帝亲卫队的核心力量。
他们的战斗素养和作战能力在当时堪称顶尖。
当年在拿破仑的指挥下,这些老近卫跟随他们的皇帝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即便是在滑铁卢一役中,老近卫依然与他们的统帅并肩奋战,试图扭转败局。
然而,法军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这支精锐部队也随之消亡。
当年参战的老近卫大多阵亡于滑铁卢战场,但幸存下来的一些老兵仍然坚持保存着这支部队的精神火种。
等到拿破仑三世登基后,他重新恢复了这支曾辉煌一时的部队,重建了自己的皇家近卫军,作为贴身卫队随时伴随左右。
当看到普通部队在普鲁士阵地前接连受挫、难以突破时,拿破仑三世想起了这支有着辉煌历史与顽强战斗力的老部队。
他下定决心,命令老近卫投入战场,期望他们能够扭转局势,带领法军突破敌军防线!
老近卫果然不负众望,作为法军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一上战场就迅速掌握了普军火力部署的情况,并果断绕开敌方机枪阵地,从侧翼发起攻击。
这一战术果然奏效。
侧翼原本部署的是普军骑兵,本是用来应对敌军骑兵冲击的,没想到最先冲上来的反而是法军步兵。
一时之间,普军阵线出现了混乱。
有人主张立即派出骑兵迎击这股法军,也有人担心这是法军设下的圈套,若贸然出击,可能遭到敌方骑兵伏击。
若骑兵一旦失利,整个战局将变得极为被动。
正因这一犹豫,老近卫已经突破了普军防线,杀入敌阵!
“战机来了!让骑兵紧随其后,彻底搅乱敌军侧翼!”
拿破仑三世虽不及其叔父拿破仑那般军事天才,但也不乏统兵之才。
如此明显的战机,他自然不会放过。
接到命令后,法国骑兵迅速向侧翼发起冲锋,意图扩大突破口,彻底打乱普军阵型。
此时,普军方面也察觉到了危机。
一旦让法军骑兵突入,局势将难以收拾!
于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亲自下令,派出骑兵迎击法军,并调集大批步兵围攻老近卫,希望在法军主力赶到前,将这支极具威胁的精锐部队一举歼灭。
双方反应迅速,大量骑兵在战场上奔腾而起,奔赴中央平原,在莱茵地区的广阔田野上展开了一场血战。
与此同时,普军也从多个方向朝老近卫发起围攻,企图将他们围歼。
老近卫再次展现了他们老练的战术素养。
他们察觉到可能被包围的风险后,一面朝己方骑兵靠拢,寻求支援,一面边打边撤,避免被敌军合围。
这场激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双方整整交战一整天,最终以老近卫成功撤出战场、双方停战收兵而告终。
战后统计,法军共阵亡1.2万余人,其中包括步兵五千三百余人、骑兵五千五百余人,还有数百名炮兵,而老近卫也损失了八百多人。
相比之下,普军伤亡略少一些,共计阵亡三千四百名步兵、四千三百名骑兵,炮兵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伤亡数字来看,普鲁士似乎稍占优势。
然而,战后威廉一世却并未感到轻松。
法军展现出的战斗力令他意外,尤其是那支老近卫的顽强表现,更让他心生警惕。
“法军竟有如此强悍之兵,看来我们不能轻敌了!”
老近卫给普鲁士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在拿破仑战争之前,普鲁士曾在七年战争中吃过这支精锐部队的大亏。
当时在欧洲享有最强军队称号的并非高卢人,而是属于普鲁士的荣耀。
在腓特烈大帝的年代,普鲁士曾用仅二万两千人的军队大败三万二千法军与一万五千奥地利联军,取得了毙敌五千、俘敌六千,而己方仅损失五百的辉煌战果。
然而到了拿破仑时代,曾顶着“欧洲第一劲旅”头衔的普鲁士军队,却在法军面前屡战屡败,被打得节节败退,若不是靠北方强邻的援助,恐怕国家早已不复存在。
而那场战争中给普鲁士留下深刻阴影的部队,正是这支老近卫军。
普鲁士人本以为,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这支军队早已解散、湮没于历史,没想到几十年后,他们竟在战场上再次相遇。
这让威廉一世心头一紧。
难道,对面那位拿破仑三世,真能像他的叔叔一样,让法军重现昔日辉煌吗?
不只是威廉一世感到震惊,莱茵战役结束后,整个欧洲都对法军中这支神秘再现的老近卫军感到不可思议。
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当年那个横扫大陆的拿破仑帝国,那些曾被其统治的国家,更因此对高卢心生戒惧。
“老近卫军?我听说过这个名字,原本以为他们早就随拿破仑被流放后彻底消亡了,没想到竟然还存在!”
多亏了电报的普及,信息传递变得迅速而高效,驻普鲁士的大清使馆不断将欧洲的战况传回长安。
清廷上下,尤其是皇帝与军方高层,对这场战争的进展极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