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铁院 > 第239章 内部的阴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亥时的刘家堡,只有巡逻队的火把在街巷里移动,橘红色的光在墙面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潜伏的鬼魅。陈武亲自带着一队巡逻兵,脚步放得极轻,手按在腰间的长刀上,大战在即,内部的安稳比什么都重要,任何一点异常,都可能是致命的隐患。

“那边怎么回事?”陈武突然停住脚步,目光锁定东墙巷的阴影处。那里有两个模糊的人影,背对着火把,凑在一起低声嘀咕,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偶尔抬头往东墙的炮位方向张望,形迹十分可疑。

巡逻兵立刻围了上去,火把的光瞬间照亮两人的脸——是半个月前投奔刘家堡的流民,一个叫刘二,一个叫王四,之前被分配到粮库帮忙,此刻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东墙巷,脸上还带着慌乱。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陈武的声音冷得像冰,“粮库的值守时间还没到,谁让你们来东墙的?”

刘二和王四对视一眼,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王四的手不自觉地往怀里缩,被巡逻兵一把抓住,从他怀里搜出一张揉皱的麻纸,上面用炭笔画着简单的线条——竟是东墙炮位的分布草图,旁边还标注着“夜间值守人数”“火药存放点”等字样!

“这是什么?!”陈武一把夺过麻纸,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你们是清军的细作?!”

刘二吓得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哭着求饶:“不是俺们要当细作!是清军的人抓了俺的娘,逼俺们画炮位图,说要是不画,就杀了俺娘……”

王四则还想狡辩,却被巡逻兵按在地上,从他腰间搜出一小块刻着“清”字的木牌——那是清军细作的信物。证据确凿,两人再也无法抵赖。

陈武立刻让人把刘二和王四绑起来,带到赵忠的住处。此时赵忠刚检查完北墙的工事,正准备休息,听到消息,立刻起身,铁拐杖在地上戳出沉闷的声响:“带上来!”

审讯在灯下进行,赵忠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把炮位草图和木牌放在两人面前:“说实话,清军还派了多少细作进来?你们要把图传给谁?”

刘二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断断续续地交代:“就……就俺们两个!清军的使者说,只要俺们画出炮位图,再摸清粮库的位置,就放了俺娘……还说……还说城破后,给俺们赏银……”

王四则还想硬撑,却被赵忠的眼神逼得不敢抬头——赵忠经历过太多战场,眼神里的狠劲,不是一个流民能扛住的。最终,他也承认,两人原本计划在今夜把图塞到东墙外的老槐树下,由清军的哨探取走,没想到还没送出去就被抓了。

“把他们带下去,关押在箭塔底层,派两个人日夜看守,别让他们自杀,也别让其他人接触。”赵忠没有立刻处置,而是让人先把两人关起来,随后立刻去找刘江。

刘江听完汇报,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眉头紧锁:“清军这是想里应外合,先摸清咱们的防御,再找机会破坏炮位或粮库——必须立刻进行内部排查,把隐藏的细作都揪出来,不然等攻城时,他们在内部动手,咱们就完了。”

他看向赵忠,语气郑重:“赵叔,这件事交给你,全权负责。不管涉及到谁,只要有嫌疑,就先控制起来,审讯清楚。手段可以狠一点,现在不是讲仁慈的时候,必须快、准、狠,排除隐患。”

“俺明白。”赵忠点头,转身离去时,眼神里多了几分决绝。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刘家堡内进行了一次秘密却雷霆的内部清洗。赵忠带着可靠的老兵,按照之前登记的流民名单,逐一排查近期投奔的人员:

- 在粮库发现一个记账的流民,账本上的数字有异常,仔细盘问后,发现他故意记错粮食数量,想误导他们的粮草统计,实则是清军派来的细作;

- 在工匠坊找到一个帮忙拉风箱的少年,他总在孙铁匠铸炮时偷偷观察,还试图打听火药配方,经审讯,他是清军民夫的儿子,被胁迫来打探铸炮进度;

- 甚至在伤棚里,发现一个假装受伤的流民,他的伤口是自己划的,实则想趁夜摸去伤棚的药库,给草药下毒,幸好被老秦头及时发现。

短短一夜,共揪出5名清军细作和3名被胁迫散播悲观言论的流民。对于细作,赵忠按照刘江的命令,在堡中心的空地上公开处置——他们被绑在木桩上,当着所有流民和士兵的面,承认了自己的罪行,随后被斩首示众,木牌插在尸体旁,写着“细作之戒”。

对于被胁迫的流民,赵忠没有处死,而是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忏悔,随后罚去加固最危险的北墙工事,戴罪立功。“俺们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听鞑子的话了!俺们要跟着堡主,守好堡!”一个流民哭着喊道,声音里满是悔恨。

天快亮时,清洗结束。空地上的血迹被泥土掩盖,却留下了足够的震慑——堡内的流民和士兵们,看着木桩上的木牌,再也没人敢私下散播“守不住”的言论,反而更加警惕,遇到可疑人员,会主动上报巡逻队。

赵忠走到刘江面前,脸色有些疲惫,却透着一丝轻松:“堡主,隐患都清了。5个细作已处置,3个被胁迫的也罚去做工了。现在堡内,没人敢再跟鞑子勾结了。”

刘江点点头,望向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光:“辛苦你了,赵叔。这一夜,虽然残酷,却是必要的——咱们不能在跟清军拼命的时候,背后被人捅刀子。现在内部稳了,接下来,就能专心应对城外的鞑子了。”

晨光中,堡内的炊烟缓缓升起,士兵们开始新一轮的巡逻,流民们也陆续走出茅草棚,投入到加固工事的工作中。昨夜的清洗像一场短暂的风暴,虽留下了血色,却也吹散了内部的阴影,让这座即将迎来大战的堡垒,多了一份坚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