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铁院 > 第212章 战略方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家堡西侧的山坳里,秘密工匠坊旁的小木屋被临时征用。木屋狭小,仅容七八人围坐,油灯的火苗跳动着,将众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忽明忽暗。这里远离张文弼的赞画署,听不到堡内的喧闹,是避开监军、召开闭门会议的最佳地点。

刘江坐在木屋正中的木凳上,面前摆着一张粗糙的地图是他让工匠连夜绘制的,标注着刘家堡周边百里内的山川、村落和已知的抗清山寨。他指尖按在地图中央的“刘家堡”上,眼神凝重却透着一股破局的决心:“清廷五千精锐、二十门红衣大炮,一月后必至。单靠咱们这座孤堡,守得住一次,守不住第二次。今日找诸位来,是想议一条新的路,向外发展,建立山寨联盟。”

“山寨联盟?”众人皆是一愣,连一直沉稳的赵忠都抬了抬眼,等着他细说。

刘江指尖划过地图上刘家堡周边的几处红点,那是探子回报的抗清山寨,“咱们以刘家堡为核心,联络周边山区的抗清力量。像西北三十里的黑风寨,听说有两百多人,寨主是原明军把总,因不愿降清躲进了山;西南五十里的青石寨,多是逃荒的流民,靠打流寇为生,也抗清;还有东北二十里的狼牙寨,虽人数不多,却熟悉地形,善打游击。咱们把这些山寨联合起来,扶持他们,甚至逐步整合,形成以刘家堡为中心的联盟。”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这样一来,刘家堡就不再是孤堡,山寨能当咱们的前哨,清军来犯时,他们能袭扰粮道、拖延行军;山寨能提供兵源,他们的青壮可编入咱们的队伍,弥补兵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山区有土地、有资源,能种粮、能采草药、能挖矿,咱们能和他们互通有无,解决粮食和铁料的困境。这不仅是战略缓冲区,更是咱们的经济补给区。”

话音刚落,赵忠第一个拍桌赞同,胸口的伤因激动微微起伏:“好!这主意好!上次清军来犯,咱们就吃了孤堡的亏,没前哨预警,没外围牵制,只能被动挨打。有了山寨联盟,清军一动,黑风寨、青石寨就能先探到消息;他们来攻城,咱们的机动队能联合山寨,绕到后面烧粮草、打游击,让博洛首尾不能相顾!”

他是行伍出身,最懂战场的“势”,“而且兵源和粮食,是咱们的死穴。黑风寨有明军老兵,能补充精锐;青石寨有流民,能开垦山区的荒地种粮。咱们帮他们抗清、打流寇,他们给咱们出人、出粮,这是双赢!总比困在堡里,等着清军来围强!”

李三也立刻附和,他本就是流民出身,熟悉底层的抱团逻辑:“赵叔说得对!俺在山里待过,那些山寨看着散,其实都怕清军,清军来了,他们要么被剿,要么被迫降。咱们现在是‘大明铁壁’,有威望,只要咱们牵头,说要联合抗清,他们肯定愿意!到时候俺带着机动队,去帮他们训练,教他们打游击,咱们的人也能混个脸熟,慢慢把队伍整合起来!”

老周摸着下巴,也点了点头:“粮食方面,周边村落的支援有限,山区荒地多,要是能让青石寨的人种粮,咱们再给他们点种子,秋收时换粮食,至少能多撑三个月。还有草药,山里多的是,能解决伤兵的用药问题,比咱们派人出去采安全多了。”

木屋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赵忠、李三、老周都觉得这是条可行的路,连孙铁匠都插了句嘴:“要是能找到山里的铁矿,俺们铸炮就不愁铁料了!到时候铸十门、二十门弗朗机炮,就算清军来二十门红衣大炮,咱们也能跟他们拼拼!”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刘远突然开口,语气带着担忧:“江儿,这主意是好,可太冒险了。”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他,刘远攥着拐杖,指节发白,“那些山寨,多是乌合之众,各有各的心思。黑风寨的寨主是明军把总,说不定还想着朝廷的官职;青石寨是流民,一盘散沙,说不定清军一来就降了;狼牙寨更是野性难驯,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抢咱们的粮。咱们离开坚堡,去联络、扶持他们,万一被他们坑了,或者清军趁咱们分兵时来攻,怎么办?”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热烈的气氛上。刘远是地主出身,一辈子求稳,最懂“风险”二字,刘家堡是根基,根基动了,一切都完了。“咱们现在虽弱,可堡墙还在,人心还齐,守住堡至少有一线生机。要是出去联盟,根基空了,山寨又靠不住,那才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刘江看着父亲,没有立刻反驳。他知道刘远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那些山寨确实鱼龙混杂,可他更清楚,坐以待毙的风险,比向外发展更大。

木屋的气氛再次陷入沉默,油灯的火苗被风吹得晃了晃,墙上的影子也跟着扭曲。支持和担忧的两派,都望着刘江,等着他下判断。刘江指尖再次落在地图上的红点,心里清楚:这场辩论,不仅是战略方向的选择,更是刘家堡生死存亡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