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铁院 > 第181章 绝望的坚守(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天的清晨,没有传来熟悉的炮击声。刘江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的清军营地,心里充满了疑惑,博洛突然停火,绝非好事,要么是在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要么是在酝酿别的阴谋。

果然,没过多久,一支清军骑兵从营地中冲出,为首的士兵手里举着一面白旗,朝着刘家堡驶来。在距堡百步外,骑兵停下,为首的士兵高声喊道:“刘家堡的守军听着!我家主帅有话要说!若你们开城投降,主帅保证不伤害百姓,还会给你们一条活路!若执意抵抗,等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城头的士兵们立刻怒了,有人举着弓箭对准那名士兵,骂道:“狗鞑子!休想让我们投降!”

刘江抬手阻止了士兵们,冷眼看着那名清军士兵:“回去告诉博洛,刘家堡的人,没有投降的孬种!想踏进来,除非踩着我们的尸体!”

清军士兵冷笑一声,转身返回营地。不多时,博洛骑着黑马,出现在营地前,手里拿着一封劝降书,高声喊道:“刘江!你不过是一介乡勇,守着一座破堡,何苦让全城百姓跟着你送死?南明远在江南,根本救不了你!只要你开城投降,我保你荣华富贵,如何?”

刘江没有回答,而是从士兵手里接过一张弓,搭箭拉满,对准博洛的方向。箭矢带着呼啸声飞出,虽没射中博洛,却擦着他的战马飞过,惊得战马扬起前蹄。博洛脸色一沉,勒住马缰,冷声道:“冥顽不灵!既然你想死,我就成全你!”说完,转身返回营地。

劝降失败,城头的气氛却比之前更凝重。士兵们都清楚,博洛接下来一定会发动总攻,而他们的城墙已摇摇欲坠,伤亡过半,弹药和粮食也所剩无几,绝望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整座堡垒。

“堡主,咱们还有多少粮食?”赵忠走到刘江身边,低声问。

刘江沉默片刻,说:“粮库的粮食,最多还能撑五天。水窖里的水,也只够三天了。”

赵忠叹了口气,却没再说什么,只是转身走向伤棚,那里还有更多的伤员等着他去安抚。

刘江望着城头疲惫的士兵们,望着堡内忙碌的百姓们,深吸一口气,走上城墙最高处,高声喊道:“弟兄们!乡亲们!博洛劝降,可咱们能投降吗?”

“不能!”士兵和百姓们齐声呐喊,声音里带着悲愤和坚定。

“对!不能投降!”刘江的声音穿透晨雾,“鞑子占我土地,杀我同胞,咱们要是投降了,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弟兄吗?对得起被鞑子害死的亲人吗?这座堡,是咱们的家!家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咱们亲手建的;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咱们的亲人!就算粮尽水绝,就算城墙塌了,咱们也要用刀枪、用拳头、用牙齿,和鞑子拼到底!”

“拼到底!拼到底!”呐喊声震得城头的尘土簌簌掉落,士兵们举起手中的武器,眼里重新燃起斗志;百姓们也挥舞着手里的农具,脸上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

刘江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箭塔的方向,那里王顺和工匠们还在修复弗朗机炮;伤棚里,老周正给伤员包扎伤口;校场上,妇女们在磨制箭头;孩子们则在收集石头,准备用来砸冲进来的清军。他知道,绝望还在,可希望也从未熄灭。

“传我命令!”刘江高声下令,“第一,所有能动的人,都来城头加固城墙,用泥土、用石头、用家里的桌椅板凳,只要能挡住鞑子,什么都能用!第二,工匠们继续修炮、铸箭,把所有能用的材料都用上!第三,预备队做好准备,一旦城墙被破,立刻退守第二道壕沟,和鞑子打巷战!第四,百姓们都躲进核心箭塔和粮库,那里是咱们最后的庇护所!”

命令下达后,全堡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士兵们和百姓们一起,扛着泥土、拖着桌椅,往城墙的缺口处填补;工匠们在箭塔下,用仅剩的铁料铸箭头,火光映着他们满是黑灰的脸;预备队则在第二道壕沟旁,挖了更多的陷阱,埋上震天雷;妇女们把最后一点粮食做成干粮,分给每一个人,孩子们则把收集来的石头堆在箭塔底层,随时准备扔下去。

正午时分,清军营地传来了号角声,总攻开始了。十门红衣大炮再次轰鸣,这一次,炮弹比之前更密集,东墙的缺口瞬间扩大到三丈,墙面彻底坍塌了一大段,露出堡内的景象。紧接着,五百名满洲马甲排成密集的冲锋阵型,朝着缺口冲来,马蹄声踏得地面咚咚作响,像死神的鼓点。

“鞑子冲锋了!”了望哨高声喊道。

刘江拔出腰间的腰刀,指向冲来的清军骑兵,高声喊道:“弟兄们!拿起武器!守住缺口!为了家园,为了亲人,杀!”

“杀!”

士兵们齐声呐喊,举着盾牌和长枪,冲向缺口处,与清军骑兵展开了肉搏。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有人倒下了,立刻有人顶上去;有人受伤了,咬着牙继续战斗。城头的弓箭手拉满弓弦,朝着清军射击;工匠们架起弗朗机炮,朝着清军的后续部队开火;百姓们则在后面,把石头和木头往下扔,砸向冲进来的清军。

绝望依旧笼罩着刘家堡,可坚守的意志却像城墙下的野草,在炮火和鲜血中顽强生长。刘江挥刀砍倒一名清军骑兵,手臂被对方的长枪划伤,却依旧不肯后退。他望着身边浴血奋战的弟兄们,望着远处依旧挺立的箭塔,心里清楚:这场战斗或许会输,这座堡垒或许会塌,可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坚守,刘家堡的精神就不会灭,反抗的火种就不会熄。

夕阳把战场染成了暗红色,炮火的轰鸣声、刀剑的碰撞声、人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绝望却悲壮的坚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