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铁院 > 第61章 新的威胁,新的训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新的威胁,新的训练

北疆来的警讯像块石头,沉在刘江心里。蒙古骑兵的迅捷与凶悍,绝非流寇或溃兵可比——他们是骑着马的“移动利刃”,能在你反应过来前撕开防线,抢了就走,根本不给你打阵地战的机会。这日一早,刘江就把赵忠、张猎户和所有护卫队小头目叫到了校场。

“蒙古骑兵的威胁,比王老虎强十倍。”刘江站在高台上,望着下面列队的百名护卫,声音比往日更沉,“他们骑马冲锋时,马速比奔牛还快,马刀一扫就能劈倒一片。咱们之前对付步兵的法子,对付骑兵没用。从今天起,训练改方向——一切围绕‘防骑兵’来练。”

护卫们交头接耳,眼里多是茫然。他们大多是农民或流民,这辈子没见过真正的骑兵,更不知道该怎么防。

“赵大哥,你先说。”刘江看向赵忠。

赵忠往前一步,手里握着长枪:“对付骑兵,最要紧的是别让他们冲起来!马再快,也怕密集的枪阵。咱们长枪队,要练‘方阵’——五十人站成五排,前排半蹲,枪尖斜指前方,后排挺直,枪尖高过前排,形成一道‘铁刺猬’,骑兵敢冲,就把他们的马和人一起捅穿!”

说着,他让长枪队五十人出列,现场演示。可刚站了个大概,队伍就乱了——前排有人蹲得太低,后排的枪尖差点戳到他后背;有人没站稳,被旁边的人一碰就歪,原本该密集的枪阵,露出好几个缺口。

“不对!”赵忠皱眉,挥枪敲了敲一个护卫的膝盖,“半蹲不是下跪!膝盖弯到一半,重心往下沉,脚要站稳,像钉在地上一样!”他又走到队列中间,把几个歪了的枪尖拨正,“枪尖要齐!前排指马腿,后排指马胸和人,密密麻麻,别给他们留缝!”

重新调整后,枪阵稍显整齐,可赵忠一喊“模拟骑兵冲锋”,让几个护卫举着木棍假装马冲过来,前排的护卫还是下意识往后缩,枪阵瞬间又乱了。

“怕什么?!”赵忠怒吼,“这只是假的!真到了战场上,你一缩,马刀就劈你脑袋上了!都给我记住——枪阵一散,咱们全得死!”

刘江没说话,只是让人把之前做的铁蒺藜撒在枪阵前的地上:“你们看,这是铁蒺藜,尖刺朝上。骑兵冲过来,马脚踩上去就会崴,速度就慢了。但光有铁蒺藜不够,枪阵必须撑住第一波冲击。”他让赵忠把训练分成三步:先练站阵,保证枪尖齐、重心稳;再练“变阵”——从横队快速缩成方阵,要求在三息内完成;最后练“防守反击”——等骑兵被枪阵挡住、马速放缓时,后排长枪刺马,前排趁机用短刀砍马腿。

接下来几日,校场上天天响起“哐哐”的撞声——赵忠让人做了个假马模型,用木架推着,让几个护卫喊着号子往前冲,模拟骑兵冲锋。长枪队的弟兄们顶着假马练枪阵,起初总被“冲”得东倒西歪,有人胳膊被假马撞得青肿,却没人敢退。赵忠亲自站在前排,握着长枪示范:“重心沉下去!枪尖别晃!就当这假马是真骑兵,你怕了,它就真能撞死你!”

练了五日,枪阵终于有了模样。五十人站成方阵,枪尖密密麻麻指向前方,假马冲过来时,前排的人纹丝不动,后排的长枪稳稳抵住假马胸口,“咚”的一声把假马顶回去,再也没散过阵。赵忠又教他们变阵:听到“缩阵”的哨声,横队立刻往中间收缩,三息内就能结成方阵;听到“分阵”的哨声,方阵又能快速散开,包抄侧面的“残兵”。

长枪队练得如火如荼,弓手队的训练也换了样。

张猎户让人做了十几个木靶,上面画着骑马的假人,底下装了轮子,让杂役队的少年们推着跑动,模拟骑兵移动。弓手们站在三十步外,要射移动的靶心。

“以前射固定靶,你们准头还行,现在射移动的,就得练‘跟靶’!”张猎户举着弓示范,眼睛盯着跑动的木靶,手臂跟着靶的方向移动,等木靶跑到身前时,猛地松弦——箭矢“咻”地飞出,正中靶心。“看清楚了?别等靶跑过去再射,要预判它的方向,提前拉弓,靶到了就放!”

可弓手们练得磕磕绊绊。有的没等靶到就放箭,箭落在地上;有的等靶跑远了才射,箭擦着靶边飞过;那个李村少年急得满头汗,拉弓时手一抖,箭竟往天上飞了。

“别急!”张猎户拍了拍他的肩膀,“心要静,眼要准。你就当这木靶是抢你家人的蒙古兵,你射不准,他就跑了!”

他们从二十步开始练,慢慢加到三十步、四十步。杂役队的少年们推着木靶跑,跑得忽快忽慢,有时还故意变向,逼弓手们调整角度。弓手们胳膊练得酸痛,手指被弓弦勒出红痕,却没人歇着——北疆流民描述的惨状还在耳边,他们知道,这一箭射不准,将来死的可能就是自己或家人。

刘江还让弓手队练“火箭打马”。把火箭绑在箭杆上,点燃引线后射向跑动的木靶。起初火箭总在半空炸开,或落地后才炸,根本炸不到靶。张猎户琢磨了两天,发现是引线太长——跑动的靶移动快,引线烧完时,箭还没飞到靶边。他们把引线剪短一半,再试时,火箭刚好在木靶上方炸开,火星溅在木靶上,虽没真烧起来,却也够吓人。

“就这么练!”刘江看着炸开的火箭,眼里有了光,“骑兵冲过来时,先射火箭打乱他们的阵型,让他们的马受惊;等他们靠近了,枪阵顶住,弓手再射落马的骑兵——这么配合,才有胜算。”

他还调了二十个刀盾手,让他们练“护弓手”——弓手射靶时,刀盾手举着藤牌站在旁边,模拟抵挡骑兵的箭雨,确保弓手能安心射击。各队之间的配合,也成了训练重点。

半个月后,一次合练。赵忠让人推着十架假马从不同方向冲来,哨声一响,长枪队瞬间结成两个方阵,稳稳顶住正面的假马;弓手队在刀盾手掩护下,射出火箭和箭矢,几支火箭在假马群中炸开,箭矢也纷纷命中靶心;侧面的假马刚靠近,分出去的长枪队立刻包抄过去,用短刀“砍”向假马腿,把假马逼得节节后退。

校场边,北疆来的那个老汉看得直点头,抹着眼泪对身边的人说:“要是俺们村有这样的队伍,蒙古兵也踏不进来啊……”

刘江站在高台上,看着校场上配合越来越默契的护卫队,心里那块石头稍稍落了些。他知道,这还不够——他们没真跟骑兵打过,木靶和假马也代替不了真骑兵。但至少,他们在准备,在朝着“防骑兵”的方向拼命练。

秋风掠过校场,吹动护卫们的衣衫,也吹动了墙头上的“刘”字旗。新的威胁迫在眉睫,可这日日不歇的训练声,却像一道坚实的屏障,让整个刘家堡都多了几分底气。

他们不知道蒙古骑兵何时会来,却知道——只要这枪阵还能站得住,这箭矢还能射得准,这堡墙还立着,他们就有勇气,再跟乱世的刀枪,硬碰硬地较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