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铁院 > 第142章 权力的重组与新生力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权力的重组与新生力量

议事厅的门窗还带着炮击留下的裂痕,寒风从缝隙里钻进来,却吹不散厅内紧绷而专注的气氛。战后第一次军政会议在此召开,参会的二十余人围坐在临时拼凑的木桌旁,大多带着伤——有人胳膊吊在胸前,有人额角缠着染血的布条,连刘江的左臂也还贴着草药,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没有了之前的疲惫,只剩一种等待新指令的坚定。

刘江站在木桌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今天召大家来,一是明确接下来的分工,二是兑现之前的承诺——有功者,无论出身,必赏;有责者,无论资历,必用。”

他先看向原明军残卒的方向,那里坐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汉子,左臂还裹着厚厚的绷带,正是在缺口血战中,跟着赵忠死守、最后背着重伤的赵忠撤下火线的原明军哨长陈武。“赵大哥重伤昏迷,短期内没法主持军务,”刘江的目光落在陈武身上,“陈武,你在缺口血战中,敢打敢拼,还能护住弟兄后撤,我任命你暂代军事指挥,负责堡内所有战斗人员的调度和防务安排,有没有问题?”

陈武猛地站起身,动作太急牵扯到伤口,疼得他皱了皱眉,却依旧挺直腰板,大声回应:“末将……陈武,谢堡主信任!定不辱命,守住刘家堡!”他原本只是明军里的低级哨长,跟着孙承宗来堡后,从没想过能担此重任,此刻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眼神却异常坚定——这不仅是提拔,更是对他战功的认可,对所有明军残卒的认可。

厅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同声,原明军残卒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流民出身的壮丁们也没有异议——陈武在缺口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没人不服。

紧接着,刘江开始提拔新的小队头目。他先点了原刘家军家丁周虎的名字:“周虎,你在抢修缺口时,带头跳进碎石堆,还救了两名被砖石砸伤的弟兄,任命你为第一小队头目,负责东墙防务,带十个人,日夜巡查,加固缺口。”

周虎激动地站起身,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谢堡主!俺一定看好东墙,绝不让鞑子再从这进来!”

随后,刘江又点了两名出身流民的壮丁——李根和王石。李根是之前跟着陈三夜袭、最后活着回来的幸存者之一,在缺口血战中用断枪捅倒了三名清军;王石则是在搬运滚木时,被流矢擦伤腿,却依旧坚持把滚木送到前线的壮丁。“李根,你带第二小队,负责西墙和北墙的巡逻;王石,你带第三小队,专门负责训练新补充的壮丁,教他们基本的持枪和躲避火炮的技巧。”

李根和王石都是第一次被委以重任,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只一个劲地说“谢谢堡主”“一定好好干”。之前有人还担心流民出身会被轻视,此刻见刘江真的“不拘一格”,连最底层的壮丁都能凭战功当小头头,厅内的气氛瞬间热络起来,每个人都攥紧了拳头,觉得跟着刘江干,有奔头。

最后是明确分工。刘江看向工匠王铁山:“王师傅,你负责防务修缮,东墙的缺口要尽快用砖石加固,还要在堡内加筑几道街垒,万一鞑子再打进来,咱们有地方可守。需要什么材料,跟老周说,优先调配。”

王铁山立刻点头:“堡主放心,我带工匠们日夜赶工,争取十天内把东墙补好,街垒也会按您之前画的图纸修。”

“老周,”刘江又看向负责后勤的老周,“你管内部治安和物资。粮食要按人头定量分配,不能浪费;草药和布条不够,你再跟出去探查的猎户对接,让他们多留意能入药的野菜和野果;另外,堡内的秩序要管好,不能让有人趁乱闹事。”

老周拄着拐杖站起身:“没问题,堡主,我会记好每一笔账,管好每一粒粮,绝不让大家饿肚子,也不让坏人作乱。”

分工安排完,一名流民出身的壮丁犹豫着举手:“堡主,咱们新补充的壮丁大多没打过仗,训练能来得及吗?万一鞑子很快回来……”

刘江看向陈武,陈武立刻接话:“放心,我会把之前在明军里学的基础训练教给大家,先练持枪刺击和躲避火炮的动作,再搞几次模拟防守,争取半个月内让新壮丁能上战场。”

刘江补充道:“而且咱们派出去的猎户,已经在探查多隆的动向和附近的物资,只要能找到粮食和草药,咱们就有时间准备。最重要的是,从今天起,军功制一直算数——不管你是家丁、流民还是明军,只要立了功,就有提拔、有奖励,谁也不例外。”

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彻底稳住了所有人的心。厅内的气氛从最初的紧绷,变成了充满干劲的热烈,有人已经开始小声讨论接下来的工作,有人则在盘算着怎么在训练和防务中立功。

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起身离开,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陈武立刻去巡查各墙的防务,周虎带着人去东墙加固缺口,王铁山召集工匠们商量修缮计划,老周则拿着账本去清点剩余的物资。议事厅里很快只剩下刘江,他看着窗外忙碌起来的堡内景象,轻轻舒了口气。

赵忠重伤带来的指挥空缺被补上了,出身不同的人因军功得到提拔,职责分工也明确了——这座经历过血战的堡垒,没有因为伤亡而停滞,反而在权力重组中,涌现出了新的力量。刘江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他们,但只要指挥体系能有效运转,只要每个人都有干劲,刘家堡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就有对抗清军的底气。

寒风依旧吹着,但议事厅内,却仿佛有一股新生的暖意,悄悄蔓延开来——那是权力重组后形成的秩序,是新生力量带来的希望,更是刘家堡在绝境中,重新站起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