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27章 武器适配,后勤配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章 武器适配,后勤配套

仓库的木桌被方案图纸铺满,李秀成用炭笔在纸上圈出“太平天国”四个字,笔尖重重一顿:“要对付他们的将领,就得先摸透他们的路数。陈玉成善用骑兵突袭,石达开惯于山地迂回,李秀成(此处指太平天国李秀成)最擅城防拉锯……武器和后勤,必须跟着他们的打法变。”

天宇凑过来看,只见纸上密密麻麻列着太平天国各将领的作战特点:

- 陈玉成:骑兵为主,日行百里,惯用弯刀突阵,喜夜袭

- 石达开:步兵穿插,善用栈道、密林设伏,单兵格斗强悍

- 李秀成(太平天国):城防坚固,火器与冷兵器混用,粮草囤积充足

“先说对付骑兵。”李秀成抓起一支长矛,杆身因常年使用已磨得发亮,“陈玉成的骑兵刀快马疾,咱们的步兵队光靠腰刀根本拦不住。得把竹盾改大,外层包铁皮,能挡弯刀劈砍;再给步兵配‘拒马桩’——工兵队用硬木削尖,底部削成锥形,临战时往地上一插,马腿一绊就栽跟头。”

天宇在一旁补充:“我让哑巴试过,用老槐树削的拒马桩,三匹马拉都拽不动。要不,让工兵队多做些,提前在常遭突袭的路段埋好?”

“埋浅点,上面盖层浮土,看着像平地,马踩上去准折腿。”李秀成点头,又指向火器队,“火枪得改短,原来的太长,骑兵冲过来时根本来不及举枪。让工兵队把枪管截短三寸,枪托削薄,方便挂在腰间,抬手就能打。”他拿起小马保养的火枪,演示着快速拔枪的动作,“这样,骑兵冲到十步内再开枪,准头够,威力也足,一枪就能打穿马肚子。”

小豆子突然举着个木牌跑过来,上面画着他新想的设计:在竹盾边缘钉上铁刺,盾心留个小口,能伸枪出去射击。李秀成眼睛一亮:“这个好!盾能防,枪能攻,对付骑兵正合适。让工兵队按这个样式做,三天内赶制出五面,先给步兵队试用。”

转向石达开的山地作战,李秀成的炭笔在“密林设伏”四个字下画了波浪线:“他的人熟山地,咱们不能硬碰。工兵队得做‘绊马索’——用浸过桐油的麻绳,两头绑在树上,离地三尺高,人跑过去准摔个狗啃泥;再弄‘飞爪’,铁链子拴着铁钩,扔出去能勾住树枝,人借着劲儿能爬得比他们快,抢占制高点。”

火器队的石头突然开口:“我试过,短火枪在林子里打不准,树枝总挡着。要不,给工兵队弄点‘烟幕弹’?用硫磺和硝石混着干草,点燃了能冒浓烟,迷住他们的眼,咱们好突围。”

“这个法子妙!”李秀成拍了下桌子,“让二丫多备些硫磺,她管伙房,知道哪里能买到。再让机动兵阿福练快跑,带着烟幕弹往密林里扔,扔完就跑,引他们追,咱们在岔路口设陷阱。”

说到城防拉锯,李秀成的手指在“粮草囤积”上敲了敲:“太平天国李秀成最懂‘耗’,围咱们三个月都不带急的,就盼着咱们粮草耗尽自乱阵脚。所以,后勤得做足——”

他铺开一张新纸,写上“粮草储备”四个大字:“伙房的狗剩得记清楚,每天消耗多少米、多少菜,提前算好。粮仓建在工兵队修的地窖里,离地面三尺深,铺三层油纸防潮,外面再伪装成柴火垛,就算被围住,也能撑两个月。”

天宇补充道:“我跟山脚下的张大户定了协议,每月给咱们送二十石糙米,用暗号联系——他派人送柴时,柴捆里藏着米袋,咱们给他的钱藏在空心的扁担里。就算被太平军盘查,也搜不出破绽。”

运输方案上,李秀成画了条迂回的路线:“从张大户家运粮,不能走大路,专挑河边的芦苇荡。让水生撑竹筏,阿福在岸上放哨,见着可疑的人就吹布谷鸟哨。竹筏上盖水草,米袋沉在筏子底下,看着像打渔的,谁也想不到。”

工兵队的哑巴突然拉过李秀成的手,在他掌心画了个圈,又指指天上。李秀成反应过来:“你是说,用热气球运粮?”哑巴连连点头,兴奋地比划着:用竹篾扎个大球,蒙上皮子,点着松脂能往上飘,把米袋吊在下面,从敌后绕过去。

“这想法大胆!”天宇眼睛发亮,“上次你做的响箭能发信号,正好用它给热气球打暗号,告诉咱们什么时候接应。”

李秀成却没立刻答应:“先让工兵队做个小的试试,别烧起来把粮食都燎了。运输主要还得靠水生的竹筏,热气球当备用,万一大路小路都被封了再用。”

最后,他把炭笔一扔,看着满桌的方案,声音里带着振奋:“武器改得能克他们的打法,粮草藏得他们搜不到,运输走得他们想不到——这三样凑齐了,不管是陈玉成的骑兵,还是石达开的伏兵,再想占便宜,得先问问咱们的拒马桩和烟幕弹答应不!”

仓库外,工兵队已经按新设计打磨拒马桩,铁皮敲在竹盾上的“叮当”声清脆有力;火器队正在截短枪管,小马给改好的火枪装弹、瞄准,“砰”的一声,三十步外的树靶子应声炸裂;步兵队扛着新做的铁刺竹盾,在阿武的带领下练习突刺,喊杀声震得林子里的鸟都飞了起来。

天宇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再看看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从骑兵克星的铁皮竹盾,到山地设伏的烟幕弹,从地窖粮仓到芦苇荡运输线,每一笔都透着精打细算,却又藏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他突然明白,所谓的“适配”,从来不是被动应付,而是把对方的长处研究透了,再用自己的法子,硬生生造出克制的武器和路数。

李秀成拿起一面刚做好的铁刺竹盾,往地上一顿,盾底的尖刺扎进土里半寸深,稳稳当当。“走,去试试拒马桩埋在土里的深浅,再让火器队打几枪短火枪,看看在马上能不能打得准。”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仓库里的方案图纸被风掀起边角,上面的字迹在余晖中仿佛活了过来,正一步步变成能挡住千军万马的盾牌、能击穿敌阵的火枪、能撑过漫长围困的粮草。这场仗,他们未必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