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05章 侧面摸底渠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宇和阿武拎着两斤新出炉的老婆饼,顺着唐人街的石板路慢慢走。这是陈老教的法子——想打听事,就得往那些开杂货铺、修鞋摊、茶水铺的老人堆里钻,这些人守着街角几十年,眼里见过的门道,比账本上记的还清楚。

“李伯,来两副鞋垫。”天宇走到街角的修鞋摊前,李伯正戴着老花镜缝补皮鞋,见是他们,头也没抬:“又来给你那批伙计买?”

“可不是嘛,矿上的弟兄们脚底板磨得厉害。”天宇把老婆饼递过去,“刚出炉的,您尝尝。”

李伯接过饼,咬了一大口,含糊道:“你们这些开矿的就是折腾,哪像我们修鞋的,守着个小摊,饿不着也富不了。”他用锥子在鞋底扎了个洞,“说起来,前儿见着你家矿上的人,背着半袋金砂往码头跑,是给哪个洋行送的?”

“还能有谁,汤姆呗。”天宇蹲在摊边,帮着整理散落的鞋钉,“您老在这儿摆摊三十年,见的金砂多了,您说这玩意儿现在值多少?”

李伯往鞋底刷了层胶,冷笑一声:“值多少?到咱们手里是一个价,过了洋人的手,翻三倍!就说码头那几家炼金坊,全是英吉利人开的,咱们华人送去的金砂,他们拿着放大镜挑刺,说含硫量高,压价压得狠。”他敲了敲鞋跟,“可那些大商会的人送去,人家眼睛都不眨,直接按最高价收——为啥?因为他们手里有提纯的方子,能把咱们卖不上价的砂金,炼得黄澄澄的。”

阿武在旁边听着,突然插嘴:“那咱们自己开炼金坊不行吗?”

“开?”李伯放下锥子,指了指街对面的三层洋楼,“看见没?那是殖民局的人住的地方,想办炼金坊的执照,得先过他们那关。去年有个广东老板偷偷开了家,没仨月就被封了,说是‘偷税漏税’,其实啊,就是没给那些红毛鬼子上供。”

正说着,隔壁茶水铺的王婶端着两碗凉茶过来:“听听,又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她把凉茶递给天宇,“前儿听我那跑船的侄子说,南边新来了批法兰西商人,专收高纯度的金条,给的价比英吉利人高,就是要求严,必须是九九足金。”

天宇接过凉茶,指尖触到碗沿的凉意:“那咱们的金砂,能炼出九九足金不?”

“怎么不能?”王婶往茶水里撒了把桂花,“就是费功夫。你以为那些大商会凭啥挣钱?他们有自己的炼金师,能把咱们炼剩下的矿渣再提纯一遍,那些洋人收走的金条,好多都是从这些渣子里炼出来的。”她压低声音,“说白了,咱们中小商户就是给人家当垫脚石的,辛辛苦苦采出来的砂金,低价卖给大商会,他们提纯后高价卖给洋人,咱们连口汤都喝不上热的。”

天宇点点头,又问:“那要是咱们自己凑钱请个炼金师呢?”

“凑钱?”李伯突然笑了,“去年有七个矿主凑钱请了个广东来的师傅,结果呢?那师傅被大商会的人挖走了,还把他们的矿脉分布图都带走了——人家给的价钱,是七个矿主加起来的三倍!”他用锥子指着地上的鞋,“这世道,就跟这鞋底似的,看着厚实,底下全是窟窿,咱们这些小石子,只能嵌在缝里,想翻身?难!”

阿武听得直皱眉:“那总不能一直这样吧?”

“怎么不能?”王婶叹了口气,“我男人年轻时候也开过小矿,后来就是因为不肯把矿砂低价卖给大商会,被人举报私藏军火,关了三年,出来矿也没了,人也废了……”她没再说下去,转身回了茶水铺,背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

天宇蹲在修鞋摊边,看着李伯把鞋垫钉进皮鞋里,一针一线,又密又稳。他突然想起陈老说的“守住本心”,或许对他们这些中小商户来说,守住自己的小摊子、小矿场,不被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吞掉,就已经算赢了。

“李伯,再给来十副鞋垫。”天宇掏出钱袋,“矿上的弟兄们,脚底板都磨出茧子了。”

李伯数着鞋垫,突然说:“前儿见着你家的人跟汤姆的人吵架,好像是为了金砂的成色?”

“嗨,小事。”天宇笑了笑,没多说。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

走出唐人街时,暮色已经漫上来,天宇回头望了眼那些亮着昏黄灯火的小摊,突然觉得,这些散落在街角的烟火气,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真正能抓住的东西——比黄金实在,也比那些盘根错节的规矩,更让人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