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37章 巧匠急研破敌械,火铳改良应危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巧匠急研破敌械,火铳改良应危局

晨霜还凝在锻造坊的铁砧上时,王工程师已经蹲在熔炉边,手里捏着半截烧红的枪管,眼睛瞪得像铜铃。炉膛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将他脸上的皱纹映得愈发清晰——那是常年被火星灼烤留下的印记,此刻却因兴奋泛着红光。

“天宇哥,你看这膛线!”他用铁钳夹着枪管,对着晨光翻转,螺旋纹路比之前细密了近一倍,“我昨夜改了模具,每寸枪管加了三道旋,子弹旋转得更稳,射程至少能加二十步!”

天宇接过枪管,指尖抚过滚烫的纹路。改良后的膛线边缘更锋利,却又透着恰到好处的圆润,显然是反复打磨过的。“装弹速度呢?”他最关心这个——上次与土着交锋时,火铳手装弹的间隙差点被突破,若是换成装备后膛枪的殖民者,后果不堪设想。

王工程师从木箱里掏出个黄铜零件,形状像只展翅的鸟:“这是新做的‘快装巢’!”他将零件卡在火铳机括处,演示着往里面填装铅弹,“以前装弹得从枪管塞,现在直接往这巢里一按,‘咔嗒’一声就卡紧了,至少省一半时间!”

锻造坊里顿时响起低低的惊叹。工匠们围过来看,有个学徒忍不住伸手去碰,被王工程师一把打开:“别碰!刚淬过火,烫掉你一层皮!”他转向天宇,眼里闪着期待,“就是这黄铜件费料,咱们库存的铜不多了,最多能做三十个。”

“铜的事我来想办法。”天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坊里忙碌的身影——有人在给枪管淬火,盐水缸里腾起的白雾裹着硫磺味;有人在打磨木托,砂纸摩擦木头的“沙沙”声此起彼伏;角落里,两个老工匠正对着图纸争论,手里的炭笔在木板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

“必须在三天内赶出二十支改良火铳。”天宇的声音沉稳有力,“殖民区的探子回去报信,他们随时可能来。咱们的火铳,得比他们的后膛枪打得更远、更快。”

“没问题!”王工程师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结实的肌肉,“我让弟兄们两班倒,不睡也得赶出来!”

消息很快传遍矿区,火铳手们主动来帮忙。阿虎扛着刚砍的胡桃木跑进来,木段上还带着新鲜的树液:“王工,这木头硬得很,做枪托最合适!”老张则带着巡逻队的弟兄,把仓库里的铅块全搬了过来,铅锭在阳光下泛着沉甸甸的光泽。

最难的是膛线模具的调整。王工程师守在锻炉边,每块钢坯都亲自过目,烧红的铁钳在他手里像绣花针般灵巧,时而敲打时而扭转。有个学徒按旧模具做出的膛线歪了半分,被他抓起扔到废料堆:“差一丝就会炸膛!你想让火铳手们拿着炸弹打仗?”

入夜后,锻造坊的灯火亮到天明。煤油灯的光晕里,工匠们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与铁砧上跳动的火星交织成一片忙碌的景象。王工程师的眼睛熬得通红,却拒绝去休息,只是让学徒给他递了块硬面馍,咬着馍还在给枪管校直。

第二天正午,第一支改良火铳终于组装完成。天宇亲自试枪,站在五十步外瞄准靶心,手指轻扣扳机——“砰”的一声,铅弹穿透靶心,在后面的木板上嵌得很深,周围的裂纹比之前集中了许多。

“准头够了!”阿虎跑过去捡回靶纸,兴奋地挥舞,“再试试射程!”

七十步,八十步,直到九十步时,铅弹才稍稍偏离靶心。王工程师拍着大腿笑:“我就说能行!这膛线加得值!”他又演示装弹,快装巢“咔嗒”卡紧的声音清脆利落,从填药到击发,全程只用了十五秒,比之前快了近一半。

火铳手们看得眼睛发亮,老张搓着手问:“王工,啥时候能给咱们换家伙?我那支旧铳,打久了总卡壳。”

“别急,”天宇将火铳递给老张,“先让巡逻队的弟兄换上,你们跟着练,等第二批做出来再换。”他看向王工程师,“快装巢的黄铜不够,先用铁的代替,虽然容易生锈,但总比慢半拍强。”

王工程师点头,立刻让人熔铁铸模。铁件不如黄铜精巧,却更坚固,卡弹的力道反而更稳。到第三天傍晚,二十支改良火铳整整齐齐摆在木架上,枪管泛着冷冽的蓝光,快装巢在灯下闪着金属光泽,像一排蓄势待发的猛兽。

分发火铳时,天宇特意让王工程师给每个人演示操作。“记住,这快装巢要斜着按才能卡紧,”王工程师手把手教着,“打完后别用蛮力卸,往侧面一推就松了。”

火铳手们学得认真,有人在掌心画着操作步骤,有人互相纠正姿势,连最年轻的学徒都憋着劲,非要练到闭着眼能装弹才肯休息。

入夜后,矿区的空地上响起密集的枪声。改良火铳的声音比旧款更清脆,带着股穿透空气的锐劲。天宇站在了望塔上,看着子弹在靶纸上炸开的烟尘,心里踏实了不少——九十步的射程,十五秒的装弹速度,虽不及殖民者的后膛枪,却已足够形成威慑。

王工程师爬上塔来,手里拿着支拆开的火铳:“天宇哥,我又想了个招。”他指着枪管尾部,“加个小漏斗,装火药时直接往里倒,能再省两秒。”

天宇接过漏斗,是用牛角做的,边缘打磨得很光滑。“好主意。”他望着殖民区的方向,夜色里隐约能看见那边的灯火,“明天就做,越多越好。”

夜风穿过锻造坊,带着铁屑和炭灰的味道。炉子里的火还没熄,映着那些待加工的零件,像一群沉睡的精灵,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王工程师揉着酸痛的腰,看着木架上的改良火铳,突然笑了——这些铁家伙,不仅是武器,更是他们守护家园的底气。

火铳手们还在空地上练习,枪声与晚风交织,在山谷里传出很远。天宇知道,殖民军的威胁从未远离,但只要有王工程师这样的巧匠,有这些不断改良的火铳,有弟兄们手中的力量,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缕晨光落在改良火铳的枪管上,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那光芒里,藏着匠人的智慧,战士的勇气,和一个族群在绝境中生生不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