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92章 查漏补缺·机制渐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给青山屯的协作机制来了场“突击测试”。清晨还晴朗的天,中午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打在木屋顶上“噼啪”作响,很快就汇成了水流,顺着屋檐往下淌。

“不好!东边的农田积水了!”农桑组的一个妇女尖叫着,指着新种的土豆田——雨水已经没过了垄沟,再淹下去,种子会烂在地里。

阿禾立刻带着人往田里跑,想挖沟排水,可手里的工具不够,石锄挖泥太慢。她急得直跺脚,突然想起“协作簿”,转身就往木台跑,抓起炭笔在上面写道:“农桑组急需帮忙挖排水沟,越多越好!”

字迹还没干,基建组的阿木就带着五个壮丁跑来了,每人手里都拿着铁锨(昨天刚做好的)。“别慌!”阿木大吼一声,率先跳进田里,铁锨插进泥里,猛地一撬,就挖开一道深沟,积水立刻顺着沟往低处流。

防御组的阿武也带着人来了,他们没拿工具,却扛着几捆粗藤条:“阿禾姐,我们把藤条铺在田埂上,能挡挡雨水冲刷!”果然,铺了藤条的田埂,泥土不再被雨水冲垮,沟里的水排得更顺畅了。

雨停时,土豆田的积水已经排干,虽然有些种子被泡了,但总算保住了大半。阿禾看着浑身是泥的阿木和阿武,眼眶有点红:“今天多亏了你们。”

“谢啥,”阿木抹了把脸,泥水顺着下巴往下滴,“协作簿上写着呢,就得互相帮。”

这场雨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天宇在雨后召集三个组长开会,木棚里的地上摊着淋湿的协作簿,字迹有些模糊。“首先,农桑组的排水沟挖浅了,”天宇指着农田的方向,“以后挖沟要深过半尺,宽两尺,才能防住大雨。”

阿禾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明天就组织人加深排水沟,顺便把所有田埂都铺上藤条。”

“基建组的木屋,”天宇转向阿木,“东边那间漏雨最厉害,屋顶的树皮没铺好,得重新铺,用松脂把接缝处粘牢。”

阿木挠了挠头:“是我没检查仔细,下午就带人修,保证下次不漏。”

“防御组的围栏,”天宇最后看向阿武,“北边有段被雨水泡得有点歪,虽然没倒,但得加固,用石头把底部垫牢。”

阿武应声:“我已经让弟兄们去捡石头了,今天就能修好。”

天宇拿出新的桦树皮纸,上面画着几个新符号:“我想加几个‘紧急信号’,以后遇到急事,不用跑回木台写协作簿。比如农桑组需要帮忙,就举一面红旗;基建组需要,举黄旗;防御组举蓝旗,远远就能看见,省时间。”

三个组长都觉得这个主意好。阿禾立刻说:“我这就让妇女们缝旗子,红布用茜草染,黄布用栀子,蓝布……靛蓝草还有些,能染出一面。”

还有个问题是工具不够。基建组的铁锨只有五把,今天农桑组要用,基建组自己就没法干活了。“得加快做工具,”天宇看着李伯,“除了铁锨,还要做些铁镐、铁铲,每个组至少备三把,谁用谁拿,用完放回作坊,登记在册。”

李伯点头:“我算了算,再炼五块铁就能做出来,三天内保证完成。”

会议结束后,各组立刻行动起来。农桑组的人拿着新做的铁镐,在田里挖着又深又宽的排水沟,阿禾还让人在沟边插了些树枝,标记位置,方便以后检查;基建组的人爬上漏雨的木屋,揭掉旧树皮,重新铺上厚实的新树皮,接缝处抹满了融化的松脂,像给屋顶加了层防水膜;防御组的人则在围栏底部垫上大石块,用藤条把木杆和石块捆在一起,摇了摇,纹丝不动。

傍晚时,三面新缝的旗子挂在了木台上,风吹过,猎猎作响。天宇站在木台旁,看着夕阳下忙碌的人们,心里很清楚,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