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61章 荒滩地形勘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刚蒙蒙亮,天宇便带着王磊、沈农和李武,背着水壶和干粮,踏上了勘察荒滩的路。脚下的沙粒被晨露浸得微潮,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轻响,远处的海浪还在沉睡,只有几只早起的海鸟掠过水面,留下细碎的涟漪。

“先往东边走走。”天宇指着远处那片隐约的林线,“昨天放哨的弟兄说,林子边缘有片地势较高的台地,视野开阔,说不定适合建核心居住区。”

王磊背着罗盘,时不时停下来测量方位,在羊皮纸上画着简易地形图:“从目前的营地往东南走约半里,地势逐渐抬升,坡度在十五度左右,刚好能避开涨潮时的海水倒灌。”他用树枝在地上比划,“台地边缘有天然的岩石断层,能当屏障,后面是缓坡,适合挖地窖和建仓库。”

沈农则更关注土壤。他每走几十步就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在指间搓捻,时而放在鼻尖闻闻,时而用舌头舔舔。走到台地边缘时,他突然眼前一亮,抓起一把深褐色的泥土:“这土好!掺着腐叶和碎石,既透气又保水,比咱们现在耕种的坡地更肥。”他指着土层里嵌着的贝壳碎片,“以前这里肯定是浅滩,海水退去后留下的盐碱少,种蔬菜最合适。”

李武扛着砍刀走在最前面,劈开挡路的荆棘:“台地后面的林子我探过,有不少成材的硬木,做房梁和工具柄都够。林子里还有条小溪,水流不大但常年不断,比咱们现在用的泉水更稳定。”

四人沿着台地边缘走了两个时辰,将地形摸得七七八八。天宇在羊皮纸上标出几处关键位置:“你看,”他指着台地中央,“这里地势最高,能俯瞰整个荒滩和海面,建了望塔最合适;东边的断层下有片平整的空地,能盖二十间棚屋,围成方形,既挡风又安全;西边的缓坡土层厚,挖地窖储存粮食不容易受潮;南边靠近小溪,建伙房和蓄水池最方便,取水不用走太远。”

王磊补充道:“我刚才测了,台地的中轴线正好对着日出的方向,房屋坐北朝南,冬天能晒到太阳,夏天有东南风散热,住着舒服。”他又在图上画了条虚线,“从台地到现有耕地,修条两尺宽的土路,用碎石铺垫,下雨也不怕泥泞,方便来回运粮食。”

沈农蹲在台地边缘,望着远处的海面:“把核心区定在这儿,耕种区可以往西北扩展。那边的荒地虽然现在看着贫瘠,但用草木灰和海水沤肥三年,就能改成良田。”他指着海天相接处,“等以后人多了,还能在海边建个小码头,既能捕鱼,又能防备海上的风险。”

李武摸着下巴:“我最看好这断层,”他拍了拍身后的岩石,“够结实,敌人从东边来,咱们站在断层上往下扔石头都能挡一阵。晚上在断层口搭个 gate( gate),插上门栓,睡觉都踏实。”

正午时分,四人坐在台地中央的巨石上歇脚,分食带来的干粮。海风拂过,带着海草的清香,远处的耕地里已经能看到绿油油的稻苗,现有营地的炊烟在低空飘散,像条淡青色的带子。

“就定这儿了。”天宇将羊皮纸叠好揣进怀里,语气笃定,“核心区选址台地,既安全又方便,往后华夏屯就从这里往外扩。”

王磊收起罗盘:“回去我就画详细的规划图,把居住区、耕种区、仓储区的边界标清楚,再留出走道和防火带。”

沈农点点头:“我下午就带人来取土样,测测酸碱度,看看种什么作物最合适。”

李武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沙土:“我去通知弟兄们,先把台地的荆棘清一清,顺便砍些木料搭个临时棚子,下周就能开始动工。”

四人相视一笑,眼里都透着股劲。这片荒滩曾让他们惶恐不安,如今亲手丈量过每一寸土地,规划出未来的模样,竟生出一种踏实的归属感。回程的路上,李武忍不住哼起了家乡的小调,歌声在空旷的荒滩上回荡,惊起一群白鹭,往远处的海面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