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81章 规划扩耕·划定新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露还凝在草叶上时,天宇已经背着丈量绳站在了营地东侧的坡地顶端。风掠过刚抽芽的灌木丛,带着湿润的泥土气——这片荒地他盯了三天,平缓的坡度不足十五度,往下走三十步便是常年不涸的山溪,正是扩耕的理想之地。他弯腰将丈量绳的一端系在棵老橡树根上,另一端递给身后的阿木:“拉到溪边,记准距离。”

阿木拽着绳子往下走,粗粝的绳面在掌心磨出沙沙声。“二十一步到溪岸,”他用石块在地面刻下记号,“宽度够吗?”天宇顺着绳线望去,坡地像块被巨人切开的蛋糕,从橡树延伸到溪边足有半亩宽,足够划分出好几个地块。“够了,”他蹲下身捻起一捧土,指缝间漏下的土粒带着黑褐色,“这土含腐殖质多,比营地现有的耕地肥。”

勘察的消息很快传开,男女老少都扛着工具来了。青壮年拿铁锨和石锄清理碎石,老人带着孩子拾捡石块——那些藏在草丛里的花岗岩碎块得全部清走,否则会硌坏农具,还影响作物扎根。天宇在地上用石灰画出轮廓:“东边靠溪划三垄,种耐涝的玉米;中间这片最平整的,留着种土豆;西边高一点的地方种南瓜和豆角,藤蔓能顺着坡往上爬。”

阿禾正指挥人挖排水沟,她手里的木耙在地上划出深浅均匀的沟壑:“主渠得挖两尺深,从溪岸引水过来,再分三条支渠通到各垄,下雨时还能排涝。”她蹲下身掬起一捧土,土块在掌心散开,混着细密的沙粒——这种土透气,正好种玉米。

清理碎石的活最费力。阿木抡着石锤砸向块半埋在土里的青石,“哐当”一声,石屑溅得四处都是。“这底下怕是藏着石层,”他啐了口唾沫,“得把表层土先刨开。”几个人轮流用铁锨铲土,果然露出片平整的岩石,边缘还嵌着不少碎石子。“绕开它,”天宇在石层边缘补画了道弧线,“顺着石头边缘挖条浅沟,种上爬藤植物,正好利用空隙。”

日头爬到头顶时,荒地已露出大致轮廓。清理出的碎石堆成了矮墙,沿着新耕地的边缘圈出半亩地的范围,像给土地镶了道边框。孩子们捡来的鹅卵石被码在排水沟两侧,防止雨水冲刷沟壁。天宇踩着刚翻过的土垄往前走,脚陷下去半寸深——土够松,不用再深耕了。

“歇会儿!”阿木扛着石锄往地上一坐,汗珠子砸在土里洇出小坑。阿禾递过来陶罐,里面的草药水带着清凉的薄荷味。“下午开始分垄,”天宇喝着水说,“玉米垄要起高些,土豆垄得宽,南瓜那边留出走道。”他望着远处的山溪,溪水在阳光下闪着亮,“明天把引水渠挖通,再烧些草木灰当肥料,过两天就能下种了。”

西边的天空渐渐堆起云朵时,新耕地已经像块被精心裁剪过的布。三垄玉米地像平行的绸带铺在东侧,中间的土豆田方方正正,西边的南瓜区留着宽敞的行距。阿禾用树枝在各区块边缘做了标记:玉米区插着松枝,土豆区摆着圆石,南瓜区压着片南瓜叶。“这样下种时就不会弄混了,”她拍了拍手上的土,眼里映着夕阳,“等秋收时,这里肯定能堆满粮食。”

天宇最后检查了一遍排水沟,水已经能顺着主渠缓缓流进各支渠,在垄间画出银色的细线。他想起出发前老族长的话:“土地不会骗你,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回报。”此刻踩在这片翻新的土地上,脚下的踏实感比任何承诺都更有力。

夜色降临时,新耕地上插满了火把,映着众人脸上的疲惫与期待。阿木正教孩子们辨认种子:“这是玉米种,要埋深些;这是土豆芽,得朝上放……”天宇坐在地埂上,看着火把的光在新翻的土地上跳动,突然觉得,这片土地已经开始呼吸了——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抽出绿苗,结出饱满的果实,成为营地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