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51章 探索周边资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刚蒙蒙亮,营地的篝火还剩最后一点火星,天宇已经把三组人的任务牌插在了沙地上——那是用贝壳磨成的薄片,分别刻着“海”“田”“铁”三个字。

“李武,你的‘海’字牌。”天宇捡起刻着波浪纹的贝壳,递过去,“带五个人,多带些藤筐和削尖的木叉,看看近海有没有鱼群,礁石缝里有没有海螺、海胆。记住,别贪多,先摸清范围,遇到暗流就赶紧退回来,安全第一。”

李武接过贝壳牌,往腰上一别,拍了拍身后几个壮丁的肩膀:“走,跟我去会会这片海!”几人扛着木叉、拎着藤筐,踩着晨露往海边去了,沙滩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王虎,你的‘田’字牌。”天宇又拿起刻着禾苗纹的贝壳,“带三个人,往北边那片坡地走,看看土壤松不松,能不能引水灌溉。要是找到能种东西的地,用石头做个记号,回来告诉我土壤是沙质还是黏质的——分不清就带些土样回来。”

王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放心,俺爹就是种地的,啥土能长庄稼,俺一摸就知道。”他招呼着同伴,扛着锄头出发了,脚步踏在草地上,惊起几只早起的麻雀。

最后剩下刻着铁块纹的贝壳牌,天宇递给蹲在火堆旁打磨铁器的刘铁匠:“刘叔,您的‘铁’字牌。西边那片林子据说有老铁矿的痕迹,您带两个人去看看,要是有矿石,先标记好,别轻易开挖。木材也留意着,找些硬实的,能做工具柄的那种。”

刘铁匠放下手里的铁锤,粗糙的手指摩挲着贝壳上的纹路,点了点头:“我懂,探矿不是挖矿,先看脉路。”他起身时,后腰的旧伤牵扯着疼,却没哼一声,只是把铁锤往背上一背,领着两个年轻后生钻进了西侧的林子。

三组人走后,天宇转身看向留在营地的王磊:“棚屋的顶得再加层茅草,昨晚下的露水都渗进来了。排水沟按之前画的线挖,要深些,不然暴雨来了还是会淹。”

王磊正指挥着几个妇女把晒干的茅草捆成束,闻言应道:“知道了,排水沟我让男人们用锄头先刨出沟形,等下再用石夯砸实边缘,保准不漏。”他指了指旁边堆着的石块,“这些石头也别浪费,垒在棚屋四角,能防老鼠打洞。”

天宇点点头,走到营地边缘,望着三个方向远去的身影。海风带着潮气拂过脸颊,他摸了摸腰间的短刀——那是用之前缴获的铁片打磨的,刃口还不太锋利,但足够防身。

日头升高时,李武一组先有了消息。一个后生跑回来报信,声音透着兴奋:“天宇哥!李武哥他们在礁石群那边发现了好多海螺,还有浅滩里游着小鱼,木叉一叉一个准!”

天宇跟着后生往海边跑,远远就看见李武等人蹲在礁石上,藤筐里已经装了小半筐海螺,青灰色的壳上带着螺旋纹,看着就新鲜。李武正赤着脚在浅滩里追一条银光闪闪的鱼,木叉一落,精准地叉在鱼背,那鱼扑腾着溅起水花,引得众人直笑。

“这片浅滩水不深,底下是细沙,没暗流。”李武举着叉到的鱼朝天宇喊,“中午就能喝上鲜鱼汤了!”

没过多久,王虎也派人回来了。回来的是个小个子,怀里揣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不同颜色的土块:“王虎哥说,北边坡地有片黑土,攥在手里能成团,松开又散开,是好土!还有片洼地,底下好像有泉眼,能引水!”

天宇捏起那块黑土,湿润松软,还带着草屑的清香,确实是肥沃的耕地。他心里一喜,这样一来,明年开春就能种上庄稼了。

傍晚时分,刘铁匠才慢悠悠回来,身上沾了不少泥土,手里却捧着块沉甸甸的石头,黑褐色的表面泛着金属光泽。“找到了,”他把石头往地上一放,“林子深处有片露头矿,这是矿样,含铁量不低。旁边还有片硬木林,做锄头柄、斧头柄正好。”

天宇接过矿样,用刀刮了刮,里面露出银灰色的碎屑,果然是好铁矿。他往营地望去,王磊带着人已经把排水沟挖好了,棚屋顶上的茅草也铺得整整齐齐,袅袅炊烟从新搭的灶台升起,飘着海螺汤的鲜味。

“今晚加菜!”天宇朝众人喊道,“海螺汤、烤鱼,管够!”

营地顿时热闹起来,人们笑着、说着,把白天的收获摆出来:海螺堆成了小山,鱼串在树枝上烤得滋滋冒油,王虎带回来的黑土被小心地装在陶罐里,刘铁匠的矿样则被摆在火堆旁,在火光下泛着暗光。

天宇坐在火堆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了许多。海有鱼,地可耕,山有铁,人齐心——这样的日子,就算简单,也透着股奔头。他拿起一块烤得焦香的鱼肉,咬了一大口,鲜美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带着海风的咸,也带着新生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