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雪月大明 > 第253章 漕渠通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三章 漕渠通水

长安以东的漕渠工地,夯土声从晨雾响到晌午。苏琬琬踩着泥泞走到堤岸,手里的图纸被风吹得翻飞 —— 这段漕渠连接渭水与洛水,是贯通中原的关键段,今日若能完成最后一处水闸,整个漕运网就能全线通航。

“苏大人,不好了!” 属吏慌慌张张跑来,手里攥着半截引线,“水闸底下发现了炸药,是旧党残余藏的,幸好影卫提前搜出来了!”

苏琬琬心里一紧,立刻让人封锁现场。萨琳娜的影卫很快赶到,呈上搜出的密信:“是前恒州旧党漏网之鱼干的,想炸了水闸,断了漕运,让百姓再闹粮荒。”

消息传到摄政王府时,赵江月正跟着赵正查看国子监的课业 —— 他作为储君,每日需在国子监习儒典,午后还要处理政务。听闻漕渠有险,赵江月立刻起身:“父亲,孩儿愿去漕渠处置,定不让旧党坏了大事!”

赵正点头,递给他一枚虎符:“带五百禁军去,先抓拿余孽,再安抚工匠和百姓,别让恐慌蔓延。记住,处置完后,亲自盯着水闸完工,确保明日能按时通水。”

赵江月赶到漕渠时,影卫已擒住三名旧党残余。他当着工匠和百姓的面审问,得知还有两人藏在附近的村落,立刻派人去抓。转头见工匠们因怕再出意外,都停了手里的活,赵江月走上前,接过夯锤狠狠砸了一下堤岸:“大家别怕!禁军已守住四周,旧党翻不起浪!这漕渠通了,粮船能直达家门口,咱们的日子才能更安稳,今日定要把水闸修好!”

工匠们见世子亲自带头,纷纷拿起工具继续干活。赵江月也挽起袖子,帮着搬石料,汗水混着泥点沾在储君礼服上,却没人在意 —— 在百姓眼里,这不是高高在上的世子,是和他们一起干活的 “赵校尉”。

傍晚时分,最后一处水闸终于完工。苏琬琬让人测试闸门,水流顺着漕渠缓缓流淌,工匠们欢呼起来。赵江月坐在堤岸上,看着夕阳下的漕渠,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做得不错。”

回头一看,赵正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件干净的披风。“父亲?您怎么来了?” 赵江月惊讶道。

“来看看咱们的漕渠。” 赵正帮他披上披风,目光望向远方,“这漕渠通了,江南的粮、陇西的铁、灵州的盐就能顺着水过来,百姓们再也不用怕缺粮少铁了。你今日能稳住工匠、抓拿余孽,已是合格的储君了。”

次日清晨,漕渠通水仪式如期举行。百姓们捧着五谷,站在漕渠两岸,看着第一艘粮船缓缓驶过水闸,船上的粟米堆得像小山。阿古拉带着吐蕃、回纥降众赶来,论布还跳上粮船,帮着卸粮:“世子殿下,这漕渠通了,咱们西域的商队也能来长安做生意了,往后日子定能更红火!”

柳萱带着医女们在岸边搭起医棚,给百姓们分发预防风寒的汤药,笑着说:“漕渠通了,医棚的草药也能更快运到各地,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慕容芷骑着马,带着轻骑在漕渠两岸巡逻,确保通航安全。她望着欢呼的百姓,对身边的副将道:“咱们守边境、抓乱党,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吗?”

仪式结束后,赵正和赵江月并肩走在漕渠边。赵江月忽然开口:“父亲,孩儿今日才明白,储君不是虚名,是要帮百姓办实事,帮父亲分忧。”

赵正拍了拍他的肩,语气平和却坚定:“往后这天下,终究要交到你手里。你要记住,不管是漕渠、新政,还是异族安置,核心都是‘民心’二字。守住民心,就守住了天下。”

夕阳西下,漕渠上的粮船往来不绝,百姓们的笑声顺着水流飘向远方。长安的宫墙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平和,旧党的阴影早已散去,新政的根须深深扎进土壤,而异族与汉族百姓并肩劳作的身影,正描绘着这片土地最安稳的模样 —— 属于赵氏的基业,已在这安稳中愈发坚固。

(第二百五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