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远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把《致青春》《So Young》这几首歌的小样录给赵宝听听。
周三试镜当天。
路小婉一整天都晕乎乎的——公司里突然冒出好多电视上的熟面孔。
她忙着给这些人端茶递水,可根本没人正眼瞧她。
在那些经纪人和艺人眼里,这家影视公司规模太小,老板是谁根本不重要。
又不是什么顶级富豪,不过是个叫远的艺人罢了。
远在演艺圈的身价确实排不上号。
现在华夏票房过百亿的影星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再大的腕儿不也是普通人?
远到公司后,一把按住路小婉正在接水的手。
傻丫头,直接打电话让楼下咖啡店送一百杯上来。
可公司不是资金紧吗?
谁说的?账上明明躺着一个亿!
《古诗词大会》的奖金到账后,加上宋义的注资,公司账上足有九千万,说一个亿也不夸。
骗人!宋总前天还说电影预算吃紧呢。
到底谁是老板?马上又有几千万进账,我现在富得流油。不过公司现在有两个股东,全拿出来不是便宜了宋总?小婉你要记住,你可是我的人。
办公区里吵吵嚷嚷,那些艺人经纪把这儿当成了联谊会场。
远皱了皱眉,掏出手机叫霍文希立刻下来,随即走进办公区用力拍了拍手。
大家安静!
办公区众人这才发现远的存在。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毕竟远行事作风向来强势,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有什么举动。
总,宋总和赵导已经在试镜室等您了。
说话的是宋义手下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忙碌协调。
知道了。让外面的人保持秩序,霍总马上就到,不用太紧。
现场确实需要一位有分量的人物坐镇,所以远特意请了霍文希下来。
就算不给他面子,总该给霍文希几分薄面。
谢谢总。
工作人员明显松了口气。
有些艺人名气不大却要求颇多,不喝白水非要喝茶,真不知道这些毛病都是谁惯出来的。
远对周围投来的目光视若无睹,径直朝里间走去。
有人称呼他,他就点头示意;若是直呼其名,他便懒得理会。
来试镜就是求职,管你多大牌的明星,最后不都是等着被挑选的份儿。
试镜室里除了赵导和宋义,还有本片的副导演。
副导演远并不认识,显然是赵宝带来的团队。
要是能把赵宝的影视公司整个收购过来,那才叫痛快。
赵导,直接开始吧。外面人不少,早点完事早点定下来。
听总的。刘涛,你去安排演员按顺序进来,先从试镜林静这个角色的开始。
林静这个角色在影片中的情感力甚至超过男一号,对演技的要求也更高。
总,您看看这三份资料。韩更是偶像派,宋总比较倾向他。赵连和叶正真都是实力派,不过三人年纪都偏大。主要是担心年轻演员驾驭不了这个角色。
远微微颔首。他确实看过那些年轻演员拍的校园片,除了刻意装傻充愣,根本演不出学生时代真实的样子,仿佛校园里的少年都幼稚得可笑。
副导演刘涛将三位试镜演员同时带进房间。
这是剧本片段,赵连试林静,叶正真试许开阳。
韩更也拿到剧本,但要等前两人完成对手戏才能上场。这其实是赵宝导演的特意安排,让韩更有机会观摩学习,对他理解角色更有帮助。
原剧本中林静和许开阳并无交集,这段对手戏是赵宝临时改编的,既是为了保密剧情,也是个小技巧。
情节设定在林静回国偶遇郑薇时,与许开阳产生摩擦。两人的演技高低,在这场冲突戏中便能见分晓。
赵宝看得津津有味,而远却一头雾水——为什么电影成片和试镜表演差距这么大?
三轮试镜结束后,赵宝像面试官般让他们回去等通知。
涛子,让试阮莞和黎维娟的演员进来。
远有些疑惑:不是说好每次只试一个角色?
总,能不能调整下?和乐儿更适合演女二。副导演提议。剧本设定女二才是校花,可和乐儿比阮莞漂亮太多,会影响整体效果。
就找不到比她更漂亮的女演员?远皱眉。
宋义插话:要不让和乐儿全程素颜,再给阮莞加特效化妆和后期处理,或许能平衡些。
先看演技吧。
五位女演员走进来,其中两位试镜阮莞。远认出她们——曾经还是他心目中的女神。但如今看来,确实比和乐儿逊色几分。
若是由孟君君来扮演郑薇,和乐儿诠释阮莞,效果必然无可挑剔。
可惜孟君君对演艺圈毫无兴趣,否则她早该向远提出这个想法。
各位试演这段剧情——刚入学时在宿舍的片段。
分别呈现郑薇、阮莞和黎维娟的状态。
剧本中有一幕:郑薇违规使用电锅导致断电,引发宿舍争执。赵导特意挑选这一情节让五位女演员试镜。
她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演员,简单浏览剧本后便进入状态,手持纸直接开始表演。
虽然阮莞台词仅有两句,但足以展现三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这段戏尤其突出女主角郑薇的个性,她的台词量最多;同时黎维娟愤世嫉俗的形象也得以彰显。
试镜进行了三轮,确保三位竞争黎维娟的演员都有展示机会。
表演刚结束,赵导就转身询问远:总觉得如何?
远自然明白宋义的潜台词——作为完整看过成片的人,他比谁都清楚角色定位。
和乐儿确实不适合郑薇这个角色。
但既然已作出承诺,就必须兑现。
按宋总的意思办吧。
明白了。
赵导轻叹,知道无法改变远的决定。这位老板向来坚持己见,甚至不惜承担风险。
整整一天的试镜中,远始终未干涉专业判断——这是他给予赵导的尊重,也算是对自己出演男一号及启用和乐儿的补偿。
总,明天我会通知入选演员,争取下周一开机。
剧组已准备就绪,但取景地是个难题。
这部戏需要呈现上世纪大学校园风貌,建议联系华夏人大作为拍摄场地。
华夏人民大学、京都大学和水木大学都是绝佳的取景地,校园里保留着许多古朴的教学楼,处处透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这样吧,我回去先联系本校。若实在不行,京都大学或水木大学任选其一。
任选?
没错,随便挑。
我自有门路,还愁找不到拍摄场地?
远暗自盘算,若人大不允,便去寻曲老与孙老相助。五十首诗词的份量,看他们应是不应。
他笃定两位老先生定会鼎力支持。
毕竟这两所学府的领导,总要给国宝级学者几分薄面。
我向来言出必行,赵导既然合作就该信我。
赵宝导演擦了擦额角细汗,这寒冬腊月的竟沁出汗来...
信!当然信!
远心想既已帮人大拍过宣传片,校方理应行个方便。
闲置的宿舍楼、现成的教室、古旧的教学楼一应俱全,只需安排保安维持秩序即可。
高校学子大多专注学业,鲜少凑这等热闹。正是看中这点,加之硬件设施契合需求,赵宝导演才属意人大作为拍摄场地。
确认校方曾有接待影视拍摄的先例后,便联系了关繁漪。
远初次造访团委办公室。
咚咚。
哪位?
关老师,我是远。
请进。
关繁漪身着职业套装,黑框眼镜衬着如瀑青丝,活脱脱东瀛影视剧里的教师形象,只差一根教鞭在手。
远连忙摇头驱散这些荒唐念头。
大明星最近连课都顾不得上,怎么得空来我这儿?
关繁漪月前才为诗词大会之事与远碰面,至于缺课之说,定是邓寻菡在搬弄是非!
既然关老师与我相熟,便直说了。
我的影视公司准备开拍一部校园青春题材的电影。
关老师,您看咱们学校能不能支持一下?
需要什么支持?
关繁漪心里直叹气,这家伙连课都不来上,学校已经够宽容了,现在居然还提这种要求。
我们觉得学校环境特别适合取景,想申请让剧组进校拍摄。
这事我可做不了主!你得找校团委,我这种院团委老师同意了也没用。
可我都不认识校团委的人,在学校就认识辅导员、您,还有钟教授。
要不...我直接去找钟教授帮忙说情?
千万别!
远摆出无辜表情,但要是让赵教授这把年纪来回奔波,万一出点什么事,关繁漪担不起这个责任,远也担不起。
我现在就给校团委打电话问问。
关繁漪说是联系校团委,实际躲到旁边拨通了刘玮校长的电话。
只要校长点头,所有流程都能简化,不用层层审批。
校长,我是关繁漪。
小关,有事?
有件事要向您汇报,您还记得远吧?
记得,那个会唱歌的孩子,听说还拿了古诗词大赛冠军。
我看过他写的诗,确实很有水平。
关繁漪没想到刘校长对远评价这么高——其实是因为老乡这层关系加成。
对,就是他。现在他在我办公室,说公司要拍电影,想申请来咱们学校取景。
小事,提前和学生沟通好,让学生会配合就行。
让他公司补个申请,我直接特批。
事情顺利得出乎意料。
好的,我马上转告远。
小关你转告他,平时尽量别缺课,期末成绩不要求全优,至少得达标。
这般叮嘱已超出普通同乡情谊。
关繁漪却未领会刘玮的弦外之音。
明白校长,我会原话传达。
先这样。
刘玮挂断电话,凝视桌上那份《全国十佳大学生推荐表》轻叹一声,最终提笔添上远的名字。
全国每年仅十个名额,每所高校限推三人。即便华夏人大这样的名校,也非年年都能斩获。
这荣誉对学校而言不过锦上添花,对学生却是仕途敲门砖。刘玮直接锁定一个推荐位,余下两个任由各院角逐。
远未曾想,自己竟能不劳而获。
刘玮此举非因远声名,全凭禾苗慈善基金会的分量。
落笔后,刘玮拨通老友电话:老哥,我托你的事怕是搁脑后了吧?
几十年交情,哪敢怠慢?人已羁押审讯,只要撬开一道口子,就能把这窝老鼠全端了。
这群蛀虫必须严惩!
放心,少打电话多等新闻。过几天自有分晓。
成,事了请你喝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