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组织部内部的争论,比我想象的还要激烈。

支持的一方,以何处长为主要代表,认为我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在高层机关锻炼出的大局观,是当前贫困地区发展所急需的。“青云县缺的不是按部就班的守成之吏,而是能打开局面的开拓型干部。林致远或许缺乏基层经验,但他思路开阔,敢于思考,又有在省领导身边工作的宏观视野,这对谋划一个县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总用老眼光看人,要敢于给年轻干部压担子。”

反对的一方,则主要担忧我的经验不足和可能存在的“周汝信标签”。“县长是一县之父母官,要处理的是最具体、最复杂、甚至最尖锐的矛盾。林致远长期在机关,缺乏应对群体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青云民风彪悍,历史遗留问题多,他一个书生,能驾驭得了吗?再者,周副书记刚刚调离,我们就破格任用他的秘书,容易授人以柄,说我们搞‘秘书帮’,影响不好。”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最终,这份存在争议的破格任用提案,被摆到了分管干部工作的省委副书记的案头。

这位副书记仔细阅读了关于我的全部材料,包括档案、申请报告、组织部考察意见以及正反两方的争论焦点。他特别注意到了我在政策研究室期间撰写的几份关于农村改革和扶贫工作的内参报告,以及跟随周汝信期间参与起草的一些重要文件。

“有点意思。”副书记放下材料,对何处长说,“这个林致远,文章写得有见地,不是人云亦云。特别是那篇关于减轻农民隐性负担的报告,虽然当时被搁置了,但里面提到的问题,现在看依然很有现实意义。这说明他是肯动脑子,敢于直面问题的。”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关于基层经验不足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我们很多干部,就是从学校门进机关门,缺乏对国情的深入了解。林致远有主动要求下基层的意愿,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品质。至于‘秘书标签’……”他笑了笑,“我们要看干部本身,不能搞出身论。周汝信同志是犯了错误吗?没有嘛,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他的秘书有能力,有想法,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要敢于打破这些无形的条条框框。”

副书记最终拍板:“我看可以。就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他去青云县闯一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不行,干了才知道。通知下去,省委常委会上,把这个方案提出来。”

几天后,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我的任命提议。决定破格任用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处长林致远同志(享受副厅级待遇),担任青云县县委副书记,并提名为县长候选人。

消息传出,在办公厅内部又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破格任用,而且是去一个贫困县当县长,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是重用?是流放?还是某种考验?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我接到组织部正式谈话通知时,内心出奇的平静。该有的激动和忐忑,似乎在之前的等待和思考中已经消耗殆尽。

在何处长那间宽大而朴素的办公室里,他代表组织与我进行了任职前的例行谈话。语气严肃,条理清晰,既有鼓励,也有告诫。

“林致远同志,组织上决定派你到青云县工作,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这既是对你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你的一次重要考验。”何处长看着我,目光锐利,“青云县的情况,想必你也有所了解,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去了之后,首先要搞好团结,尊重马保国同志,维护县委班子的权威。其次,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熟悉县情,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气。”

我认真地点头:“我明白,何处长。我会谨记组织的嘱咐,虚心学习,踏实工作。”

“嗯。”何处长语气缓和了一些,“有冲劲是好的,但更要注意工作方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具体,和你写报告、协调关系大不相同。要多听、多看、多问,谨慎决策。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善于团结班子里的每一位同志。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市委、省委汇报。”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致远同志,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能珍惜这次机会,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真正沉下心来,干出一番事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青云县人民的期望。”

“请组织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我站起身,郑重地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