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282章 松土养肥,田垄生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2章 松土养肥,田垄生息

清浊的烟散了第三天,近谷口的云芝田终于有了不一样的模样——土面不再是硬邦邦的一块,用脚轻轻一踩,能陷下去半指,扒开表层土,下面的土粒松散,还带着点艾草的清香。老赵一大早就在田边转来转去,手里拿着个小铲子,时不时挖点土起来看,嘴里还念叨着:“这土总算活过来了,这土总算活过来了。”

萧夭和阿竹、阿蛮走过去的时候,他正蹲在一棵云芝苗旁边,小心翼翼地扒开根部的土——根须比之前长了不少,白色的须子在土里散开,没有再沾黑渣。“萧师父,你看这根,长得多好!”老赵指着根须,眼睛里闪着光,“以前这根都是短短的,还发黑,现在不一样了,又白又长,肯定能吸着养分了。”

“土活了,根才能活,根活了,云芝才能长好。”萧夭蹲下来,摸了摸云芝的叶子,比之前舒展了些,颜色也深了点,“不过现在还不能松劲,得把土松得再透些,再补上肥,让土能留住养分,云芝才能长得壮。”

当天上午,萧夭他们就开始准备松土的工具。谷里的齿耙不够用,阿竹就带着几个年轻的药农,在谷口的铁匠铺里打新的——用粗铁条弯成齿,再钉在木柄上,齿间距刚好两指宽,既能把土耙碎,又不会伤到云芝的根。铁匠铺的老匠人没打过这种齿耙,阿竹就蹲在旁边,一边画图纸,一边跟他说:“齿要尖一点,但不能太锋利,不然会把根划断;木柄要长些,这样弯腰松土的时候不累。”

老匠人听明白了,叮叮当当打了一上午,打出了十把新齿耙。药农们拿到齿耙,都忍不住在田里试了试——一耙下去,土块就碎了,还能把土里的小石子挑出来,比之前的旧齿耙好用多了。

松土从近谷口的田块开始,每天天刚亮,药农们就扛着齿耙下田。男人们力气大,负责用长柄松土器把板结的土层撬松,女人们则跟在后面,用齿耙把土块耙碎,再把土里的石子和杂草根捡出来。阿蛮跟着女人们一起干活,还教她们怎么握耙子省力:“手腕要稳,力气别用在手上,用在腰上,这样耙一天都不累。”

有个叫春桃的药农,家里男人前阵子摔伤了腿,她一个人要种三亩田,松土地的时候,没一会儿就累得直喘气。阿蛮看见,就走过去帮她:“春桃嫂子,我跟你一组,我撬土,你耙碎,这样快些。”春桃不好意思地说:“怎么好让你帮忙,你是客人。”阿蛮笑着说:“咱们都是为了云芝好,分什么客人不客人的。”

两人一起干活,效率快了不少。春桃一边耙土一边说:“萧师父和你们来了以后,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之前看着田里的云芝一天比一天差,我都快愁哭了,现在好了,土松了,云芝也有精神了,今年的粮食总算有盼头了。”

松土的同时,养土的腐叶肥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阿竹带着几个药农,去谷里的老树林里捡腐熟的枯枝落叶——要选那种发黑、一捏就碎的,没腐熟的不行,会烧云芝的根。树林里的落叶厚得能没过脚踝,他们背着竹篓,一趟趟地往回运,不到半天,就堆了两大堆。

又收集了谷里牛羊的粪便,按“落叶三份、粪便一份”的比例混在一起,堆在田边的空地上。阿蛮每天都去翻堆,还在堆里插了根竹筒——要是竹筒里冒出热气,就说明堆里在发酵,温度太高了,得赶紧翻堆,不然肥会烧坏;要是没热气,就说明发酵慢,得往堆里浇点灵泉的水,加快发酵。

有天中午,阿蛮去翻堆的时候,发现竹筒里的热气特别大,赶紧喊药农们来帮忙:“快!堆里太热了,再不翻就烧了!”药农们放下手里的活,拿着木叉过来,七手八脚地把肥堆翻开——里面的土都有点发红,还冒着热气。阿蛮一边翻一边说:“以后每天要翻两次堆,早上一次,傍晚一次,这样温度就不会太高了。”

翻了几天,肥堆慢慢凉了下来,颜色也变成了深褐色,闻着有股淡淡的土香味,没有了粪便的腥气。阿蛮抓了一把肥,放在手里搓了搓,笑着说:“好了!这肥能用上了,撒在田里,土能变得又松又肥,云芝肯定能长得壮!”

撒肥的那天,谷里的人都来了。男人们背着装满腐叶肥的竹筐,沿着田埂走,女人们跟在后面,用手把肥均匀地撒在田里,每撒完一块田,就用齿耙轻轻翻一遍土,让肥和土充分融合。阿竹拿着个小本子,在旁边记录:“近谷口田块,每亩撒腐叶肥半筐,翻土深度三寸……”

撒完肥的第二天,天刚亮,萧夭就去田里看了看——土面更松软了,用手一抓,能攥出带肥的土团,松开手,土团又能慢慢散开。阿蛮蹲在田里,拔起一棵云芝苗,根须上沾着带肥的土,比之前又长了些。“师父,你看,这根都能扎到有肥的土里了,以后肯定能长得快!”

老赵也来了,手里拿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刚蒸好的杂粮馍,分给大家吃:“大家辛苦了!这馍是用新磨的玉米面蒸的,就着这田里的土香,肯定好吃!”药农们坐在田埂上,一边吃馍,一边聊着天,脸上都是笑容。春桃咬了一口馍,对萧夭说:“萧师父,等云芝收了,我给你做云芝炖鸡,咱们谷里的云芝炖鸡,香得能让人多吃两碗饭!”

萧夭笑着点头,心里忽然觉得,这就是护灵脉的意义——不只是让灵草长得好,更是让谷里的人能有盼头,能笑着过日子。阿竹拿着《药灵通脉全书》,在上面补充着:“腐叶肥制作之法:枯枝落叶三份、牲畜粪便一份,混合堆肥,每日翻堆两次,待肥呈深褐色、无腥气即可使用……”

夕阳西下的时候,余晖洒在云芝田里,土面泛着柔和的光,云芝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着,像是在跟他们打招呼。阿蛮在田埂边撒下的蒲公英种子,已经冒出了小小的绿芽,星星点点的,格外可爱。

老赵看着田里的景象,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灵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现在才知道,灵脉就在这土里,在这云芝苗里,在咱们手里。只要咱们好好护着,它就会好好给咱们回报。”

萧夭点了点头,心里知道,清田改土只是护灵脉的一步,接下来还有布阵、防浊气的事要做。但看着眼前的田垄,看着药农们的笑容,萧夭忽然觉得,不管后面有多少困难,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总能把灵脉护好,总能让云芝谷重新飘满云芝的清香。毕竟,土地是最实在的,你对它用心,它就会给你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