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54章 轨道马车:纵横五州的骨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4章 轨道马车:纵横五州的骨龙

晨光落在矿井口的铁架上,蒸汽机的飞轮还在转动,李震的身影早已不见。李瑶站在轨道起点,脚边是刚运来的第三批枕木,木料边缘已被斧凿劈得参差,泥路上散着几道深浅不一的车辙。

她低头看着手中图纸,风从南面吹来,卷起纸角。老周蹲在轨道旁,用一根铜尺量着轨距,嘴里念叨着数字。他额头上沁着汗,手却稳,每一块木枕的位置都校得精准。

“昨夜又有人动过这里。”李瑶指着一段被撬松的铁钉,钉帽歪斜,木屑飞溅。

老周抬头,眯眼看向远处村口,“又是王家的人。前日还说这铁轨会吸走地气,今日就敢明着毁工。”

李瑶没说话,只将图纸折好塞进袖中。她转身走向临时搭建的调度棚,棚内已聚了七八名工匠,个个脸色凝重。

“再铺三里,就能接上边界关卡。”她说,“今日必须通轨。”

话音刚落,一名工匠匆匆进来,手里提着半截烧焦的木枕,“西段刚铺好的路段被人泼了油,火刚扑灭,但两丈轨道变形了。”

李瑶起身就走。赶到现场时,焦味还未散尽,铁轨扭曲如蛇,几根木枕只剩炭黑残块。十几个村民站在坡上,手里拿着锄头和木棍,领头的是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脸上抹着灰。

“这东西不能修!”那汉子喊,“祖坟都在南岭,你们把铁龙埋进地里,是要断我们子孙的根!”

李瑶站定,声音不高:“谁指使你们来的?”

没人应声。人群后方,一个老妇突然哭出声:“我孙子昨夜发高烧,大夫说是地气被吸走了!你们停手吧,不然全村都要遭殃!”

李瑶回头看老周,“带人把备用合金梁抬上来。”

老周一愣,“现在?”

“现在。”她说,“十辆牛车,满载石料,我要当着他们的面,让车从这新轨上过一遍。”

工匠们迅速行动。轻质合金梁由空间取出,表面泛着冷银色,比木枕窄却厚实。工人们用螺栓固定底座,仅半个时辰,百丈临时轨道便架成。

十辆牛车依次驶上。车轮压过合金梁,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最后一辆驶过时,轨道纹丝未动。

围观村民鸦雀无声。

李瑶走到坡前,面对人群:“你们怕的是未知。可你们知道,一车盐从楚南运到边界,牛车要走三天,耗粮六斗,死牛两头?而这条轨道,能让车一日行三百里,不靠牲口,不看天气。”

她抬手指向轨道尽头,“今日起,盐、粮、铁器都走这条线。谁阻工,罚全家徭役一月;谁帮工,赏米三斗,当场发放。”

没人再动。

当夜,老周带着工队连夜抢修,火把照着铁轨延伸的方向。李瑶坐在棚内,核对着明日首运的盐包数量。文书递上名单:三百二十七包,每包百斤,由三辆轨道马车分载。

“蒸汽牵引装置试过了吗?”她问。

“试了三次,压力稳定,轮轴无异响。”

她点头,“明早辰时发车。”

次日清晨,轨道站台围满了人。百姓站在远处观望,士族家仆混在其中,眼神闪烁。三辆轨道马车停在起点,黑色车身配铜制轮毂,车头装着蒸汽喷口,静默如伏兽。

李瑶登上首车,手中握着铜铃。

“各就位。”她敲响铃声。

机械声响起,蒸汽推动活塞,车轮缓缓转动。轨道发出低鸣,车身平稳前移。

人群骚动起来。孩童挣脱大人手,追着车跑喊:“铁龙走了!铁龙走了!”

车速渐快,穿过山口,绕过溪谷,仅两个半时辰,便抵达边界关卡。守将亲自打开闸门,看着满载盐包的车厢停稳,脸上满是震惊。

“从楚南到此,用了多久?”他问押车的工匠。

“两个半时辰,未停歇。”

消息立刻传开。午后,茶楼里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盐车一日来回,比快马还快。”

“哪是马,那是铁龙!地上爬的骨龙!”

角落里,崔嫣然坐在屏风后,手中握着一卷小册,侍女低声报着时间与里程。她提笔写下:“轨道全长一百三十七里,实载运行耗时五时辰,返程略快,推测因下坡助力。运力为牛车六倍以上,人力节省九成。”

她合上册子,“回去告诉父亲,此物已成,阻之无益。”

与此同时,调度棚内,李瑶正听老周汇报。

“百姓开始主动来问工钱了。”老周咧嘴一笑,“还有人带饭食来,说是给铺轨的兄弟吃。”

“王家呢?”

“昨夜派了车夫想冲撞轨道,结果被几个暗卫按住了。今早人就撤了。”

李瑶点头,“从今日起,每日两班盐运,早晚各一。另外,把这段运行数据记入《轨道运营首报》,我要报给父亲。”

老周应声要走,又被她叫住。

“等一下。”她从箱中取出一块金属片,“这是轨道接缝处的磨损样本,你找几个老匠人看看,能不能改用斜口对接,减少震动。”

老周接过,翻看片刻,“我试试。”

傍晚,轨道旁燃起篝火。工匠们围坐吃饭,有人哼起小调。老周蹲在轨道边,用锉刀打磨一块合金片,嘴里念叨着尺寸。

李瑶站在站台边缘,望着远处山影。天边最后一缕光消失时,第二趟返程车驶入站台,车身微颤,停稳。

她走过去,伸手摸了摸车轮。金属尚有余温,表面光滑,未见裂痕。

“明天继续。”她说。

深夜,楚南驿站后院,一名仆从翻墙而出,怀里揣着一张折叠的纸条。他快步穿过小巷,拐进一处僻静院落,将纸条交给守候的男子。

男子展开,上面写着:“轨道已通,盐运日行两趟,百姓称奇。王家阻工失败,民心渐失。建议速议对策。”

他吹灭油灯,纸条在黑暗中化为灰烬。

次日清晨,李瑶站在轨道起点,监督新一批枕木卸车。老周带着几名工匠正在调试一段新接驳的轨道,用铜锤轻敲螺栓,听声辨位。

“今天要铺到东岭坡下。”老周说,“再有五里,就能连上主道。”

李瑶正要点头,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者身穿士族家将服饰,在站台前勒马停下。

“奉王大人令!”那人扬声,“此地轨道涉嫌扰民,即刻停工,听候查办!”

李瑶抬眼,不动声色:“王大人可有兵部或工造司的停工程令?”

“这是地方事务,何须上报?”

“轨道属州府备案工程,凡阻工者,依《新工律》论处。”她转身对工匠们抬手,“继续铺轨,谁敢阻拦,按律拘押。”

工匠们立刻动手。那将领脸色铁青,却未敢上前。

老周蹲在地上,拧紧最后一颗螺栓,抬头冲李瑶点了点头。

李瑶走上轨道,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牌,高举过头。

“今日起,轨道马车每日两班,风雨无阻。凡有破坏者,不论身份,一律治罪。”

她话音未落,远处山口传来轰鸣。首班马车正缓缓驶来,蒸汽喷口喷出白雾,车轮与轨道撞击声清晰可闻。

百姓从四面聚来,站在安全线外,望着这钢铁之物平稳驶近。

李瑶站在轨道中央,目视前方。

车轮碾过接缝,发出一声清脆的“咔”。

她抬起手,准备示意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