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45章 盛世治,新政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透进窗棂,案上那封烧尽的信纸只剩一圈焦痕,边缘卷曲如枯叶。李震的手指从烛台边收回,未再看那灰烬一眼。他起身,整了整衣袖,朝着政事殿方向走去。

殿门已开,李瑶、苏婉、李骁、李毅、赵德皆已在殿外候着。无人多言,只彼此点头,依次入内。李震坐于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开口便道:“今日议三事:土地重分、科举革新、律法重修。不议虚名,只论实策。”

赵德捧简上前一步,眉心微蹙:“主公,天下初定,民心尚浮。若骤行大改,恐扰百姓生计,反生乱象。”

李瑶立刻接话:“若不改,三年内必乱。”她指尖一划,玉简光纹浮现,三州数据流如河图般铺展,“土地兼并已至七成,赋税却逐年递减。若维持旧制,十年后国库将空,民无立锥之地。”

赵德皱眉:“数据虽准,然百姓非数字。一纸令下,田亩重划,地契重造,官吏若趁机盘剥,岂非雪上加霜?”

“所以不全国推行。”李瑶语气平稳,“先选三州试点——青州、中州、北陵。每州取两县,由数据司全程监控粮产、税负、人口流动。若有异常,即时叫停。”

李震点头:“试点不强推,自愿报名。官府出证,保地权十年不变。”

赵德张了张口,终是低头记下。

李毅忽而开口:“士族残余未清,若借机煽动,如何应对?”

“不必等他们动。”李震目光转向他,“你昨日提的‘监察辅吏培训营’,今日就办。陈元这类人,不是只用一次。凡愿悔过者,经审查后编入培训,结业后派往试点县,专查土地重分中的舞弊。”

李毅一怔,随即抱拳:“是。”

“不止查贪。”苏婉轻声接道,“还要教人。女子学堂已开五地,下一步,每州设‘蒙学督导’,由学堂女师轮值下乡,教识字、讲新法。百姓不懂政令,才容易被蛊惑。”

李震看了她一眼:“科举也要改。”

此言一出,殿内微静。

“旧科考以诗赋取士,重文辞而轻实务。”苏婉继续道,“如今治国需懂农政、工造、律法、税算之人。建议增设‘实务科’,考策论、算学、地舆、工器图解。凡千机坊、医馆、数据司出身者,皆可应试。”

赵德眉头锁得更紧:“此乃破祖制。”

“祖制能救今日之民?”李瑶反问,“上月青州大旱,地方报灾延迟十七日,因县令只懂写骈文,看不懂雨量图。等朝廷知晓,已有三百户断粮。”

赵德语塞。

李震缓缓道:“科举三年一开。今年秋,便试新法。实务科取五十人,文经科减至三十。十年内,逐步并轨。”

赵德低头,终未再言。

李骁一直未语,此时开口:“军中士卒,多出自贫户。若科举向实务倾斜,他们子弟也有机会入仕?”

“正是。”李震道,“军功可换学分。服役三年者,可免初试,直入复试。”

李骁眼中微亮,抱拳:“属下代将士谢恩。”

“不是恩。”李震语气平静,“是还债。他们守土,我们治政。政不通,便是负了他们。”

殿内一时寂静。

李瑶调出新图:“律法修订,也需数据支撑。旧律中‘良贱不通婚’‘匠户世袭’等条,已致人口流动停滞,工坊缺人,田地荒芜。建议废除身份世袭,允许自由择业、迁徙、婚配。”

赵德终于抬眼:“此令一出,士族必反。”

“他们早就不满了。”李震淡淡道,“从我们废除门阀私兵那天起,就没打算回头。反不反,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能不能活得有尊严。”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龙首图前,提笔蘸墨,在帛卷上写下三行大字:

一、田亩重分,试点先行;

二、科举革新,实务为重;

三、律法除弊,破除世袭。

笔落,他将帛卷挂于图侧:“此为新政纲领。三日内,数据司出推演模型,各地报试点名单。正月十七,诏书初稿成。”

李瑶立即应声:“已启动推演,三州试点模型两时辰内可出。”

苏婉道:“女子学堂将增设‘律法启蒙课’,下月开讲。”

李毅沉声道:“监察辅吏培训,明日便可开营。第一批人选,我已圈定。”

李骁抱拳:“边境无异,我可抽调百名军中文吏,协助试点县造册。”

赵德站在原地,捧着竹简,神情复杂。良久,他上前一步,将简放在案上:“老臣……愿参与律法修订。”

李震看了他一眼,点头:“好。你牵头,苏婉、李瑶协理。三日内,拟出初稿。”

赵德躬身:“是。”

众人分头行动。李瑶坐回侧案,指尖疾点玉简,三州数据流不断刷新。苏婉取笔记录,列出学堂扩设计划。李毅转身出殿,脚步沉稳。李骁解下佩刀,放在案角,准备召军中文吏。

李震仍立于龙首图前,未动。

片刻后,李瑶忽道:“推演有异。”

李震转身:“说。”

“青州试点县中,槐阳县数据异常。昨夜突增三百户迁入,户籍填报职业多为‘织工’‘铁匠’,但无工坊登记记录。”

“有人抢名额?”李骁皱眉。

“不。”李瑶调出迁徙路径,“这些人从三地分散而来,路线刻意绕行,避开关卡登记。像是……有组织的。”

李震眼神一凝:“查牵头人。”

“已在追。”李瑶手指划动,“户籍签发在县令手中。调取他的私账、往来书信、近月出入记录——”

“慢。”李震忽然抬手,“别惊动他。”

李瑶停住。

“让数据司继续监控,但不要介入。”李震声音低沉,“看看,是谁在背后推这一手。”

李瑶点头:“明白。转为暗线追踪。”

苏婉低声问:“若他们真在县中安插人手,不处理?”

“现在处理,只会逼他们藏得更深。”李震目光沉静,“我们刚立新政,有人不信能成。那就让他们看——看这制度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纠正问题。”

他转身走向主位,坐下,拿起朱笔,批阅起下一卷文书。

李瑶继续调取参数,光纹在玉简上流转不息。苏婉执笔记录,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李骁立于殿角,手按案上佩刀。李毅在殿外召集人手,声音低而清晰。

赵德站在外廊,望着殿内烛火与玉简交映的光影,久久未动。

政事殿内,无人高声,无人走动,唯有笔尖划纸、指尖点玉简的细微声响,如春雨落瓦,悄然织就一张无形之网。

李瑶忽然抬头:“槐阳县,又来了一批人。这次是农户,报称逃荒,但随身带的种子袋上,印着千机坊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