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 > 第85章 李莫愁的机会,终于成熟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章 李莫愁的机会,终于成熟了!

主意既定,李莫愁反倒不急于一时了。她如同一条潜伏在阴暗处的毒蛇,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

而被李莫愁盯上的黄蓉,这几日在古墓过得可谓轻松惬意,暂时卸下了襄阳沉重的军政担子。

女儿郭芙不仅平安无事,还因祸得福拜入名师门下,修为突飞猛进,更难得地与女儿朝夕相处,弥补了这些年因守城而疏于陪伴的遗憾。

加上古墓环境新奇舒适,生活便利远超她的桃花岛,让她难得地享受了一段纯粹的亲子时光。

她全然不知危险将至,小小的宗师初期境界,面对一位处心积虑、境界碾压她整整一个大境界的大宗师的算计,确实如同待宰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一道道精心烹制、融合了现代调味料魅力的美食,不仅征服了彭君的胃,也赢得了小龙女偶尔的注目。

更让几个小辈——郭芙、程英、陆无双、青蘅,甚至包括李莫愁那两个年幼的女儿安安和苏婵,都期待不已。

餐桌上常常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忽略掉李莫愁那冰冷的背景板。

除了女儿,黄蓉最大的收获便是与青蘅的友谊。两人在园艺上的共同爱好和见解迅速拉近了距离。

黄蓉惊叹于青蘅在阵法辅助园艺上的奇思妙想,青蘅则折服于黄蓉对花草搭配、意境营造的深厚底蕴。

两人从花园布局聊到各类奇花异草的习性、嫁接技巧,相见恨晚。后来,这份友谊更是延伸到了厨房。

黄蓉毫不吝啬地指点青蘅一些烹饪技巧和菜肴搭配,青蘅则向黄蓉展示了如何使用那些神奇的现代化厨具,让黄蓉大开眼界,玩得不亦乐乎。

两人常常在厨房里一边忙碌一边说笑,宛如一对相交多年的姐妹。

黄蓉无意从女儿郭芙口中得知,她修炼的正是江湖上人人梦寐以求的《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黄蓉着实吃了一惊。这部奇经下卷曾在她手中多年,她自然深知其珍贵与深奥。

她好奇彭君是如何得来全本的?

不过转念想到彭君那深不可测的身份见识,连父亲生平隐秘都如数家珍,拥有《九阴真经》似乎也不足为奇了,随即释然。

但作为武学奇才,她对这部奇经的兴趣并未减退,她主动向彭君请教。

此时的彭君眼界早已远超《九阴真经》,见黄蓉诚心请教,倒也毫不吝啬,将自己结合后世武学理念改良优化后的版本,以那种神奇的精神烙印方式,直接传入了黄蓉的脑海。

黄蓉先是震惊于这传功方式的神异便捷“难怪芙儿和杨过进步神速!”

紧接着便被脑海中那全新的《九阴真经》内容吸引了。

彭君的改良版,删繁就简,摒弃了一些过于阴狠毒辣或不必要的繁复变化,核心精义不变,但运转更流畅,立意似乎更高远,某些关隘处还多了明确注释,理解起来竟比原版更为顺畅清晰!

“妙!真是精妙绝伦!”黄蓉心中暗赞,对这改良版九阴真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交谈过后,黄蓉借着参悟新得的功法为由,暂时告退。

她确实想静心体会一下这全新的《九阴真经》,同时,脑海中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人影——杨过。

“说起来,在古墓这几日,竟未见过过儿一面。”黄蓉心中有些疑惑。向彭君打听,得知杨过又在闭关。

“这孩子,倒是比他老子勤奋多了。”黄蓉心中感慨了一句,杨康当年若有杨过半分勤勉和担当,也不至于落得那般下场。想起杨康,她心中也只剩下一声叹息。

李莫愁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她看到黄蓉与彭君接触频繁——在她看来就是日渐亲密。

尤其是彭君亲自传功给黄蓉,更让她妒火中烧,觉得自己的计划简直是天意!

这更加坚定了她要报复、要让这两人难堪的决心。

然而,连续几日,李莫愁都未能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她要的是万无一失且无人察觉。

既要避开彭君、小龙女的感知范围,又要确保郭芙或者程英、青蘅她们不会突然出现搅局。同时。

黄蓉大部分时间要么和女儿腻在一起,要么和青蘅研究园艺厨房,要么就在人多的地方,独处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往往时间短暂。

李莫愁倒也不心急。她知道黄蓉是个聪明绝顶却也性子活泼跳脱的人,绝不可能像小龙女那样耐得住长期的枯坐清修。

果然,没过几日,黄蓉对那改良版《九阴真经》的新鲜劲儿就过去了。虽然她承认彭君的改良极为精妙,但让她完全沉下心来,如同年轻时钻研武学那般废寝忘食地闭关参悟,她实在是做不到了。

不说她本就是耐不住的性子,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才堪堪达到了宗师。还有襄阳的军务、郭靖的安危、繁杂的俗事早已将她修炼的心境磨平了许多。

枯燥的参悟让她感到不耐,索性打了退堂鼓。

“罢了,贪多嚼不烂。此番能得彭君指点,已是意外之喜,待日后回襄阳再慢慢琢磨不迟。”

黄蓉如此安慰自己,便将心思又放回了陪伴女儿和与青蘅的交流上。

母女感情倒是因此更加深厚,古墓花园也在她不时提出的建议下,越发精致。

李莫愁继续耐心潜伏,如同等待猎物松懈的毒蛇。

终于,机会似乎要来了。

黄蓉这几日并非虚度。她与女儿郭芙的感情在朝夕相处的亲密陪伴中愈发深厚,弥补了多年的亏欠,这让她心中倍感温暖。她也终于见到了匆匆出关的杨过。

这天,杨过也暂时结束了闭关,出来透透气,缓解一下脑中因塞了大量知识而产生的困顿感。

他步履沉稳,眼神比起从前更深邃内敛,显然修为又有精进。

黄蓉在廊下遇见了他。两人目光相接,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和疏离。

“郭伯母。”杨过拱手行礼,语气平淡有礼,却也仅止于礼数。

他记得郭伯伯的恩情,也记得桃花岛的收留,但父亲的死,始终是他心头一根无法拔除的刺,让他无法对黄蓉真正亲近。

“过儿,出关了?看来收获不小。”黄蓉脸上挂着温和得体的笑容,如同对待一个熟识的晚辈。

“略有心得,劳郭伯母挂念。”杨过回答得滴水不漏。

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话题始终围绕着武功进展、古墓生活这类无关痛痒的内容,彼此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所有可能触及过往恩怨的话题。

很快,杨过便礼貌地告辞,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必要的社交礼仪。

午饭时,杨过和大家一起用餐,举止自然,席间偶尔与师妹们交谈几句,对黄蓉则保持着适度的距离。

黄蓉也不以为意,她的注意力更多在女儿身上。

饭后不久,趁着黄蓉被青蘅拉去讨论新引进的一种奇花,杨过身形一晃,悄无声息地掠向古墓深处那处被重重阵法守护的所在。

一道熟悉的蓝色光芒闪过,他的身影瞬间消失,再次踏上了通往倭国石见银山的传送之路。那里的事务需要定期打理。

同时也是他暂时逃离古墓、远离黄蓉这个勾起复杂心绪之人的一片清净之地。

杨过的来去,如同一阵微风,并未在古墓的日常中激起太大波澜。

然而,对蛰伏多日的李莫愁而言,杨过的离开,如同抽走了最后一块可能碍事的绊脚石。

杨过的短暂出现和再次离开,并未引起太多涟漪。

但对潜伏在暗处的李莫愁来说,另一个碍事的人也暂时离开了,这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她的目光,牢牢锁定了那个依旧在庭院中流连、欣赏着青蘅新摆弄的一盆兰草的黄蓉。夜色,渐渐笼罩了终南山。

机会,终于成熟了!